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想要實現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正確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有一個高效和諧的課堂,就需要教育者能夠設計出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文章是一篇 教師論文投稿 范文,主要論述了論和諧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 摘 要 想要有一個和諧高效的課
想要實現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正確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有一個高效和諧的課堂,就需要教育者能夠設計出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文章是一篇教師論文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論和諧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
摘 要 想要有一個和諧高效的課堂,就需要有一個適合學生、能夠整合各種教學因素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考慮多方因素,同時能夠靈活運用、優化資源。
關鍵詞 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沒有精心設計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沒有保障。什么是課堂教學設計?它有什么特點、作用?應該如何制定教學設計?弄清楚這些問題,對構建和諧有效的課堂一定有所幫助。
1 什么是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系統,它是構成課堂的諸多因素相互聯系、作用的結果。教學設計就是用一種科學的系統論的思維來整合構成課堂的這些因素,使之能夠達到最優化的配置模式。這就需要教育者按照教育規律,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來規劃教育過程中的各種要素。
2 課堂教學設計的特點
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有其規律和特點的。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當然也有其特點。課堂教學設計是構建和諧有效課堂的重要前提,它具有以下特點。
1)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它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依據。
2)制定課堂教學設計要考慮諸多因素,要系統地理解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就需要用到系統論的思維方法,把課堂教學當作一個系統來看待。
3)課堂教學包括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兩個主要方面,一個是教師,一個是學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構成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是辯證統一的,不是對立的。課堂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二者的關系,不能厚此薄彼。如果過分地注重教師的“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呈現死氣沉沉的景象,出現“滿堂灌”“鴨子聽雷”的現象;如果過分地注重學生的“學”,把教師的“教”放在次要地位,就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畢竟學生的學習是需要教師指導的,教師有傳授正確系統的知識的義務。
我國的教學設計曾經走過彎路,由于受到蘇聯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加之我國傳統教育中就有只注重教師傳道、不重視學生自覺能動性的弊病,在我國傳統教學設計中一直是只重視教師的“教”而輕視學生的“學”。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的“學”得到重視,但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出現極端思維,過分重視學生的“學”,造成課堂紀律散漫,教學質量下降,這都需要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的,要注意二者的關系,這其實是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關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 課堂教學設計的作用
控制作用 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教師和學生都要按照教學設計來進行活動。從這方面來講,教學設計對課堂教學具有控制功能。控制作用首先表現在教學設計控制課堂教學的方向,制定教學設計首先要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整堂課的出發點也是歸宿?梢哉f,教學目標控制了整堂課的走向。
激勵作用 一個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設計具有激勵功能。首先教學設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讓教師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同時,明確的教學目標對學生而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造作用 教學設計的制定過程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面對不一樣的學生,不一樣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必定呈現出千差萬別的樣子,這其實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生進行創作的過程。
4 如何制定課堂教學設計
制定教學設計有六個環節: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起點→設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設計教學評價→設計教學結構。
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起點,它制約著課堂的走向。制定教學起點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根據學習者已有的水平確定學習目標,根據這些目標來確定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和媒體的選用。所以說教學目標是制定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是首要前提。
什么是教學目標?應該如何來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預期受教育者達到的結果,如果對教育目標認識不清,就會造成教學質量低下。教學目標是立體多元的,現在常提的三維目標就是這個意思。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教學目標理解片面化,只強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其他目標被忽視了。因此,在制定教學設計時要多方考慮德、智、體、美、勞等多方要求,使學生和諧全面健康發展。
如何來確定教學目標呢?要根據學科的不同和學生年齡結構的不同來確定教學目標,如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和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教學目標肯定不同。教學目標在闡述的時候一定要具體明確,要有明確的教學對象,說明行為預期,說明操作對象,說明操作條件,說明評價準則。如“學生利用配方法在20分鐘內,解出三道一元二次方程,正確率達到90%”,這樣的表述就十分明確具體了,當然在撰寫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必機械。
在確定教育目標的時候還應該首先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把握學生已有的水平,以便制定正確的教育起點。首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是有其年齡特征的。如小學生是具體形象思維,初中生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高中生則大多處于抽象邏輯思維階段。除了這種具有普遍性的階段特征外,還要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具體特點來確定教學目標,比如學生對某一單元、某一課的掌握情況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進行測試。
制定好教學目標就要確定教學內容了,教學內容要根據教科書來制定,但是教科書是很難顧及學生的認知結構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對教材進行補充、簡化、取舍都是極有必要的。確定教學內容的目的就是讓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識,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是要相互匹配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學媒體的配合,教學媒體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貫穿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種類繁多,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媒體的內容十分廣泛,語言、文字、黑板等都是教學媒體,當然教學媒體也包括現代電子設備。總的來說,教學媒體的選擇要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相匹配,不是越高端、越先進就越好。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反饋。教學評價可以分為準備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準備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前實施的評價,通過它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以便教師確定教學起點。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總結性評價一般在學期結束的時候進行。
教學評價必不可少,它能為教學活動作出必要的信息反饋,幫助教師制定下一步教學安排。在制定教學評價的時候要明確評價標準,選擇合適的評價手段,教育者要根據反饋的信息做出反思。
設計教學結構要根據教學目標恰當地選擇教育環節,要使教育各環節銜接自然,比例合理。
5 總結
教學設計要把握住系統性的大方向,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組成要素,使各方要素的配置達到最優化。同時要根據事實求是的原則靈活多變,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用優秀的教學設計打造和諧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胡小平,唐人杰.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之思考[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2).
[2]譚中奇,張振宇,楊開勇.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設計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4).
[3]李巖.如何備好小學數學課[J].現代企業教育,2012(23).
[4]王欣.論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對教學效果的影響[J].語文學刊,2013(14).
[5]包麗萍.對改進師范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幾點想法[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3(2).
[6]許勁松.淺論課程教學設計[J].醫學教育探索,2003(1).
教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東方教育》辦刊宗旨:本刊秉承“以素質教育為導向、教育與教學相結合”的辦刊宗旨,堅持刊物品質第一位的辦刊理念,全力打造一個貼切于新時代要求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發表與交流學術成果的新園地,歡迎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投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