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基礎護理學實踐應用項目教學法

發布時間:2017-07-0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了基礎護理學實踐應用項目教學法,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水平逐漸提高,所以新的形式和改革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畢竟之路,論文探討了目前各大高職業院校興起的基于信息傳播模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應用問題與解決途徑。

  這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了基礎護理學實踐應用項目教學法,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水平逐漸提高,所以新的形式和改革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畢竟之路,論文探討了目前各大高職業院校興起的基于信息傳播模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應用問題與解決途徑。

山東高等教育

  關鍵詞:教育教學論文,基礎護理學,項目教學法,信息傳播模型

  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于健康的需求水平逐漸提高。護理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與技能基礎,還應該具備較高的人文溝通與綜合處理問題的職業能力。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護理專業的發展,改革勢在必行。我院一直積極探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努力踐行護理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法日前也已經在護理專業主干課程中進行了試點與推進。我們在《基礎護理學》項目教學法的改革與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進行如下的思考與探討。

  1基于信息傳播模型的項目教學法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嘗試

  1.1傳統課堂的信息傳播內涵

  信息傳播模型認為,信息的傳播有四個要素:信源、信息、通道、接收者。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學習的過程可以概括為“知識傳遞”、“知識內化”兩個過程[1]。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信源(課程知識點)經過教師的加工理解,進行信息編碼,經過通道(學生的聽、看等途徑),進行二次的編碼綜合,還原為學習到的信息成果。通過信息傳播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傳統課堂的兩大弊端:一是信息傳播過程中,教師的信息理解偏差、學生的堂上關注度及紀律等要素,都能成為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干擾信息。根據香農的信息傳播模型[2],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噪音信號的干擾,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二是,傳統課堂的傳播方式為“教師→學生”單向傳播,限制了學生的主觀創造性。

  1.2基于信息傳播模型的項目教學法,能有效的翻轉課堂

  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驅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方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經過發展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2001年,“項目教學法”被引入我國[3],主要是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設計,轉化為“項目”。從信息傳播視角,項目教學法優勢在于:一是降低信息傳播過程中的錯誤信號(噪音)干擾。改變傳統的堂上“知識傳遞”、堂外“知識內化”的過程。課前“知識傳遞”、課上“知識內化”。學習的第一步是先主動獲取信息,信源又是規范的視頻與直接資源,可以避免教師編碼偏差及堂上紀律等要素造成的師生噪音干擾,提高了知識傳遞的質量。二是,將信息的傳播拓展為雙向循環過程,突出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堂上討論體驗式的“知識內化”,也更有利于相互的啟發與知識吸收?梢哉f,根據信息傳播模型原理,利用項目教學法,能有效的實施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與信息(知識)傳播的有效性,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值得嘗試的一種途徑。

  2項目教學法應用于《基礎護理學》的設想與實踐

  2.1《基礎護理學》的課程地位與性質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一門必修課,屬于職業能力課程。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護理實踐技能。它承接著醫學基礎課程與護理專業課程,開設于護理專業第二學期,是臨床各?谱o理課程的基礎與橋梁。在護理教育課程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涵蓋兩方面的意義,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護理技能的訓練[4],所以從課程性質上來說,我們一般將它界定為理實一體課。

  2.2我院《基礎護理學》項目化教學組織

  本院自去年開始,為滿足教師對項目化教學改革的需求,先后派出骨干教師外出系統性學習了項目化教學方法理論,并將專家請進校園,開展全院性項目教學法培訓!痘A護理學》作為全院第一批項目化教學改革課程,在去年與今年的上半年,通過教研組老師的討論與修改,基本完成了項目教學法的項目重組與內容設計,并在對口護理班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2.2.1內容組織重新整合的項目教學法,以闌尾炎、股骨頸骨折、肺心病、糖尿病、宮外孕、貧血、顱腦損傷、小兒腹瀉等病例情境將常用護理技能與急救技術進行貫穿。共整合出11個模塊(見表1)與子項目若干(見表2)。2.2.2教學形式以項目一子項目3《運送法》為例,教學過程:(1)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APP在班級群里推送《運送法》課件與微課視頻及任務導學單,讓學生觀看自學。(2)學生以組為單位參照導學單進行學習與練習體驗(理論學習運用學院圖書館與教師網絡微課資源;練習以組為單位,運用了本人前期課題建立的開放式實訓中心資源)。(3)通過課前的準備,學生基本掌握了《運送法》的操作,課堂上,將運送法分解為三個板塊:運送前的與患者溝通交流、運送前的各種準備、運送操作。分別小組情境展示三個板塊操作情景劇—小組間討論與互評—教師指導及結合掌握程度的技能規范。(4)分組規范性體驗與技能完善練習。(5)情景劇評比形式,檢測技能掌握度。

