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2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發表了中職教育發展機遇與對策研究,面對學校布局調整的大動作,河南中等職業教育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會遇到不少困難,必須有科學的應對之策。論文對中職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相關調整對策。
這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發表了中職教育發展機遇與對策研究,面對學校布局調整的大動作,河南中等職業教育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會遇到不少困難,必須有科學的應對之策。論文對中職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相關調整對策。
關鍵詞:教師教育教學論文,中職教育論文,教師職稱論文
近年來,河南與全國相似,中等職業教育總體呈現學校數、在校生總數和校均在校生數逐年減少的趨勢。為此,河南省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于2015年年底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布局、提升辦學水平的意見》,明確提出,圍繞做大做強職業教育的總體要求,計劃用3年時間,采取撤銷、合并、兼并、劃轉、轉型、共建等形式,整合一批弱、小、散的中等職業學校,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向優質學校集中,優化學校布局,增強辦學能力,提升辦學質量。經過布局調整,預計到2018年,全省中等職業學校調減至420所左右,原則上校均在校生規模達到3000人,確保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數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不斷提高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和水平。
一、機遇
面臨的機遇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享受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紅利。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對于區域內技術水平和人才培養具有巨大的輻射帶動功能。中職學校如果依舊采取原有格局,在現有基礎上做加減式的提升,將較少的享受到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紅利。通過布局調整,中職教育可以更加契合河南米字型產業布局,調整自己的地理布局結構,縮短學校與產業經濟發展的物理空間距離,學校發展更加便于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參與產業升級發展,共享產業升級成果。通過布局調整,中職學校主動或倒逼式參與區域產業升級,與所處產業集聚區或者經濟區企業共同探究相適應的職業教育模式,從頂層設計上探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和路徑,在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的同時優化學校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通過布局調整,中職學校可以對接河南大力發展的現代制造業、服務業等一系列高附加值行業產業,調整、優化、新設一批對應的高附加值、高水平和高延展性專業,引進一批優秀師資和高水平項目,促使學校與產業經濟同步發展。二是形成教育發展的規模經濟和節約成本。經濟學認為,當一個組織在規模擴大時,可以因為內部分工、有效協作以及成本節約等因素實現規模經濟。具有“小、散、弱”和同質性特點的中等職業學校,在本質上具有規模經濟的內在指向性。布局調整,一方面有利于中職學校通過資源整合進一步優化生均資源,促使各類辦學指標向標準化指標趨近,最大效益地發揮辦學資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可以突破現有管理和資源格局,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布局學校人才和資源,促使其實現最大化效益,實現學校內涵質量的升級。同時,中等職業學?梢詫⑦^去資源重復、產權不清等問題在整合中得以解決,從而進一步降低辦學成本,實現中職學校的集約化發展。三是逐漸解放生源壓力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生源一直是當前中職學校面臨的重大難題,特別是在當前適齡生源數量逐漸減少、高等本?圃盒盗坑植粩嘣黾印⒂萌藛挝坏挠萌藰藴屎蛯W歷門檻不斷提高的前提下,中職學校更顯得舉步維艱。通過布局調整,減少中職學校數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職學校招生困難。布局調整后,中職學校能夠騰出更多精力加強內涵建設,提高學校辦學實力,讓中職學校更加具有吸引力,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二、挑戰
機遇總與困境同步存在,在布局調整中,從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困難:一是仍然薄弱的辦學條件。盡管這次布局調整的目的之一是解決當前職業教育資源分散、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普遍較弱的問題,但是受制于土地、校舍等資源的專用性和難以移動性,調整后的中職學校依舊存在各類辦學資源難以得到同步補充的問題。受制于現有財政撥款體制約束,盡管有著與高職甚至應用型本科近似的辦學成本,就河南來講,部分區域中職學校的生均撥款甚至不如高職院校的六分之一,缺少政府資金支持讓具有公益性的學校缺少了發展可能。中職合并盡管存在著已有校區土地換資源的可能,存在著各校資源統籌使用的可能,但這其中存在著巨大交易成本,并不一定能促使這些資源轉換成效能,處理不好反而會使學校發展陷入內部紊亂困境。中職學校內在人力資本存量較低,缺乏更加有效的造血能力,僅有的培養市場初級勞動力優勢在中國經濟升級的情境下難以繼續發揮,這些困難使中職學校在市場中的議價能力被削弱,中職學?梢缘玫筋~外資助的渠道更加狹窄了。在種種限制下,布局調整后的中等職業學校薄弱的基礎條件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改善。二是中職實為不被關注的群體。