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加強德育教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德育教育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加強德育教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德育教育,策略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結晶,內容豐富,不僅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當前的現實也有一定的批評作用。德育教育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初中語文古詩詞使德育教育更加踏實,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道德觀、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在古詩詞的基礎上進行德育教育能夠使德育內容更加豐富,避免了傳統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學內容空洞、言之無物的缺點;其次,在古詩詞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能夠使古詩詞教學更加豐富、有趣,充分發揮古詩詞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和指引作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認識,沖破傳統古詩詞教學中以詩詞意思為主的桎梏,開辟出古詩詞教學的新天地。
二在初中語文古詩詞中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在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首先要進行的任務。古詩詞中包含了豐富的愛國素材,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能夠充分感受到詩人的愛國情懷,并且在這種氛圍的渲染和環境的熏陶之下,油然而生一種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
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域春草木深”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表達了對于國破家亡的悲憤之情;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僵臥孤村不自知,尚思為國戍輪臺”和文天祥在《過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詩人雖然身處亂世,但仍然不敢忘記自己的祖國,始終抱著一顆為國效力的心。教師在教授這些古詩詞時除了給學生講解基本的詩詞之外,還應當烘托出詩人在古詩詞中表現出來的愛國情懷,結合詩人自身的遭遇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愛國情懷的理解,例如文天祥在宋朝時堅持抗元,被俘后仍然寧死不屈,寫下了這首《過零丁洋》。
(二)在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體部分,古詩詞中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因此我在古詩詞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認識各種情感,并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體驗各種情感。首先,古詩詞中包含有親情教育,親情是人倫的重要部分,在古詩詞內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在中秋佳節之際懷念弟弟子由所寫,他在詞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表達他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古詩詞中的親情教育,在學習時可以通過設定情境,介紹當時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讓學生產生共鳴,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親情的感知和認識。
友情也是古詩詞中重點表達的內容,古詩詞閱讀中有很多送別詩、思念摯友的詩詞,通過學習這些詩詞能夠使學生更加懂得友情的珍貴。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表達了友情在人生中是多么珍貴。
(三)在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人生觀、價值觀是德育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利用古詩詞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學習虞世南的《蟬》“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時,應當強調詩人表現出來的清高,不與俗世同流合污的情;在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說》時,則應當強調詩人以“蓮”來自喻,要表達的是一種清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在學習杜甫《望岳》這一首詩時要重點講解作者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一句詩中表現出來的情懷。通過對古詩詞中表現出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理解,逐步地讓學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以后能夠實現更好地發展。
三.結語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學生今后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進步有重要意義,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初中德育教育,可以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來進行和展開,通過在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懷教育、情感教育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影.淺談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分析【lll中華少年,2017(13).
[2]沙春菊.探尋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途徑UJ_考試周刊,2014(A2).
教育類期刊推薦:《中學語文教學》(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首都師范大學主辦。本刊是全國性中學語文專業學術期刊。創辦20余年來形成了學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辦刊特色,在國內同類刊物中獨樹一幟,頗受廣大讀者好評。近年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本刊登載了大量有關文章,成為業內人士了解教改動態的重要窗口,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