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1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英語教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了,不僅是上學期間需要學習英語,很多行業也都會要求工作人員會一定的英語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英語教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了,不僅是上學期間需要學習英語,很多行業也都會要求工作人員會一定的英語基礎。本文是一篇繼續教育論文,主要論述了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思考。
摘要:多樣化、專業化的教師繼續教育能幫助教師開闊認知視野和提高教育教學專業技能,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對象,提出彈性選學、觀摩研討、培訓充電等方式在教師繼續教育中的運用,有利于教師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教學知識技能。結合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調查,思考優化方法和指導策略,希望有效激活教師教學的激情與主動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繼續教育,模式思考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發展的必要補充和成長需要,是促進專業化和多元化發展的有效供給。沒有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教師就不能發揮自己在教育中應有的作用。筆者曾在某市做過調查,發現教師繼續教育的有效性仍然不盡如人意,特別是教師想要的與教育主管部門所提供的不能達成“共識”,有一定的偏差。這些偏差主要是:指令性安排,使得教師教學發展缺少一定的針對性,束縛了教師真正的發展,未能體現“缺啥補啥”的特征;觀摩學習較少,往往局限于某地的成功經驗,缺少開發與挖掘的理論深度;培訓量不足,并且大多數培訓是“你講我聽”的傳統式培訓,缺少參與感,培訓內容過于強調知識的專業化和理論性,缺少與教學實踐的聯系。因此,繼續教育的模式應在體現繼續特征的基礎上,給教師更多的自由與主動權利。
一、自由選學:補上各自短板
英語學科有其獨特性,需要英語教師了解自身在英語各方面的短板與不足,如英語學科專業知識、英語教學技能和英語教育教學研究等。引導教師進行自由選學,讓他們根據各自的問題主動提出相應的補救策略,不僅能體現因人而異的特點,還能讓教師不斷開闊認知視野。自由選學,就是給教師提供盡量多且豐富的英語資料與素材,除了與英語教學相關外,還應該補充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國家跨文化中民情風俗、地理風貌、理念價值、交際差異等方面的知識。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盡量給教師提供足夠多的分門別類的學習資源,并根據教材有針對性地擴充相應的背景知識,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語言文化知識。組織教師根據各自積累或者發現,利用OA辦公自動化、QQ群、公眾微信號等傳輸形式,上傳更多鮮活、豐富的課程知識或者成功的教育教學案例,讓英語教師在隨時隨地接受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認知知識。打破傳統的指令性安排,不僅能兼顧教師各自的發展需求,還能使教師在主動選擇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不足,這樣更容易讓教師接受。顯然,教師自由選學的過程就是他們有針對性消除自身不足的過程,也是將繼續教育貫穿教師終身學習的過程。結合教師各自短板,鼓勵教師多向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各自所需要補充的知識能量,讓他們有更多自我調整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可根據教師各自問題,多作分門別類的總結,并據此安排相應的教育專題,讓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學習。
二、觀摩研討:探出不同千秋
教無定法,但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時常組織觀摩研討,不僅是學習借鑒的需要,更是在博采眾長中實現教學相長這一目標的需要。利用觀摩研討,讓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教師進行曬課、賽課,讓他們在分出一二的過程中相互學習,這樣不僅能完善各自的教學方法思維,還能讓教師在研討中實現共同的價值目標。觀摩研討是一次教學總結與反思,產生的馬太效應利于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學技能水準。如,Reading教學時,結合聽說讀寫等內容,組織教師進行同臺曬課,并進行觀摩點評。觀摩點評應邀請多位英語教學專家、英語教學名師,讓他們對觀摩課進行專業的點評指導,幫助教師獲得更多的寶貴經驗。在教研活動中,可利用微課、說課、翻轉課堂等形式,讓所有的教師都曬出自己的成功教學案例,讓他們在各取所長的過程中增強理解感知。觀摩研討可以體現在各種不同層次和類型上,組織同年級的教師上同一課題的觀摩課,幫助他們在同臺競技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組織不同年級的英語教師上同一課題的觀摩課,揣摩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同一年級的老師上非本年級教材,讓他們在接觸更多的教學方法中優化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師撰寫觀摩學習心得,引導教師在總結中通過與自己的教法作對比,汲取有價值的教學方法;引導教師在反思中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真正學有所用,給學生呈現更多高效、精彩的英語課堂。
三、培訓引導:充足應有能量
培訓是教師充電最直接的方式,特別在語言學和英語教學理論不斷更新的今天,尤其需要教師及時充電,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培訓引導采取“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讓教師在享受更多名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優化調整自己的教學,讓英語新課程理念得以體現和運用。教師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應該有一桶活水。培訓引導不能僅僅停留在完成固定的學時計劃任務,不能僅僅滿足于新課程理念的識記,而應該更多注重從實踐中挖掘值得運用的地方。利用蘇州本地名師輩出的特點,實行“一對一”幫扶的方式,讓優質的教師資源能得以優化重組,可采取網絡遠程傳送的方式,及時向薄弱學校傳輸同樣課時進度的課堂教學實況,讓其他教師有學習模板?衫煤罴俚葧r間,組織教師到高校作短期進修,讓他們聆聽專家學者的先進理論和經驗方法?裳埫麕煹奖拘J谡n,讓全校的師生一睹大師的授課風采?山M織教師到外地較為成功的學校取經,如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等,在近距離接受培訓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能量。利用培訓引導,讓教師在接受外來先進教育教學理論與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能量,有利于他們將知識主動轉變為教學技能。實行輪崗培訓,可更多地與外校進行交流,讓本校教師在獲得更多的成功教法中增強自己的教學技能。
四、結語
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應在體現“專業化”和“多樣化”前提下,給教師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利,讓他們在主動嘗試中獲得更多的感思。改變上級指派性的繼續教育模式,讓教師在空余時間主動接受培訓,有利于他們獲得豐富的教學經驗,讓他們在專業發展中獲得更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馮彬.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譚華容,朱曉東.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2(03).
繼續教育論文投稿期刊推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由教育部黨組決定創辦的學術刊物。20多年來,學報一貫堅持探討教育規律、開展學術討論、反映研究成果、交流教育信息、推動教育改革、促進國際交流的宗旨;以其工程應用性、學術前沿性的鮮明特色,深受我國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評——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國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員會,負責指導與協調工程院在工程教育方面(含工、農、醫等領域)的咨詢研究和學術活動,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建議,同年決定,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為工程院教委會會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