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7-2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教學研究論文發表了留學生鋼結構設計教學改革與建議,論文探討了鋼結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總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促進學生的創新素質盡快形成和提高。
這篇教學研究論文發表了留學生鋼結構設計教學改革與建議,論文探討了鋼結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總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促進學生的創新素質盡快形成和提高。
摘要:鋼結構設計作為土木工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構筑留學生設計理論基礎、培養學生設計實踐和創新能力十分重要。針對本科留學生鋼結構設計課程體系,結合該校留學生的學習特點,對留學生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多樣性、課時優化、考核評價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建議,為進一步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提供了一定基礎。
關鍵詞:教學研究論文,土木工程,鋼結構設計,留學生,教學建議
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迅速,結構形式多樣化,復雜、新型結構層出不窮。以橋梁為例,我國現有橋梁77萬余座,總量世界第一,并以每年兩萬余座的規模遞增。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國家級戰略的實施,我國對外交流與合作頻繁,海外項目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大規模具有國際視野的土木工程高級專業人才。鋼結構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內容較多,涉及構件連接(栓接和焊接)、軸心受壓、受拉、穩定性等,而課時相對較少且分散,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抓不住重點。筆者針對該課程體系,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并考慮留學生的學習特點,從教學方法、評價考核辦法等方面對留學生鋼結構設計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
1鋼結構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1組織編寫合適的教材
教材是學生和教師交流的重要課程資源。師生在圍繞教材的互動過程中,實現語言、知識、思維的提高。因此,選擇合適的教材是做好教學的重要因素。目前鋼結構設計可選擇的教材有限,國內有少許英文版的教材,編者主要采用中國規范,但近些年規范已經有了新的版本,而書中內容一直未及時更新,這已不適應目前留學生教學的要求。筆者選用的是美國原版教材,但價格昂貴且難以買到,如果翻印會涉及版權問題。筆者采取的方法是每次對將要講的內容整理一份講義,上課時發給學生。因此,建議教育部門組織相關專家編寫適于留學生及國內聯合培養學生的鋼結構設計專用教材。
1.2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科研相結合
鋼結構設計為土木工程專業課,它與語言課學習不同,主要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從國外引進專業外教尚不切實際,目前該校留學生的專業課教師多為本土教師,教師的專業知識精深,但由于語言問題,早期部分教師直接拿課本讀,或用中文口述、英文板書,導致師生理解存在時間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非常重視教師的國際化,并將其作為職稱晉升的重要條件之一,鼓勵教師“走出去”,通過在國外進行一年以上訪學的辦法,培養了一批本土教師,解決了語言問題,又學習了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同時,在今后的課堂中,可嘗試采用研討式教學方式,增加課上討論時間,進一步增強與留學生的交流。培養、激活學生的潛能,最好的辦法是激勵,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快樂。在課堂上筆者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與學生分享,例如,結合筆者主持的有關疲勞方面的科研項目,將鋼筋的靜力拉伸和疲勞試驗設計、連接部位設計等介紹給學生,開闊他們的視野,并提出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課后與他們一起在實驗室中嘗試,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1.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本土專業老師在中文教學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存在一定思維定勢,該教學風格不一定適合于留學生。最終的考試(或大作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忽略了平時的作業成績,且未布置探索性的作業或思考題,這與國外的教學方式差別較大。有必要嘗試新的考核方式,既能使留學生掌握知識,又全面考核了學生。鋼結構設計課程中的設計題目很多,建議在拉伸構件、構件連接和受壓構件章節完后分別設置一個小作業,題目盡量不同,2~3個學生一組,遇到作業雷同的學生,可讓他當面講解,根據講解情況確定處理辦法?己朔椒ǚ矫,小作業的成績可適當提高比例,以鼓勵大家平時多上課多思考,可占50%,最后考試成績或大作業占30%,考勤即學習態度占20%,考核情況由任課教師在第一堂課交代給學生,引起們對該門課的重視。
1.4增強實踐教學,優化課時數量
鋼結構設計的課時設置為32學時,與學校其他本科生設置數相同,且沒有教學實踐和課程設計環節。考慮本土教師英語水平雖有了一定提高,但畢竟不是母語,本土教師的英語表達能力難免遇到用英語難以解釋的問題,需花費額外時間。另外,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如該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來自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蘇丹等國家,他們的學習基礎和素質存在一定差異,同樣是一節課,但學習的主體不同,一節課時間內所講的課程篇幅也不同。留學生對實踐課非常感興趣,如測量學。因此,在鋼結構設計中適當增加實驗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筆者通過近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可將鋼結構設計初步增加到40個學時,其中包含2~4課時的實驗課,并在課程結束后設置一周的課程設計。留學生有他們自己的優點,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強,很多學生在外都有兼職,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給中國企業設計的結構模型。教師對學生在思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創新性見解和設想,應予以充分肯定,及時表揚鼓勵,以增強自信心,促其創新素質盡快形成和提高。
1.5開發留學生教務系統
目前留學生沒有單獨的教務系統,教務處給教師安排課程都是一張紙質課表,學生也是把課表拍照保存在手機中,學習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沒有教務系統,意味著不能網上選課、網上評教、網上報送成績。由于該校教師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中存在學生和同行評價,留學生的課程中不存在該項,與普通本科班相比,教師在課下備課、課前準備投入時間較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小了教師對留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2結語
鋼結構設計作為一門重要基礎課,必須針對該課程的特點,結合該,F有留學生的學習狀況,科學規劃教學內容和課時,適當增加實踐教學,進一步加強本土教師的培養,改革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努力將最新的行業動態、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學中,最大程度激發留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蘇波.土木工程專業留學生教學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26-28.
[2]王磊,劉小燕,張建仁.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17):121-122.
[3]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養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4]陳譽.面向境外生的《鋼結構設計基本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19):112-113.
[5]黃玲,謝洪陽.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68-70.
作者:馬亞飛 單位: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推薦閱讀:《楚雄師范學院學報》(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楚雄師范學院主辦。本刊在辦刊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研究,參與全國各大專院校的交流活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