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1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大力構建多元農村金融體系,拓寬服務三農領域河北省在發揮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的同時,應該鼓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真正形成功能齊全、競爭有序和服務多樣的農村金融組織,初步構建起涵蓋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體
論文摘要:大力構建多元農村金融體系,拓寬服務“三農”領域河北省在發揮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的同時,應該鼓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真正形成功能齊全、競爭有序和服務多樣的農村金融組織,初步構建起涵蓋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框架。
河北省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
(一)變量選取說明以及數據來源1、指標選擇考慮到相關數據資料的可獲得性,并借鑒國內學者研究文獻的已有研究成果,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指標包括農村金融規模指標和農村金融支農程度指標。農村金融的規模通過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x1)及農村信用社存款余額占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的比重(x2)來衡量。農村金融支農程度通過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x3)和農村信用社鄉鎮企業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x4)來衡量;根據論文分析需要,鑒于環比增長率數據時效性強,可以真實反映當年變動情況的特點,本文選取指標農民人均純收入環比增長率(x0)來反映河北省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變動。2、數據來源河北省農村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和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歷年數據來自于《河北經濟年鑒》和《河北農村經濟年鑒》;河北省鄉鎮企業貸款余額歷年數據來源于《中國鄉鎮企業及農產品加年鑒》和《中國農村金融統計年鑒》;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歷年數據來自于《河北農村經濟年鑒》,數據區間為2003-2011年。
《地方財政研究》雜志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大勢而生,以地方財經問題為重點,架起理論研究與工作探討的橋梁,籍此傳播理財經驗、強化財政管理、推進財政改革,加快地方公共財政建設步伐。
(二)方法說明灰色關聯分析以現有的為前提,以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之間的距離為基礎,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對需要研究的比較序列進行分析,判斷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之間聯系是否緊密,從距離中找出各序列的差異性和接近性,確定比較序列對參考系列的貢獻測度。由于灰色關聯分析具有動態性、系統性、聯系性的優良特點,所以該方法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分支的各個領域,在研究解決系統分析、結構優化、項目決策等方面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疑P聯分析的基本步驟如下:(1)選擇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參考數列記為x00(t)={x00(1),x00(2),……x00(k)},比較序列記為x0i(t)={x0i(1),x0i(2),……x0i(k)};(2)建立比較序列后,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和初值化處理;經數據變換后的參考序列為x10(t)={x10(1),x10(2),……x10(k)},比較序列為x1i(t)={x1i(1),x1i(2),……x1i(k)};(3)計算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的絕對差值;計算公式△i=(三)灰色關聯度計算本文力圖通過灰色關聯方法來客觀分析河北省農村金融發展具體細分指標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的關聯程度大小,以便客觀了解河北農村金融發展在促進農民收入增加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具體計算方法和步驟如下:2、計算各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在對應時刻的絕對值差值,同時從絕對值差值序列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在△01中,△min=0,△max=0.10;在△02中,△min=0,△max=0.33;在△03中,△min=0,△max=0.49;在△04中,△min=0,△max=4.21;4、最后根據以上計算出來的關聯系數,進行匯總平均計算,得到河北省農村金融具體發展指標與農民人均純收入的關聯度及排名,
實證分析
分析表明河北省農村金融部門所吸收的存款是否用于發放鄉鎮企業貸款以及農業貸款發放比例的大小是影響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農村農信社增加對鄉鎮企業發放貸款后,鄉鎮企業會擴大規模進行生產,積極吸收農村富余力,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水平,進而增加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增加農業貸款規模和水平,極大地滿足農民用于農業生產生活的資金需求,降低了信貸資金使用的交易成本,緩解了改革之前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大量流入城市的不利局面,間接的提高了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水平;河北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所占比重與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的關聯程度較低,說明隨著金融領域改革的深入推進,城市大型金融機構顯現出來的服務高效、產品多樣、功能完善、結算便利的諸多優點,已經開始大量吸收農民群體的閑散資金存款,進而很大程度影響了農村信用社吸收農戶資金的規模水平;河北省農村信用社各項貸款余額所占比重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關聯程度最低,說明農村信用社對于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直接貸款規?傮w水平嚴重不足,信貸資金轉化為用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生產的有效投資仍然十分有限,以至于嚴重制約了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較快增長。
具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農村金融規模指標一定程度制約了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進一步增加,結合上面的實證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具有針對性的改善河北省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對策措施:
(一)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增強服務“三農”功能農村信用社作為河北省農村金融體系的主力軍,其運營狀況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村信用社自身的穩定健康發展,而且關系著河北地區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的大局。首先,各級政府應該積極支持地方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展,摒除地方保護主義的觀念,具體的扶持措施應該嚴格遵循國家在補貼方面、優惠方面、資金扶持方面和利率調整方面的配套措施政策;其次,各級農村信用社應該因地制宜,明確市場服務定位,確保投放當地農業貸款和鄉鎮企業貸款保持合理的數額和比例,真正成為縣域經濟金融服務的主平臺,真正成為為河北省“三農”工作提供金融服務的主力軍;最后,積極吸納引進優秀金融業務人才,提升農信社人力資源質量,河北省各級農信社應該招聘大量學歷較高、能力出眾的金融和等專業高素質人才,并定期對招募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技能指導,提高其信貸業務工作能力,進而為河北省農村地區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保障。
(二)大力構建多元農村金融體系,拓寬服務“三農”領域河北省在發揮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的同時,應該鼓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真正形成功能齊全、競爭有序和服務多樣的農村金融組織,初步構建起涵蓋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框架。由于農業生產本身具有風險較高、收益較低、周期較長、流動性較差的顯著特點,中國農業發展河北分行應該加大對“三農”工作的信貸資金投入,擴大政策性支農業務范圍,不斷完善支農功能定位和深化改革支農運作機制;農業銀行河北分行應該牢牢把握國家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的總體思路,穩定和發展縣域支農業務范圍,真正發揮起加快河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作用;郵政儲蓄銀行應該開辦針對個體戶和鄉鎮中小企業的小額信貸業務,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河北省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農業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應該將提供信貸資金服務對象擴大至個體種養農戶、農村種糧大戶和小型農產品企業等,以便滿足它們各自的資金信貸需求;試點建立相應的農業和信用擔保組織,更多的豐富和提升河北省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