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新農科建設的背景下,園林專業應加快培養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培養,以適應新時代發展。本文通過教學改革、實踐落地、借力地區發展、建立結果評價幾方面探討構建結果導向的園林專業實踐教育體系建設路徑,為地方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關鍵詞:新
摘 要:新農科建設的背景下,園林專業應加快培養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培養,以適應新時代發展。本文通過教學改革、實踐落地、借力地區發展、建立結果評價幾方面探討構建結果導向的園林專業實踐教育體系建設路徑,為地方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關鍵詞:新農科;結果導向;園林;實踐教學
2018 年,教育部提出“新農科”建設要圍繞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改革[1]。2019年6月28日,新農科建設研討會發布了《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提出了新農科建設要積極探索實踐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培養創新型、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2]。在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須抓住新農科建設契機,全面推進農學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3]。本文以江西井岡山大學園林專業為例,探討在新農科背景下園林專業的實踐教育體系構建。
相關知識推薦:園林專業職稱分類
江西是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崛起”是江西的重要決策部署。在新時代背景下,江西作為農業大省,將著力打造江西新時代的“五美”鄉村,實現江西特色的鄉村振興戰略。園林專業作為傳統的農學類專業,應主動承擔生態文明和鄉村振興建設的使命,為江西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井岡山大學作為地方性應用型高校,應該以新農科的要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新培養系統的建立,以培養更多服務于美麗中國和鄉村振興建設的園林專門人才。
現狀問題
由于井岡山大學園林專業辦學歷史短,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等建設存在不足,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園林專業當前的培養目標和方案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專業人才培養沒能完全按照最新的市場實踐要求進行,學生的實踐學習滯后,畢業生的能力和市場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1、實踐教育體系前期忽略了學生對實踐的有效知識儲備。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很多課程滯后于實踐的發展,理論課程時間過多,未能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出發建立和完善相對獨立且能支撐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沒能達到實踐環節培養的目的,影響學生的創造性發展。
2 2、實踐中期過程流于形式,忽視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對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過于重視前期一些硬性指標,如人均基地面積、人均設備數等;卦谙冗M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欠缺,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問題,實踐內容未能緊貼市場發展。校外實習基地的數量和質量有限,難以滿足實踐的需求。學生普遍在實踐能力上的缺乏造成企業用人成本增加,部分企業也存在走形式的思想,有些實踐環節流于形式。
3 3、實踐后期沒有合理的結果評價。忽略了實踐的初衷,導致實踐結果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實踐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檢驗結果未能形成及時得到反饋,問題不能直接暴露,使得實踐教學環節未能形成良好的“教學--實踐--教學”良性循環機制。
基于結果導向的園林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途徑
園林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標應以結果為導向反推過程,落實前期以實踐為目標的教學改革,重視實踐過程的把控,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建立以達到實踐結果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實踐教育教學方法及評價體系。結果的主要含義包括:一是學生得到了扎實的實踐鍛煉,能力得到培養;二是服務對象得到了切實的幫助。以結果為導向的實踐改革就是通過目標的建立,就是要從人才培養的質量出發,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的水平。
1、開展教學改革,優化學科體系
人才培養是通過教學活動實現的[4]。針對園林專業的現狀問題,首先應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大綱。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改革教學內容,突出對學生學習能力、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入行業市場元素,深入了解園林企業的具體需求,邀請行業一線專家參與到教學改革的研討和論證。堅持理論和實踐的互動為中心,改進課程體系,在課程中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理論課程的內容要緊跟時代,教材選擇要與時俱進,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根據實踐效果按需施教、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通過課程學習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一線實用性人才。
2、創造實踐平臺,促進實踐落地
結合學科體系的總體構想,圍繞專業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兩條主線,增加各種類型的實踐教學基地,滿足實踐人才培養需求,促進實踐落地。比如在校園內根據不同的方向創建園林植物方向的組培實驗室、生態實驗室,景觀設計方向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園林模型制作室和專業繪圖室,園林工程方向的微型工地等。校外和當地景觀設計院、公園管理部門和園林工程公司等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定期為企業輸送實習生,讓學生在工作中鍛煉專業技能。加強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聯動,通過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做到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3、借力地區發展,筑實實踐過程
作為應用型高校中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園林專業定位具有地方性、行業性和實踐性的特點,與城鄉的發展密切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要借力地區的發展,要順應江西尤其是吉安地區在旅游、生態、脫貧、鄉村振興等方面對應用型人才的現實需求。吉安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近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旅游和鄉村振興等都能為園林專業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和崗位。園林專業要走出校園,服務社會。園林專業對地區的助力也會提升專業在本地區的影響力,進而促進專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4、建立結果評價,反饋完善體系
園林專業實踐調查現有的評價指標不完善,主體不多元,評價重量輕質。應實行目標、過程管理、結果評價相結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等級標準及模糊判斷的評價方法, 建立實踐教學的評價標準,形成反饋和改進機制,全部監控實習過程和結果。通過實踐結果的評價,重新審視學生的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再以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訴求,反推培養環節、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從而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教學實踐體系,促進教學改革。通過有效的園林專業實踐評價體系構建,實現從課程到實踐全閉環系統的構建。以結果評價為抓手促進教學改革,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體系。
結語
新農科建設的持續推進要求園林專業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式上都要發生改變,以適應新形勢的社會發展。園林專業要以結果為導向,主動加強產學研結合,注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作為紅色地區應用型高校的園林專業,更應該以應用實踐為目標,為地方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本文通過教學改革、實踐落地、借力地區發展、建立結果評價幾方面探討構建結果導向的園林專業實踐教育體系建設路徑,以期能促進園林專業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創新實踐能力,提升園林專業學生綜合素質。也希望能對其他農科專業的實踐性改革提供思路。——論文作者:王瑞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