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1-0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中專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才能主動掌握中專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其中,為了指導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便需要積極創新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中專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才能主動掌握中專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其中,為了指導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便需要積極創新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豐富的知識點,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專語文教學,學生自主能力,語文課程
一、精心布置前置性作業,讓學生主動探究
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專語文老師應該將教學的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以學定教,有效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布置前置性的作業,從而為學生學習語文創設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嘗試性學習。其中,通過精心布置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真正實現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深度與廣度的發展,從根本上增強中專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一些認知的對象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之后,才能夠在內心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認知傾向,更加主動地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保證認知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其中,為了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便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樂于探究。然而,對于中專學生而言,由于語文課程教學任務繁重,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便需要向學生展現語文課程的獨特魅力,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一)將文字與畫面結合起來
任何一種文字、圖片和畫面都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圖片、畫面與文字相比較,圖片更具有吸引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此,在中專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合理地將文字信息轉變成圖片與畫面,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畫面來了解文字無法傳達的信息,促使學生能夠深入感受文字內容的魅力,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茶館》一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描寫各個人物形象的文字與圖像對應起來,以免學生將所有的人物故事混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3]同時,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每一個人物形象,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觀察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和與文章中所描寫的人物形象對應起來的過程中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全面提升中專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
(二)合理滲透音樂,渲染與烘托氛圍
文字屬于一種靜止的符號,而音樂則是一種動態的形式,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夠充分地吸引聽眾和打動聽眾。因此,在中專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合理配置音樂,讓語言文字的生命活力能夠充分展現出來,讓靜止的文字能夠跳躍起來,營造出特定的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讓學生能夠與文章所描寫的情感產生共鳴,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文本的內涵。
三、合理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通常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合理有效的問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自主進行探究,再在探究的過程中由深入文本到走出文本。因此,老師應該有效結合語文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設置具有較高價值的問題,充分誘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動機,以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主動進行探究,真正深入了解文本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深入了解語文知識點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一文時,老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有效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創設出康橋的優美景色,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情境中深入感受徐志摩當時的心情,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中一些語句的含義。然后,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結合教學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作者為什么在面對優美、怡人風光的時候要離開呢?通過設計這個問題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緊密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思考作者“再別康橋”的具體原因,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問題意識
如果一位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并且能夠獨立自主地提出合理的問題,則充分說明學生具有獨立和積極的思維。因此,在中專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一個知識點老師不能夠以所謂的標準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勇于打破常規、勇于挑戰答案,才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建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以便更加靈活地將這些知識點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
(一)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敢問
中專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常常也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是,部分學生由于受到老師權威的壓力而不敢提出來,所以常常對部分知識也是似懂非懂。因此,老師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創設民主的氛圍,充分突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性,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在心理上的顧慮。只有當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與自己之間的平等關系之后,才能夠大膽地將自己不同的看法提出來。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老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共同交流“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這樣的問題,這時學生在與老師共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課堂民主的氛圍,從而敢于將自己對內容的想法提出來,作者是因為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才想去荷塘散步。同時,還有一位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則提出:“為什么作者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呢?”老師與其他學生共同商量回答出:“因為現實社會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目中激起了波瀾,所以心理頗不寧靜。”通過創設這樣的教學過程,營造民主的氛圍,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以及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適當啟發,讓學生會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為了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會提問,便需要老師進行適當的啟發和誘導,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讓學生能夠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強化對本質屬性的認知,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逐步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阿房宮賦》一課時,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段意的過程中,可適當進行點播,提出“作者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筑的?為什么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明白,在這一節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內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時有前后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方“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這時,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打開,有效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當時宮人的生活情境是怎么樣的呢?”通過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學習本文中的比喻、夸張等藝術手法及寫作特色,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在當前中專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構建動態課堂,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老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通過精心布置前置性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探究,合理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增強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燕靈芝.中專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
[2]蔡淑花.中職學校語文閱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3,(9).
[3]黃筆珍.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現代職業教育,2017,(2).
[4]茹風云.關于中專學生開展語文自主學習的探究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
教學論文相關內容,您還可以閱讀《教改論文發表最快的期刊有那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