必須承認,現有中職學校已經得到了高度重視,但是相對于同體系內的高職來說,中職學校還需要進一步地被關注。相對高職,政府對于中職學校關注不夠。由于高職基礎辦學指標要高于中職,使得高職比中職更具吸引力;高職生相對更加成熟,比中職生更具競爭力。因此視察、參觀、交流的機會自然會更垂青高職,也構成了政府在中高職決策選擇時的現實基礎。相對高職,學界對于中職學校關注不夠。在一些高端的研討場所,中職學校參與的機會也相對較少。不僅如此,已有的研究中,中職主題的研究也遠遠低于高職。相對高職,企業對中職學校也關注不夠。中職生依舊處于青春成長期,給企業管理帶來額外成本,所以企業更愿意使用高職生。企業缺少與中職合作的內在動力,中職較低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也使得企業在與中職合作中難以獲得人力支持或者社會關系與社會聲譽的支持,自然會選擇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高職院校。政府、學界與企業的較少關注,使得中職學校在職業教育大發展的背景下相對式微。由于目前中職所處的外部條件并沒改變,這種情景在布局調整中也會持續下去。三是發展思路的模糊。改革開放以來,中職學校經歷了興盛、衰落與重振的歷程。在當前的重振歷程中,中職學校第一要務是改善辦學條件、擴大學校規模的外延發展。在經歷一定時期的外延發展后,中職學校就未來發展定位出現了一定的困難。針對較低的社會地位,學校何以應對?是選擇升格,還是通過內涵建設來改善中職學校的處境,一直是學校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盡管二者具有內在的聯系,但是卻有不同的指向。中職學校如何培養企業用得上、家長滿意的學生,目前也是一個問題。雖然經過近十年的外延發展,中職學校依舊處于基礎相對薄弱的階段,未來發展更需要校舍、設備、師資等資源,而這些無疑需要大量資金,但是較低的財政撥款和較少的外部援助,無疑讓中職學校在新一輪的外延擴張中處于舉步維艱的境遇。隨著布局調整,中職學校更面臨著到底該怎么辦、怎么走的難題,舉棋不定與心有余力不足,可能成為中職學校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對策
在布局調整中,中職教育機遇與挑戰并存。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科學決策,中職教育才能取得快速發展。一是外延和內涵同步推進。隨著布局調整,學校必然會開展外延擴張,同步實施內涵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各中職學校應當避免外延和內涵發展的分離,外延建設要充分考慮其內涵意義。無論是校舍擴建還是設備更新,要充分考慮這些資源在職業教育中的意義和效能,盡可能地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理念開展外延建設。內涵發展要與外延建設同步進行。中職教育已經初步擺脫了“一窮二白”的起步階段,在各校開展外延建設時,可以也能夠適度地開展以專業建設、團隊建設等為指向的內涵建設。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要協同進行。中職學校發展中都存在著共性與個性的特質,這些特質表現在各個學校的內涵建設和外延建設中,需要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平衡,制訂適合學校的平衡性的內涵和外延發展措施,避免一方過大的困境。只有內涵和外延同步發展,中職學校才能擺脫薄弱底子,實現質量提高,增強學校發展的內在驅動能力。二是用跨界思維發展職業教育。中職學校缺少跨界思維,過分拘泥于在職業教育視野內辦職教,自我封閉,形成發展的孤島。如何破解?中職學校必須強化跨界思維,多與不同類型資源聯系人建立親密關系。在辦好學校之際,要積極爭取來自政府領導、企業家、學者乃至新聞媒體的支持。作為學校代表的校長,要多參與各種與學校不同屬性的社會組織,為學校建立起多種異質資源鏈接,使得學校獲得多種資源的支持。中職學校要用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視野去梳理學校發展。辦好中職學校,要有教育思想,不懂教育的中職學校校長容易偏離職業教育公益性的辦學目的。但是不懂經濟學和現代管理學,特別是面對布局調整中的重重利益矛盾,沒有政治家的魄力,中職學校也必然步履維艱。中職學校要妥善處理跨界與本分工作的關系。跨界的本質是向外追求資源,它會帶來優質資源,但同時也伴隨高額成本。向內,會帶來學校發展的質量變化,但缺乏資源支持必然會導致學校發展缺乏后勁。因此,如何將有效的資源和精力分配到向內和向外兩個方面,是認真衡量布局調整后的實際情況而必須做出的選擇。三是常規發展與特色發展并重。每一個學校都有一種適應于自己學校的發展思路,既離不開擴大規模、提高師資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的常規道路,也離不開結合自己學校創設出來的特色發展之路。培養高質量的學生是中職學校的根本所在。任何一個中職學校,沒有培養出受到企業和家長認可的學生,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在未來的布局調整中更是這樣,培養的學生不合格,一切發展都是空中樓閣。突出特色才能在布局調整中取勝。布局調整的目的不僅在于凝聚現有職業教育資源,也在于錯位發展形成特色,避免現有的惡性競爭。一個學校,在布局調整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形成自己的特色,或管理,或大賽,或習慣養成,或師資團隊,或校企合作,或專業建設,能夠區別于其他學校并在一個區域內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標志,這樣才能真正在布局調整中壯大發展。常規發展要與特色發展緊密結合,特色是建立在學校常規發展之上的揚棄,各中職學校要堅決杜絕為了特色而特色的做法,要結合自己已有的特點,鞏固、凝練、提升特色,使之成為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中職學校的這次布局調整,是我省中職教育發展和騰飛的契機,只要我們狠抓機遇、迎難而上、科學決策,一定能夠實現中職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作者:郭國俠 陳玉華 單位: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推薦閱讀:《山西師范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 ) 由山西師范大學主辦,山西省教育廳主管。自 1986 年創刊以來,始終將提高刊物質量放在編輯工作的首要地位,經過多年的編輯工作的磨練,已形成了一支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的編輯隊伍,積累了豐富的辦刊經驗。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