  3項目教學法引入《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有效性

  3.1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項目教學法的開展,以學生為主導,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學生分組課前根據任務自學準備,課上結合項目情境進行角色模擬等展示,然后學生討論,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著指導的作用。這種先自學后授課[5]的教學形式,以學生先行體驗為主,學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源的構建者,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

  3.2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以“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6],堅持實踐能力為本位,以職業性情境為載體,讓學生在做中學、在體驗中探究、在探究中創新,自我分析與解決任務學習中碰到的問題,自我的思考結合教師的指導,摒除了堂上關注度、紀律等要素的噪音干擾,比單純性教師講授更有效。

  3.3豐富了課堂形式、活躍了課堂氛圍

  將授課內容整合到職業情境中,通過學生自學,在課堂上展示學習的效果并討論,這過程中用到的諸如情境模擬表演、小組式討論等方法,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課堂氛圍差、教學效果不佳的現狀。“學、找、演、看、想、聽、議、做”的過程中,將學生變為課堂的主人,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與互動性。

  3.4強化了職業實踐

  有別于傳統課堂的“老師講授-操作演示-學生模擬練習”形式,項目化教學法以“會做”、“解決問題”為最終落腳點與評價標準,符合《基礎護理學》課程性質要求,強化了動手能力,提高了職業實踐教學效果。

  3.5有利于教學相長

  在課堂討論與教師指導過程中,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提出的問題與視角,并不是每位老師都可以預期的。作為項目化教學的指導老師,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專業與相關知識,提高課堂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對教師的自我發展,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4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

  4.1問題

  在《基礎護理學》項目化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項目化教學,將理論知識整合融入到項目的設計中,以學生“做中學”為主旨,特別適合《基礎護理學》中單一實操項目?墒牵脦讉項目貫穿整個《基礎護理學》所有的理論知識點,很難做到,勢必影響諸如危重病人的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等理論知識的系統性。(2)結合職業教育學生的學情,《基礎護理學》應用項目化教學,需要學生課前準備的知識與技能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主動性、自學能力及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發現,有部分學生自學能力欠佳,學習較為吃力。(3)一個項目的課堂組織與完成,需要同學課前的大量自學與準備,也需要課堂上的因勢利導及課后的指導延伸。這對教師的能力要求也很高。(4)由于護理技能操作與工學實踐有一定的區別,護理服務的對象是人而非機械,這就要求《基礎護理學》的學習,學生不但生會做,而且要做規范,還需要做的讓患者滿意。這里面涉及到復雜的人文護理與評判性思維的方法。有些項目,傳統的兩學時無法完成,要保障項目教學法的實效而非走過場,還需要學時的調整。

  4.2對策與思考

  (1)提高認識在項目化教學改革推進過程中,也有很多爭議:有些老師是唯項目教學論,認為項目化教學是改變目前職業教育瓶頸問題的萬能良藥;有些老師與同學則是反對項目化教學,認為這種教學不利于醫學教學的規范性與嚴謹性。其實,項目化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與理念,它為我們職業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作為一線教師,首先要善于接受新的方法,把它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體會很好的磨合、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的整合,做到真正的“以教促改”。(2)注重團隊的協作項目化教學改革,需要老師以團隊的力量對課程進行整體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要老師與同學的集體智慧去不斷完善。(3)整體設計做到一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需要從課程自身、課程與專業其他課程銜接等角度整體設計,比如改變傳統的授課組織形式、課時分配及授課時間等等。(4)素養提升項目化教學改革,對學生與教師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人文素養都是一個挑戰。學生需要在項目化教學改革中不斷改進學習方式與方法;教師需要在項目化教學改革中提升自己專業素養,更好的指導項目的開展。(5)求同存異,靈活運用項目化教學改革,并不是對其他教學方法的否定,我們在實踐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的優勢,展開任務教學。比如,有些理論知識,我們可以結合講授與PBL,來保證理論的系統性;有些操作,堂上情景表演可能觀看效果不強,甚至由于同學操作的不規范性,可能會起到誤導作用,那我們就可以結合目前的在線教學APP及同學都有的移動手機,將同學自己的操作轉為視頻,利用多媒體形式堂上展示,保障了操作的可視性與討論規范的及效性。

  5總結

  職業教育注重能力的提升,基于信息傳播模型的項目化教學法能有效的翻轉課堂,使知識的傳遞與內化更高效,是職教改革中的一種有效嘗試!痘A護理學》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在項目化教學改革中,需要有效融合項目教學方法與其他教學成果,兩者如何有效磨合,發揮最佳的效果,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管慧 單位: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推薦閱讀:《山東高等教育》本刊1982年創刊,1987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本刊以反映報道本院哲學社會科學各基礎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注重教育心理學及文史哲等學科的基礎研究。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