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6-1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在相機管理機制中,通過明確企業債權人的權利的方式,讓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了合法的保障。只有公司的債權人的地位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得到了保護,才能夠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資金循環體系,讓交易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而這些都是保障企業會計信
論文摘要:在相機管理機制中,通過明確企業債權人的權利的方式,讓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了合法的保障。只有公司的債權人的地位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得到了保護,才能夠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資金循環體系,讓交易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而這些都是保障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公司治理,會計之友
本文選自《會計之友》雜志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財會雜志,由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是國內外發行量較大的財會期刊之一,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一級期刊,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會刊(國家級),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涉及會計、財務、審計、稅務、評估、金融等方面的內容,是財經界人士工作、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一、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會計信息系統能夠為公司的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來源,能夠有效的緩解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給公司的治理和正常運作所帶來的困擾。另外一個方面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也能夠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起到控制和約束的作用。完善公司治理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密切相關的,本文結合個人在實踐工作過程當中的經驗總結,就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治理展開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公司是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公司治理主要指的是通過一些科學性,正式或者是非正式的,內部或者是外部的制度或者機理來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的管理方法,它能夠有效地保障管理者所作出的決策是對公司發展有利的,進而能夠有效地維護好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會計是當今時代背景下公司治理結構的語言,主要體現了公司治理的機制和具體的效果,會計工作開展的目標是向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真實可靠的企業經營狀況信息。會計信息質量的具體情況實際上與公司的治理行為是息息相關的。
(一)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基石
從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情況來看,企業所提供的信息在大體上可以分成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與企業經營情況息息相關的財務會計信息,審計信息和非財務會計信息,其中財務會計信息已經被人們列入世界各國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點和關鍵內容,它是衡量和評價公司獲利能力和具體經營狀況,甚至是預測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關鍵所在,能夠有效的解決會計信息使用者與提供者之間由于不對稱問題的出現而產生的問題,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和資源配置的具體情況。會計信息質量衡量標準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使用者進行決策活動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而公司治理實際上是一種圍繞著公司的科學管理和控制所指定的一系列制度和體系內容,公司治理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上市公司以及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在我國,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是息息相關的整體,二者相互影響和滲透。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公司內部和外部治理機制得以健康有效運行的基石,世界上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報告《公司治理財務方面的報告》的問世,就宣誓著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之間的必然聯系。原因就在于會計信息能夠真實具體的反映公司的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具體決策活動和行為,與此同時還是實現公司有效治理的重要憑證。在報告中指出真實,公允的財務會計信息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發現,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尤其是對經理層的行為激勵而言更為明顯,有效的抑制“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發生,有利于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監控,在很大程度上面可以快速幫助企業的股東、潛在的投資者、公眾了解公司的組織架構情況、經營活動以及收益情況。
(二)規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環境保證
在公司治理結構形成與運行的過程當中,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高質與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與此同時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快速的幫助公司會計工作的改革,確保會計信息是高質量的。正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樣,公司治理結構指的是企業的所有者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以及績效方面工作所采取的一系列監督控制的工作制度。毫無疑問,財務會計在這道管理制度當中所充當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財務會計既是信息的提供者,與此同時也是監督和管理者,是在雙元控制主體下企業的所有者對經營者進行監督和控制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財務會計與公司治理之間的關系就猶如系統與環境的關系一般,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系統要與環境實現協調發展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系統目標。因此,公司治理這一制度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面直接決定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著名的經濟管理學家Dechow在研究中發現,如果公司內部董事占據全體董事的比例過高,或者是公司的董事長與總經理是由同樣一個人來充當的,又或者是公司并沒有成立專門的審計委員會的話,那么該公司違反GAAP而受SEC懲罰的可能性就越大。會計在明確某一主體活動所擁有和控制的各項資產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公眾所作出的一系列承諾,都必須要建立在主體法人的財產和財務收入明確劃分的前提和基礎之上。只有將公司的所有者的財產和財務收支劃分清楚,才能夠為公司的有效治理提供有力的先決條件。相反,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也無法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發揮出自己的導向作用,更無法形成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當今社會的背景下,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屢見不鮮,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本質上卻證明了一點: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公司出現所有問題的根源所在,有缺陷的公司治理無法確保會計信息是高質量的。
二、完善公司治理,創新會計揭示
(一)從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角度構造和完善公司治理
這里所說的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指的是將董事會作為企業各項利益相關者的總代理人和委托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股東代理人身份。在這樣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董事會的責任得到進一步的擴大,這樣做有利于進一步的確保公司資本價值的增長,與此同時還能夠讓企業的經營成果在各項利益相關者之間得以均衡和諧的分配,最終有效地保障了企業各項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在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下,運用相機治理機制能夠充分的發揮好企業的債權人在公司治理過程當中的關鍵作用。日本,法國和德國等國的主銀行制,美國的銀團公司治理方式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這是一種對企業直接的,局部的和短期的控制權管理體系。在相機管理機制中,通過明確企業債權人的權利的方式,讓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了合法的保障。只有公司的債權人的地位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得到了保護,才能夠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資金循環體系,讓交易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而這些都是保障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二)利益相關者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
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是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效實現公司治理目標的重要環節。首先科學系統性的會計監督體系可以有效地維護公司法人在公司治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通過相互制衡的工作關系,有效的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管理氛圍,有利于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和工作的反饋,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其次會計監督機制還可以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工作質量,讓其始終處于可靠性和相關性最大化的狀態下,有效地保護了公司利益相關者的各項合法權益?v觀當前國際上的會計監督體系,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以審計委員會為主體地位的英美國家會計監督模式,以及以監事會為主體的德國和日本會計監督模式。結合我國當前形式的會計監督機制,主要是在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公司監事會,稽查特派會計委員會管理制度,財務總監派委監督機制下的會計管理制度。至于具體的會計模式的選取,需要公司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戰略目標和業務重點進行逐一選取。
三、小結
本文結合個人在實踐工作過程當中的經驗總結,就會計信息質量http://www.17net.net/與公司治理展開探討。首先分析了二者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王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其治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8
[2]李紅霞.股權分置改革后控股人財務操縱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
[3]黃潔.我國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與財務影響問題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8
[4]雷穎.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價及行權條件制定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
[5]李艷.股權激勵中行權條件設計的問題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8
[6]楊玫.財務預警系統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西南財經大學,2008
[7]陳夢葭.我國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私有收益問題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