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0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實現了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產業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不斷增加。文章以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研究內容,提出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師團隊建設

  摘要: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實現了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產業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不斷增加。文章以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研究內容,提出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師團隊建設和校企合作的建議,以期為相關行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專業側重于實踐,采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此,建議學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實施訂單式培養。以某學校為例,學校自開設這項專業以來,將學校和企業兩個平臺作為依托,對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搭建了集學校、企業和學生為一體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使教學項目和企業生產項目相融合,課程標準和任課教師也逐漸與行業企業標準相貼近。并且,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1],人才培養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1課程模式改革

  (1)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開發和設計課程。簡言之,就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標,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體系,這是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舉措。學校城市軌道機電專業應該在學校的牽頭領導下,與企業共同建設指導委員會,同時邀請行業內專家,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有效的設計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確定課程內容,以發揮出行業專家的價值和作用。(2)將工作過程為導向,建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在邀請行業內專家設計和開發課程體系的同時,學校應強調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化的重要性,在分析崗位需求的同時,基于崗位對能力的要求,構建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如圖1所示。(3)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作為一種全新專業,具有非常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學生不僅要通過學習掌握理論知識,還應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在設計和開發體系的過程中,學校在強調職業能力發展的同時,需要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以某學校為例,該學校通過打造德能并重雙平臺課程體系的方式,推動專業課程體系和職業素養課程體系的共同開發建設,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從而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人才培養階段,道德教育和實踐技能培養相輔相成,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除此之外,學校還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各項教學環節和活動之中滲透創新教育理念,最終打造了完整的課程體系,并將其命名為“18432”。“1”是指機電平臺,屬于機電技術專業教學開展的基礎;“8”是指機電技術專業8個實踐項目;“4”是指4個理論支撐,分別代表價值觀、創新理念、文化和工匠精神;“3”是指三項拓展課程,主要包括機電管理、智能技術和綜合管理;“2”是指兩個依托,第一個依托是學校,第二個依托是各項教育資源[2]。

  1.2課程考核模式改革

  在課程體系設計開發完成后,學校需要推動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確保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與機電技術專業課程內容相吻合。具體措施如下。(1)學校應該將職業能力考核為切入點,基于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課程評價體系,使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特點得到彰顯,并在此基礎上,推動課程考核與技能鑒定的有機融合。比如:學?梢酝ㄟ^構建真實工作情境的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準確的評價和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適時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2)實施課程考核模式。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課程考核模式的重點是過程性評價的實施,所謂的過程性評價,是指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考核,主要包括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紀律、解決問題的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等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等方法,確保評價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教學方法改革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作為新興專業,需要構建與之相配套的教學方法,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2.1教練型教學方法改革

  在推動項目化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學校還要改革教學組織,通過教練型教學方法的實施,使傳統教練型教學方法朝著現代教練型教學方法的方向轉變,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教學方法不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主要以強制性教學為主,長期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而現代教練型方法則以制定規則、合理分工、落實獎懲制度和教師親身參與為切入點,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接受挑戰,教師只有在完成工作項目后,才能脫離,這樣一來,就會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并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

  2.2多任務循環驅動教學方法的運用

  機電技術專業屬于一門實踐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專業,所設置的課程,多以實踐課程為主,但由于專業發展時間較為短暫,學校面臨著實訓條件不足和教學模式落后的挑戰,而任務驅動法的實施,有利于緩解當前的不利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縮短學生在同一項目中所耗費的時間,流動性較強,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3實訓實習條件

  3.1建設校內教學和生產實訓基地

  對于職業教育而言,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實踐教學,以某學校為例,學校為滿足校內各專業學生的實訓需求,構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實訓場地,針對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建設了機電檢修、照明系統檢修和站臺門檢修等實驗室,同時,應用3D技術、VR技術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為學生實踐訓練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生產性方面,學校秉持學中做,做中學的原則,依據企業標準,采購了大量的設備,并參照真實生產過程,設計實訓過程。實踐結果表明,校內教學和生產實訓基地的建設,有助于促進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校內實訓基地如表1所示。

  3.2校企合作共建實訓中心,建設雙師型隊伍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學校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以培養實踐技術性人才為發展目標,與當地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利用企業資金、設備和人才資源共建實訓中心,滿足訂單培養人才和學生定崗實習的需要。此外,學?紤]到機電技術專業對教師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要求較為嚴格,在合作企業中挑選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負責實訓教學,與此同時,還定期組織校內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以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滿足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3]。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學校應結合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的不足,以課程模式改革、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教練型教學方法改革、多任務循環驅動教學方法運用、建設校內教學和生產實訓基地和建設雙師型隊伍為切入點,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以達成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阿斯耶姆•肖開提,魏娜.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J].科技風,2019(9):58-60.

  [2]吳櫻櫻.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與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256-258.

  [3]徐麗濤,羅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狀分析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電腦迷,2017(6):15-17.

  作者:馬樂 肖迎俊 邱志新

  推薦閱讀:對高職機電專業實訓教學的研究

  摘要:在我國現代化教育快速發展的進程當中,高職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眾多高素養綜合型人才的主要輸出基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高職院校實際運轉過程當中,應保證實訓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尤其是對于機電專業而言。只有保證其實訓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才能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水平,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因此,加強高職機電專業實訓教學的研究具備現實意義。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