發布時間:2020-12-0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現代教育發展的改革方向,是結合社會崗位,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開展技能實踐。在學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充分融入學徒制教學實踐,將學校和企業共同作為教學主體,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物聯網應用技術,提供全面有效的教學條件。在現代學
摘要:現代教育發展的改革方向,是結合社會崗位,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開展技能實踐。在學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充分融入學徒制教學實踐,將學校和企業共同作為教學主體,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物聯網應用技術,提供全面有效的教學條件。在現代學徒制的教育過程中,深化知識與技能的結合效果,發揮校企聯合教學的最大價值,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物聯網應用技術;學徒制;校企結合;課程設計
在現代學徒制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改革目標,讓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學校需聯合企業,共同制定學徒制教學機制、加強學徒制師資投入、開發學徒制教育課程。探索“項目驅動、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即基于工作過程的真實項目導向教學+創新發明成果的轉化+崗位實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處于真實情境之中,模擬各種工作角色,以典型工程項目為教學實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合作完成獨立工程項目每一個環節,加強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校教學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提升學校教學效果。
1現代學徒制的實踐價值
現代教育改革過程中,將學生實踐教學作為了關注點。傳統教學中以理論知識為主體,這樣的教育結果會影響到學生畢業走入社會的實踐能力培養。將現代學徒制引入教育規劃,可以為學生更好地提高實踐技能、滿足社會實際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育發展過程中,現代學徒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結合,為教育完善和優化展現了新的契機。學校在運用現代學徒制開展教學時,需突出學校、企業的雙主體地位。學校通過積極地與企業進行合作,將企業實踐作為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校外課堂。而學校也立足于打造“雙師制”的教育模式。在校內有專業的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在校外有企業中實踐能力過硬的工程師作為師傅進行教導。[1]這樣的“雙師制”讓學生不僅可以從書本上掌握理論知識,也能夠在企業提供的實踐崗位上進行驗證和深化,F代學徒制為教育發展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將現代學徒制運用于物聯網應用技術教學當中,可以將這一科學技術前沿專業更好地讓學生融會貫通。物聯網應用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構建的一個新的專業科目。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習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還要讓學生可以掌握物聯網專業領域項目設計、傳感網開發與部署、移動互聯開發等多種技能。根據物聯網應用技術教學內容可以看出,這門專業課程的實踐需求非常高,僅僅依賴于傳統的書本教學,學生對于理論往往無法真正的理解和掌握。[2]在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當中,結合現代學徒制開展教學實踐,讓學生可以在企業中去近距離觀察并親身參與到物聯網應用技術實踐當中,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水平。
2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路徑
2.1制定學徒制教學機制
學校開展學徒制教學,需要制定全面詳細的教學機制,通過機制運行來保證學徒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教學體系當中,實現“雙師制”的優勢作用。在學徒制教育機制中,要從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合作共贏角度去建立相應的制度。制度中要明確學校和企業的教學責任,還要從校企合作教學的目標出發,統籌兼顧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在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也要對課程實踐進行規劃指導,使企業在學徒制教育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學徒制的教學機制,要與學生管理工作相關聯。[3]在學生管理中也要考慮到學徒制的實現,可以鼓勵企業給予學校更多的建議,參考企業實踐特點進行教學管理、課程開展和成果考核,使學徒制成為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互銜接的紐帶。
2.2加強學徒制師資投入
學徒制的師資投入關系到教學的順利實施。對于學校而言,不僅要對校內老師進行企業實踐培訓,還要將企業內部帶領學生參與實踐的人員也納入到培訓對象當中。學校可以基于自身的教育培訓優勢,利用教育設施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政策培訓、教學理念培訓、師德師風培訓、教育技能培訓、實踐崗位操作培訓等。[4]學校與企業進行學徒制師資投入時,要建立統一的培訓目標,共建師資培訓體系。不僅要讓企業中的“師傅”到學校參與專業化的知識學習,還要組織學校老師深入到企業當中去體驗實踐過程。通過這種互相滲透的學徒制師資培養,可以更好地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3開發學徒制教育課程
