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1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已經把目標放在讀寫結合上,以此達成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讀寫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為此,語文教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已經把目標放在讀寫結合上,以此達成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讀寫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為此,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讀寫結合有效性的實踐訓練,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實踐策略
一、引言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寫作與閱讀的有機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讀寫的有機結合幫助小學生鞏固閱讀效果,加深學生對小學語文內容的深刻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使小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加強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閱讀和寫作均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二者均具有超強的基礎性作用,關系到小學生以后能否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因此,應高度重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掌握讀寫結合的重要作用及其自身的價值,充分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現狀,給予小學生合理而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
二、理解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價值,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動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鍛煉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在習作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掌握高效的表達方法。總之,教師要不斷創新和改革閱讀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現狀
1、傳統的教學模式依舊存在。
雖然新課改到來以后,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并且采用了相當多的趣味教學辦法,但是有一部分教學方法所產生的效益十分低,一些時候甚至難以滿足學生的基礎能力成長需要。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很難改變已經形成的教學方式,這種狀況會阻礙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束縛了讀寫結合教學的腳步。部分語文教師仍然采用背、寫、讀的教學模式,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指導沒有得到切實應用,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
2、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待提升。
小學生的閱讀經驗是極其匱乏的,他們的閱讀能力較弱。不適合的內容容易對小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也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前部分教師沒有嚴格篩選閱讀內容,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礙。小學語文的讀寫結合教學已然開展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其所得到的教學效果卻并不是那么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在新時期的發展當中,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并且沒有確定的教學方向和思路。
3、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濃。
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很少有機會走出教室,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對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看的過程,他們頭腦中的景象只是停留在影像和圖畫中,與現實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沒有親身的經歷,嚴重缺乏深刻的情感認識,怎能寫出富有情感的文章呢?學生如果缺乏對寫作的興趣,那么他的寫作能力將很難得到提升。這一教學模式存在一個十分嚴重的錯誤,其是現代化的綜合素質教學,并不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如果完全地按照教師的引導卻完成兩者的學習內容,將會使得學生的學習充滿局限性,無法切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教學策略
1、抓住閱讀的寫作鏈接點,為寫作鋪設支架。
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讀寫結合的要求,語文教師就要熟知教學要求,把握閱讀的教學目標,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在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捕捉閱讀的寫作鏈接點,為學生掃清閱讀學習路上的阻礙,使學生能夠順利地投入閱讀學習。在抓好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應將讀與寫的鏈接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寫作指導和訓練,以課文的學習找尋閱讀的方法,以課文的寫作特點挖掘寫作的技巧,這樣小學生就明白如何去閱讀、寫作了。把握課文的主題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關鍵,教師通過主題的展開能使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使學生的寫作呈現言之有物的最佳效果。
2、在閱讀中,要注意留心文章的結構和思路。
關注課文的整體結構是學生有效閱讀的前提,教師應講清課文的脈絡,讓學生發現文章的寫作手法,從而成功將寫作方法輸入到學生的頭腦中,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能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中找到作文的寫作框架,再通過對文章中優美段落、佳句的積累,使寫作語言更加準確、豐富。學生有了正確的閱讀模式,就可以學會如何在作文中表情達意,從而使其寫作能力發生質的改變。
3、加強情感體驗,提升寫作興趣。
使學生由內心產生想要寫作的沖動,促使其參與到寫作中來,這是語文教師所期待的目標。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時,必須有效挖掘文章作者的情感升華點,了解、掌握學生的情緒興奮點,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情感體驗,進而將學生濃濃的寫作興趣激發出來,為加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升華他們的寫作興趣而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在進行文章閱讀時,要把握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因為作者是以生活中真實的原型來進行寫作的,文章是我們生活情境的一個縮寫。在學生掌握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后,他們對文章情感的體驗會更加真切,從而引發情感共鳴,從自己的內心傾慕作者成功的作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啟發引導學生,讓他們積累生活中的實例,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會更加豐富和充實,從而感悟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4、重視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
經驗告訴我們,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聯合體,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要想讓學生從閱讀中挖掘和發現寫作手法,從習作中鍛煉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我們就要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語文教師要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前提下,帶領學生抓好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眾多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當中,讀寫結合教學屬于最為直接的一種,而且相比于其他的教學方法,這一種教學方法實現了閱讀教育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有利于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又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論文作者:王向陽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農村教育》是由教育部城市與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辦公室 中國職教學會農村教育改革委員會 中國成教協會農村成人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期刊。主要欄目:刊首語、高層動態、特別報道、專稿、留守兒童教育、基教經緯、職教縱橫、成教天地、圖文信息、社區教育、工作心得、教海探航。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