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0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數控技術是現在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門專業,很多高職院校也都開設了數控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很多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都進行了不少教學研究,本文是一篇 職業教育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高職數控技術實踐教學創新與實踐。 摘要:在分析國
數控技術是現在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門專業,很多高職院校也都開設了數控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很多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都進行了不少教學研究,本文是一篇職業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高職數控技術實踐教學創新與實踐。
摘要:在分析國內高職學院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現有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多年在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的管理與實踐教學經驗,從開放式校內實踐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協會實踐教學、創新的科研項目式實踐教學等方面介紹了實踐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關鍵詞:實踐教學,數控技術,高職教育
當前我國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時期,用高新技術增強機械制造業的競爭力,致使數控技術應用型人才嚴重短缺,為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等政府部門把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技能型人才確定為“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本文結合多年在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的管理與實踐教學經驗,在數控技術實踐教學中進行了創新和實踐。
一、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現有問題分析
1.重硬件投入,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就業導向”的辦學理念已為多數高職院校所接受。不少學校通過增加添加教學設備,增加理論課學時數,忽視實踐教學連貫性、缺乏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整合,學生個體的實踐時間不能保證。2.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輕職業崗位綜合能力培養。目前,許多高職學校數控技術專業將實踐教學的目的和功能僅僅基本定位于學生的技能操作訓練上,忽視學生在以后崗位上的職業素養、社會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3.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各高職院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理論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但對于實踐教學的質量監控都不完善。
二、實踐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1.開放式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面向企業人才需求調整專業方向,跟蹤社會需求變化調整數控技術實踐教學側重點。根據校內各相關學院和實習工廠設備情況,制定學生分階段、分組進行實踐操作,即緩解了設備投入的壓力,又增加了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組織學生進入公司和工廠生產線參觀和頂崗實習,形成崗位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的熏陶。結合校企合作的經驗,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企業真實訂單生產,增加學習企業先進技術和了解行業發展的機會。有對外加工訂單的教師和學生只要按照制度要求上繳一定比例的利潤就可以利用校內實訓設備進行生產加工,甚至一些企業也與專業簽訂合同利用校內設備進行生產加工。學生申請批準后就可以免費使用相關的實訓室進行個人項目加工和比賽作品制作。2.科技創新協會實踐教學高?萍紕撔骂悓W生社團在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方面發揮著其他人才培養環節無法取代的位置。由專業教師指導,學生組織和管理的“機械與電子創新協會”,通過科技類社團組織的活動,學生可充分受到科技的熏陶。一批批小創造、小發明成果的出爐,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這種為大學生科技創造和學術自由帶來的寬松環境,有利于活躍大學生的思想,激勵大學生的學術創新,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為了科技活動方便進行,組建“創業孵化工作室”“機械設計工作室”等創新工作室。在科技活動學生能力培養過程中,以學術科技類社團為單位劃定學生的學習方向及研究任務,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現扶持并注重骨干學生的梯隊建設,保證工作的延展性及承接性。為了更好地為協會培養人才,組建了專業性活動室。建立激勵制度可以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創新激勵機制不僅是簡單的物質獎勵,而應與課程改革、學分設置、精神獎勵等因素緊密相連,全方位激勵學生參加學術科技活動。另外,學生的創新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教師的指導訓練。在相關激勵機制中也必須包含教師的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參與學生科研,逐步建立完善科學的評估機制,有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3.創新的科研項目式實踐教學以項目為中心,組長負責制為實施的指導思想。由學生能力強、科研經驗豐富的學生組建項目組,招募組員,指導項目實施。學生制定完整項目計劃,分工負責,組長和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師父,對徒弟學習過程進行監督,每項任務分工設置完成的時間節點和考核要求,結果評價考核,優良的項目和成熟的團隊是完成這種模式必不可少的條件保障。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科研過程中,①“老帶新”,即高年級的學生作為教師的助手參與科研項目,高年級學生帶領低年級學生進行項目的設計、加工等活動。②“傳幫帶”,即傳承科研精神與研究習慣,學生進入實驗室要把自己當成研究室的工作人員,要承擔科研任務、有研究目標、有研究行動。③“走出去,引進來”,即項目實施中,學生走進工廠參與項目的加工合作活動;參加展會、交流會及研討會等,讓學生開闊視野、接收新技術新知識。學術科技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將開展普及性的科技活動和競賽性的科技活動結合起來,將組織參加校院兩級基礎性的科技活動和重點參加全國性的科技競賽結合起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賽前培訓、賽場比賽等,獲得了較好的成績。4.構建具有高職數控專業特色的“多元智能”實踐教學評估體系(1)積極推行形成性評價,進行了教學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目前,本專業大部分課程,特別是職業技能核心課程,其課程學習評價已經由原來的“期末卷面成績+平常出勤與作業成績”改革為課程各學習情境考核評價綜合形成;教學考核方式方法由原來的理論考試改革為“理論+實操”考試。而對于目前與相關國家職業資格相對應的課程則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核標準執行,從而實現課程與職業的對接。(2)根據新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有些實驗實訓課實行單獨設課,自成體系,單計學分。實驗實訓課考核考試由實驗實訓理論筆試、實際操作與口試相結合、平時實驗實訓成績與實驗報告相結合等組成。實驗考核考試具體方法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測評等相結合的方式,最后給出學生實驗實訓總成績。
三、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總結
通過建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為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建設和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優化了學習環境,提高了教學設備的利用率,校內基地的建設提高了?茖W生動手能力并為本?铺峁┞殬I認證平臺。1.通過實踐教學的改革,使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數控技術專業逐漸形成集機械、電子、計算機一體化的應用型工程教育。2.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培養了產品設計、零件加工、技術開發、生產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就業機會。3.實踐驗證充分論證后,確定了以工程素質訓練為基礎,以現代制造技術為主線,機電結合、校企聯合、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針,為地方企業培養基礎好、上手快、能力強、留得住、有潛力的應用型人才。4.建設和完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經驗積累的平臺,使學校教學與社會需要實現“無縫對接”,實現對口培養;提高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能夠降低學校教學成本,縮短企業培訓周期,減少開支,為企業快速培養急需人才,為經濟建設貢獻力量。5.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實施的主體是師資隊伍,通過實踐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專業教師除了提高自身的學歷學識外,還對數控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追蹤學科前沿,快速將最新科研成果引入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形成既能立足科學研究、又能提高學生、教師的綜合素質,形成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合格人才的渠道。適應了高職教育發展需求、符合辦學方向、建設了具有自身鮮明特征的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曉勇,謝建慶.完善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12
[2]花峰.高職高專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2013
[3]羅杜宇,鄧兆虎.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
[4]方琳.構建實踐型實驗實訓中心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
職業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廣州職業教育論壇》本刊堅持學術研究與高職教改實踐相結合、為提高學院教學和科研水平服務的辦刊宗旨,力求體現高職教育教學“前沿”、“實用”特色,在學術上提倡“百家爭鳴”,在規范上遵循“嚴謹、唯實、公開、優質”的方針,注重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教學、科研論文和成果,尤其是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文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