2.3.1學徒制課程的設計思路在學徒制的基礎上開展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需要在學校、企業共同的參與下建立課程體系。學徒制的教育思路,并不是否認課堂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更好地將課堂教學進行落實,才能夠為實踐操作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這就需要在學徒制教學框架內,更好地在課堂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過程之間構建聯系。設計學徒制課程時,可以考慮將崗位實踐內容作為課程主體,以實踐項目為基礎,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學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匹配實踐操作。[5]在組織教學流程時,可以不被教材知識順序所僵化,以實踐任務為依據優化教學,制定“工單式”、“活頁式”教材。在學校和企業之間還要明確各自的教學責任,突出“雙師制”的共同育人教學特色。
2.3.2學徒制課程的設計原則學徒制課程設計上,要符合校企合作、理論與技能結合的原則。在課程上實施定制崗位原則,通過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將社會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重點。在物聯網應用技術教學中,融入現代企業人才缺口較大的物聯網人才要求,鼓勵學生在學習期間就積極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學徒制課程設計還要符合“雙師制”育人需求。在學校和企業共同教育的模式下,交叉進行知識和技能課程,這樣可以形成邊學習、邊實踐的良好目的。在現代教育改革中,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也是在課程設計中應當重點考慮的。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可以從學徒制角度著手,即便是在物聯網應用技術這個專業的教學當中,也可以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發展規劃,讓學生有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可以重點學習專業領域不同方向的知識和技能。[6]學徒制課程設計還要符合課程的多樣化原則。多樣化是指課程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不要拘泥于過去的傳統模式。在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方面,可以在物聯網應用技術基礎上,為學生開設一些相關的其他專業領域課程,如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企業運維崗位實踐等,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則是在課堂教學和企業崗位實踐教學中,再融合一些競賽形式、企業項目實踐模擬等,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徒制學習體驗。
2.4構建物聯網生產性實訓基地
通過構建物聯網生產性實訓基地,打破傳統的實驗室格局,構建了開放型的“大實訓”環境,把教學環境和企業環境融為一體,通過基地培訓——綜合應用實訓實操——實踐創新的培養模式;匾云髽I化運營方式,由企業派駐創新創業導師、技術核心骨干,引入企業技術資源、項目資源。以行業引領為指導,以技術技能培訓、項目實戰訓練、創新團隊建設、創新項目實施為目標,深度打造產學研結合的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創新“校中廠、廠外校”辦學機制,做到專業與產業對接,專業課程與職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對接,有效提高現代學徒制辦學成效。
3結束語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結合了現代科技的一門新的學科。這個學科為社會培養和輸送物聯網專業技術型人才。學校在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中,要結合現代學徒制,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去企業參與實踐。學徒制為學校開展“雙師制”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在學徒制模式當中,學校要與企業共抓共建,形成專業教學的共贏模式。
參考文獻
[1]徐福平,劉洪賓.基于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協同育人模式的實踐[J].科技風,2020(01):228+234.
[2]盧長鵬,李志川,何鑫.基于“互聯網+農業”的信息技術專業群建設——以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1):298-300.
[3]謝忠敏,葉煜,張清豐,劉和文,鄒承俊.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與探索——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9(30):38-40.
[4]晏細蘭,丘美玲.現代學徒制下《物聯網技術及應用》課程評估方法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22):212-213.
[5]席東梅.多元眾籌:助力現代學徒制走得更遠——訪廣東省物聯網行業協會人才中心主任陳玉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1):155-160.
[6]李文翔,李忠森.“現代學徒制”下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平臺的分析與研究[J].物聯網技術,2016.6(06):116-118.
作者:葉寧
推薦閱讀:物聯網論文怎么選擇SCI國際期刊投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