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很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分析,然后確定教學方案和技巧。本文是一篇 教學論文投稿 范文,主要論述了新常態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冷思考。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討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很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分析,然后確定教學方案和技巧。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新常態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冷思考。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討論了從課堂設計、教學過程、課堂評價三個環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具體操作。課堂設計要以小學生認知特點、學習興趣為依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要注重發揮學生主動性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情境創設增加教學有效性;課堂評價要公平而靈活,鼓勵學生思考,幫助小學生學會拓寬正確的解題思路。
關鍵詞:學生特點,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科學引導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有效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和老師實現教學目的的必要手段,關于有效課堂的營造,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多數學者關心的問題。要實現有效教學,就要從教學的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三個環節入手,尊重學生學習興趣、依照學生認知規律,發揮教師在情境教學中的橋梁作用,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立足小學生特點
1.以小學生認知方式為基準
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較熟悉的莫過于購置一些學習用品、小玩意。感興趣的多是游戲、小動物,這啟發我們在利用教具時,教師要盡量情境重現,將學習內容安插在情境教學中,吸引小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學習活動。同時利用對原有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有利于加快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調動小學生的已有知識,合理安排教具,引導學生學習。
2.以情境創設為載體
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個人的智能優勢組合都不相同,在課堂上利用情境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發揮小學生的優勢,挖掘學生潛力。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制訂教學計劃、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注重教學范圍的拓展,開展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的形式創設情境,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調動全部感官,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注重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科學引導
1.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理論提出教學應立足學生發展,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平衡發展。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保持學生集中力,不利于保障教學效果。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鼓勵學生交流討論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采用一切教學方式是不實際的?梢詷淞⒊晒Φ慕虒W案例典型,鼓勵學生討論交流,獲得知識,解決問題。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要注重尊重他人,細心聆聽他人發言,理解表達意思。同時在出現認知錯誤時,善于聽從其他同學意見,主動交流思想,加強思想的靈活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以教師課堂評價為準繩
1.趁熱打鐵公平評價
小學生正處于發展成長過程中,受到經驗、能力、知識的限制,他們在課堂的表現、舉止、談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水平都是較低的。他們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角度較窄,流于表面化和偏執化,在面對學生的偏執和不理解時,首先要對學生愛思考、勤發問的態度進行表揚,而后耐心向學生解釋,評價要做到公平靈活、真誠耐心,正確處理學生在數學問題上的偏差,切忌敷衍了事、態度煩躁僵硬,這是引導學生正確解題思路的關鍵機會,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信心有著重大作用。
2.態度溫和,表達生動
語言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傳播教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一直保持溫和可親的態度難度較大。但教師在激勵或是教授學生時都應注意方法和情緒兩個方面,善于利用生動靈活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使學生快速理解數學解題思路和解題要點。同時在引導學生思維時,保持和藹的態度,對于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大有裨益。老師善于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評價學生,一方面可以調節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有趣,保持師生的和諧關系,實現學習的輕松化、興趣化。
四、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因為我們的教師不是圣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比如,我在教學“射線的認識”時,將“直線”、“射線”、“線段”分別比作“線爸爸”、“線媽媽”和“線寶寶”;引導學生“認識分數”時,又將分數比喻成“兒子站在母親的肩膀上”等。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并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教學有效度,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課堂目標和教學任務要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在新課標的標準下,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教師積極發揮在組織和引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創新設計教學模式,采用合理的課堂教學方式,科學運用教具,實現課堂過程中的引導、控制、教授的作用。同時立足小學生認知特點,加快學生視野的開拓,加深課堂內容挖掘,深化課堂內涵和價值。公平靈活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盛武.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J].科教新報,2010.
[2]嚴玉梅.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1(32).
教學論文投稿期刊推薦《教師》(旬刊)創刊于2008年,由海南出版社主辦。主要反映我國教育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服務國家建設。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教育工作者、高教與普教教師、學生、研究生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