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大學生低碳生活調查

發布時間:2022-03-2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背景理論上,人與自然的發展應該追求和諧、平衡,但是人類在盲目追求物質發展而忽略了對環境保護的同時,又不可能只顧保護環境而停下社會發展的腳步。所以世界各國需要在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大幅度減少碳排放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低碳是指較低(更低)的以二氧化碳為主

  背景理論上,人與自然的發展應該追求和諧、平衡,但是人類在盲目追求物質發展而忽略了對環境保護的同時,又不可能只顧保護環境而停下社會發展的腳步。所以世界各國需要在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大幅度減少碳排放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大學生低碳生活調查

  低碳是指較低(更低)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低碳生活是指在平時生活作息中盡量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對大氣的污染。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減少能源浪費并追求對環境的無污染或低污染。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個嚴峻情況如果不加控制將會日趨嚴重,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危害全球人類的健康。中國在資源、能源方面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快速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非常少的人均能源資源。研究低碳生活方式,是建設文明生態,形成資源節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和群眾消費模式的必經之路。

  低碳發展理念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不僅能促進大學生掌握低碳環保知識和理念,形成有價值的可持續發展觀,也將在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幫助構建低碳社會,完善低碳生活。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責任和義務,對大學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幫助大學生認識或者強化對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也將促進社會上所有人認識到有關保護環境的法律效力。大學生群體的社會地位具有特殊性,所以大學生在低碳生活中更加受到大家的關注。實踐中,研究大學生低碳生活方式,對大學生進行低碳生活教育,拓寬高校教育者的教育視野,認識并改正當前大學生低碳教育過程中的缺點與不足之處,反省并找到新的實踐教育方法,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在低碳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最終為建設低碳社會輸送一批順應時代潮流并且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型人才。

  在今天,低碳生活體現了一個人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價值追求,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可以塑造他們的能力與人格,我們需要研究大學生低碳生活方式,以大學生群體的生活為切入點,調查研究大學生低碳生活現狀,尋找問題并給出原因和措施,這樣才能系統地、全面地、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低碳教育,更容易幫助大學生掌握低碳相關的理念和知識,引導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幫助全國大學生乃至全社會樹立起可持續的發展觀。

  國內外大學生低碳生活的相關研究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逐漸開始了對生活方式的研究,最初將中國的生活方式這一概念塑造成一個初步雛形的人是陳維明先生。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對生活方式的研究逐漸進入了應用研究階段,中國一部分學者開始總結前人的生活方式研究經驗并且做了大量的社會調查。近幾年,中國政府大力宣傳低碳以提高國民的低碳意識,努力培養人才以加強創新技術的研究。總體來說,雖然中國對低碳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仍然有許多的欠缺,但是前人對于低碳生活方式研究的不斷嘗試也在不斷豐富和充實著低碳生活方式理論,也大大幫助了后人對低碳生活方式的深入研究。

  國際上的學者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低碳相關方面的研究,并且對低碳方面的研究最初集中在“低碳消費”上。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 21世紀初期,國際上眾多研究者對低碳消費方面的研究逐漸演變成針對低碳消費與環境兩者關系和有關大力發展低碳消費模式方面的研究。在梳理國外相關的文獻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低碳消費模式提倡的是一種更文明、更科學和更生態的消費方式,這種方式倡導人們在消費過程中以較低的能耗、排放和污染為目標,為的是成就人類的長期發展最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就是低碳生活方式。

  國內大學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現狀

  以東北某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面向不同性別、年級、專業的學生隨機進行問卷調查和詳細的數據分析,了解當前大學生對低碳的了解和平時生活行為。在表1中列出了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

  (1)大學生對低碳的了解調查

  表2—3,圖卜3列出了大學生對低碳的認知情況、對身邊環境的關注程度等可以傳達出大學生對于低碳生活的基本認知和平時的生活著重點。了解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調查,針對性地提出推廣低碳生活的建議和措施。

  在對以上五個問題數據的對比分析中發現了一組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表4中列出了調查對象是否為環境相關專業對于低碳內涵了解的影響分析。

  分析表4可以看出,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低,兩個討論變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P以了解大學生的生活有多少低碳的成分,才可以找到大學生平時生活中的非低碳行為,對癥下藥地提出改進措施,準確地引導大學生走上低碳生活。在對以上五個問題數據的對比分析中發現了一組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表8中列出了調查對象的生活費水平對其選擇?肖費產品的影響分析。

  相關知識推薦:論文查重好弄嗎

  分析表8可以看出,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非常低,兩個變量之間幾乎不存在回歸關系。兩個討論變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但是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非常小。P>0.05說明自變量回歸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白變量對因變量不存在顯著性影響。總結來說,表8的回歸分析說明了調查對象的生活費水平與調查對象在消費時是否會選擇低碳產品無顯著的相關性,即調查對象的生活費多少與在消費時是否會購買低碳產品無關。

  (3)大學生低碳行為態度調查

  表9—11,圖6—7列出了大學生對于倡導低碳生活的必要性理解、對于養成低碳習慣的態度、對于傳播環保小知識和踐行低碳行為的態度,以及大學生對于踐行低碳生活的意愿。這有助于了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

  在對以上五個問題數據的對比分析中發現了一組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表12中列出了學院開設低碳課程情況與倡導低碳生活態度的影響分析。

  分析表12可以看出,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低,兩個討論變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而且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顯著。P<0.05說明自變量回歸系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白變量對因變量存在顯著性影響?偟膩碚f,表12 的回歸分析說明了調查對象所在的學院是否開設低碳課程與調查對象倡導低碳生活的態度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即調查對象所在學院開設了低碳課程會使得調查對象對于倡導低碳生活呈積極態度。

  結論

  本文目的是探討大學生低碳生活,但是大學生的低碳生活絕不只是大學生和學校的事情,也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學校、社會、家庭等都需要積極配合,不僅高校應該全面開展低碳教育、加強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具有良好低碳素質的教師和融合低碳與高校文化活動,家庭方面也要重塑生活模式、建設低碳家庭和營造低碳氛圍,政府要重視環保理念的社會媒體宣傳,以引導大學生改善當前生活中非低碳的行為并踐行低碳生活。希望更多高校聯合起來共同推動大學生的低碳教育,推動中國社會迎來健康、可持續的全方位快速發展。——論文作者:王麗媛房春生王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