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現代大學教育論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改革

發布時間:2016-09-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現代大學教育論文發表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改革,對于大學生來說,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將來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國家也制定了相關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很多高校開始實施本科創新學分的北京和內涵,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篇現代大學教育論文發表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改革,對于大學生來說,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將來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國家也制定了相關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很多高校開始實施本科創新學分的北京和內涵,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現代大學教育論文

  【摘要】高校為了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設立了創新學分,并逐漸將創新學分納入培養計劃,作為畢業審核的范圍,從彈性要求上升為硬性要求。文章通過剖析目前新要求、新環境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現代大學教育論文,創新學分,創新能力,改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給高等學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任務。國務院辦公室于2015年5月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要求各高校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為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建立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客觀記錄并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高校非常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陸續設立了創新學分。目前很多高校提高了要求,將創新學分納入必修學分,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這足以體現高校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

  一、高校實施本科創新學分的背景及內涵

  196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創設了“本科研究機會計劃”,鼓勵達到條件的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項目,并給予一定的學分,這一項目的實施開創了先河。為培養鍛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國內外各大高校陸續開始實行創新學分。創新學分普遍是指全日制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參加科學研究、創新創業、學科競賽、論文、專利等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并取得有一定創新意義的成效或成果,經學校相關責任部門評審認證后被授予的學分。

  二、現階段實施創新學分取得的成績

  以中國計量學院為例,2012年開始試行《中國計量學院本科實踐教學活動學分認定細則(試行)》,學生可通過各環節取得的成績根據《實踐教學活動各環節學分認定標準》認定相關專業課程及文化素質類課程的成績。同時從2012級學生開始,將創新學分(1.5分)納入到學生培養計劃必修環節。學校對各類指導老師也制定了一系列激勵政策,計入年度工作量。自實施以來,學校各類創新成果屢創新高,以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為例,初步統計發現,超半數以上的學生有校級及以上創新成果,一些優秀學生所獲得的學分已經遠遠超過了要求學分,但是中等及偏下的學生還需要老師進行指導與督促。

  三、高校創新學分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不足

  1.學校強調創新成果,平臺有限,標準難統一學校過于單純地強調大學生的創新實踐和成果,只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并沒有將其真正與培養方案的主體教學內容相融合,不能從根本上調動廣大師生參加各種創新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整體上還缺乏一定深度。二級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相對較為隨意,缺乏各類保障性激勵機制和操作流程。學校在創新實踐教學方面的成果越來越多,但按照學校標準項目內容太少,認定規則不夠細化,經常出現模棱兩可的情形,增加了工作人員解釋的難度。2.學生存在盲目性、孤立性、隨意性存在認識的盲目性:大部分低年級學生不理解實施創新學分的良好初衷,隨大流現象嚴重,等學院安排,持觀望態度,最后不得已倉促完成,學分含金量大打折扣。項目選擇的孤立性:學分對成績中下的學生是個負擔,同時存在找不到指導老師,缺乏指導檢查與交流反饋的現象。完成學分的隨意性:學生想方設法避重就輕地選擇相對較容易的認定項目,或者只是掛個名,沒有深入考慮個人興趣愛好及是否有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3.創新學分認定手續傳統創新學分認定等方面的工作,大部分是通過紙質載體進行,且學生各類支撐材料重復遞交現象普遍如各類榮譽評比、獎學金評定等。隨著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大力發展,學生取得的實踐教學成果越來越多,認定所涉及到的人員眾多、細節繁雜、管理人員需進行的操作煩瑣,靠手工進行統計工作所涉及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

  四、完善創新學分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1.在二級管理模式下進行創新學分認定我國高校學科門類眾多,文理科本科學生對創新能力的要求不同,獲得創新學分的途徑也所有差別。理科學生相對文科學生較難出成果,且實驗室、科研項目等資源有限,無法容納更多的學生,學生獲得成果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難度較大。因此可在學校總體的政策下,進行二級學院管理模式,制定符合學院甚至專業現狀的創新學分認定體系及實施方案。2.將創新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對于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除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適當壓縮學科課程學分、改革教學方法、加強開放實驗教學、團學互助等手段加大實踐力度,將創新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層面各環節。針對教師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吸納學生參與科研項目中來。3.充分利用資源開拓創新項目二級學院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拓新的渠道如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基地、創新創業教育等,為學生創新實踐提供良好的平臺。4.轉變思路加強監督與考核以部分高校前期統計為例,按照現有條件和要求,只有少數同學能滿足畢業要求。有大量的學生參加了各類學科競賽,但未獲獎。因此,在各類創新實踐項目中可加入過程監督與考核,給表現優秀、態度積極者給予一定的表彰等使其獲得一些學分,而有些獲獎團隊里,一些學生為了獲得學分而掛名,并沒有達到培養目的?稍诿繉W期進行一次認定工作,重視過程監督及考核結果的反饋作用。輔導員、班主任可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及時教育并指導學生。家長可了解子女的學習過程,配合學校和老師進行管理。學生本人可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做好后續完成計劃。5.層級分類滿足不同需求一般院校創新學分考核還停留在完成與未完成的標準下。在拓寬各類實踐項目的同時,將各類項目細化分類,完成規定的學分后,可根據獲得創新總學分的多少或者獲得創新學分的項目級別按照五級制標準評分。6.建設多元化高質量的創新教育師資隊伍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必要保證,學校要重視這方面的宣傳和建設,制定激勵政策,加強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創新教育活動。同時,拓寬各類教學隊伍,積極挖掘各類師資隊伍如專業教師、實驗教學輔助人員、外界專家學者、思想政治教師、企業人員等,建立多元化的創新教育師資隊伍,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灌輸、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教育。7.開發創新學分認定系統進行需求分析后,劃分功能模塊,實現創新社會實踐項目錄入、認證、建檔等,能使學生、學院、學校進行三級用戶管理,三級用戶能夠登陸系統提交、查詢個人認證信息,認定過程及結果和建檔情況等。對創新學分進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減輕管理人員負擔,有利于發揮認定過程的動態引導作用,有利于數據建檔分析使用,優化教育管理工作。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個系統工程。創新學分下要求的提高給高校教學改革與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不斷改革和完善,是推動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學校學科門類眾多,在有指導性文件后,各二級學院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建立起完善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使各種創新實踐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經常化軌道,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創新學分這一制度中獲利。

  參考文獻:

  [1]田海林,李慶福.實施創新實踐學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學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4).

  作者:趙靜 嚴潔 黃麗紅

  推薦期刊:《紡織教育》長期堅持宣傳與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討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及時反映各類各層次的紡織服裝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融宏觀探討和實踐交流于一體,緊密配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紡織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形勢,竭誠為廣大紡織服裝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員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員服務。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