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1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泰山,鐵路安全是實現鐵路整體運行的保證,只有確保安全運行,才能實現鐵路運輸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和防控,鐵路貨運行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構筑全員安全生產防線,才能有效強化鐵路貨運安全基礎,
[摘要]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泰山,鐵路安全是實現鐵路整體運行的保證,只有確保安全運行,才能實現鐵路運輸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和防控,鐵路貨運行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構筑全員安全生產防線,才能有效強化鐵路貨運安全基礎,這是實現鐵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才能確保鐵路貨運安全長治久安,確保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
[關鍵詞]鐵路運輸;安全風險;貨物運輸
1前言
鐵路是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大動脈,強有力地支撐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我國鐵路建設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而獲得跨越式發展,鐵路網絡規模擴大,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鐵路運輸任務不斷加重,運輸能力顯著提高,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構筑以鐵路為骨干的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做出了巨大貢獻。截至2019年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千米,鐵路貨運量達43.9億噸,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的9.5%。近年來,鐵路貨運系統強化鐵路貨運基礎建設,從設備更新、制度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提升鐵路貨運安全保障能力[1]。但鐵路貨運的快速增長,全社會對鐵路運輸服務安全性的關注程度也日益提高,鐵路貨運面臨著極大市場挑戰,在有效提高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貨運安全,鐵路運輸安全生產引起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是鐵路運輸工作中永恒不變的主題,安全性是鐵路運輸生產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鐵路運輸工作的重要指標,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以及運輸的順暢息息相關。我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鐵路的安全管理,國家一直非常重視鐵路運輸安全工作,多次強調指出:“鐵路一定要把安全運輸放在第一位”“要把安全作為鐵路運輸的永恒主題”。經過長期實踐和科學總結,“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已成為我國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方針。要全面推行貨運安全風險管理,做到安全管理規范化、現場作業標準化、檢查整治常態化,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提升鐵路貨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高鐵路運輸質量。
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是指在鐵路運輸生產過程中,需要維護鐵路正常的運行秩序,保證鐵路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運輸設備和貨物完整性,把人或物的損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圍之內。鐵路運輸安全與生產過程相伴而生,開展鐵路運輸生產活動就有可能帶來現安全問題。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和保障,正常有序的生產依賴于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和管理。安全、效率與效益在鐵路運輸生產過程中是存在矛盾的,必須用辯證統一方法來正確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2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的意義
鐵路貨運是鐵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貨運的安全質量、運輸效率、市場效益關系到鐵路的發展、聲譽和形象[2]。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不斷強化,但安全是鐵路運輸的生命線,鐵路貨運安全事關鐵路貨運質量,會影響企業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會對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影響,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形象,因而鐵路運輸生產必須以一絲不茍的態度和嚴格務實的作風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信念,高度重視鐵路貨運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生產制度,防止事故發生,確保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安全生產才能保證鐵路運輸的可持續發展,建立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形成鐵路“安全第一”的理念。因而要筑牢安全防線,樹立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意識,始終如一地堅持把確保安全作為鐵路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為了加強鐵路安全管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和暢通,保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國務院專門制定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管理條例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制定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作業程序,保障鐵路旅客和貨物運輸安全。新技術裝備大量投入使用也使得鐵路安全風險問題更加凸顯。
3鐵路貨物運輸面臨的安全風險
當前,鐵路安全持續穩定面臨一些復雜的風險,因而需加強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管理與監督,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處理工作。
安全意識的缺乏。鐵路發生的事故當中,大部分與基本作業制度不落實、安全意識不到位有關,一般與規章制度不健全、技術業務層面關聯不大。缺乏安全意識,就不會主動排查周圍存在的各種事故隱患,使疏忽釀成大禍。部門分割,沒有全員安全意識,不利于形成統一的鐵路貨運安全管理系統。有些職工文化素質較低,安全意識淡漠,還沒認識到“安全就是效益”,沒有形成安全工作習慣,現場安全監督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部分領導安全責任意識不牢,對運營安全規律的把握不精準,片面追求進度、效率與效益等,忽視安全生產工作,弱化對安全生產的預防和有效監控,沒有及時有效治理現場安全隱患,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貨源的多樣化。鐵路貨物列車的運行速度目前有了較大幅度提高,鐵路運輸總量不斷增加,承運的貨物品類不斷增加,這對鐵路貨運安全有了全新的要求。隨著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鐵路的改革讓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變,鐵路的營銷策略也與時俱進,從傳統只關注黑貨到目前越來越重視白貨市場的開拓。鐵路貨運的貨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白貨需求日益增多,零散、小批量的高附加值貨物越來越多,個性化、定制化、多樣化需求日益突出,貨運安全管理越來越復雜,這對鐵路貨運安全管理構成嚴峻挑戰。
高科技的整合面臨問題。鐵路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推陳出新,新技術、新設備的整合運用不到位也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帶來了諸多挑戰。目前使用的鐵路貨運系統安全監管技術相對獨立、比較分散,既有設備整合、集成不完善。信息交流和互動方面,既不能做到系統化,更不能做到專業化,[3]很難對相關系統信息進行整合,難以建立大數據分析運用體系,也就沒法做好安全風險預警。
目前我國鐵路行業應急管理存在碎片化現象,各部門的應急整合能力有待提高。鐵路運輸的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應急管理系統不健全,應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4化解鐵路貨物運輸安全風險的對策
4.1強化貨運安全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生產經營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安全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鐵路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運用實施,把安全風險管理理念運用到鐵路安全管理的全過程中,引入風險防范意識,采用安全風險管理方法,加強風險掌控。鐵路風險管理工作就是對鐵路的安全風險源進行科學預測,包括系統內有害事件可能出現的量度,事故一旦發生之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以及事故出現的概率等問題。再根據風險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構建安全風險控制體系,從而降低風險,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在風險管理中,要做好安全風險識別研判工作,正確識別常態風險,常態風險是鐵路系統共同存在,發生概率較大、危險性不高、覆蓋范圍廣、事故危害小的風險,如相關規章制度與流程沒有得到精準遵守,檢修工作不及時,偷工減料等。常態風險源長期存在但容易被忽視,一旦條件耦合便構成風險后果,發生事故,帶來損失。而高危風險在鐵路貨運安全管理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高危風險包括不同環節、不同崗位、不同系統等方面對作業規范制度遵守不嚴格,從而造成事故頻發的現象,這種風險發生事故往往等級高、損失較大,后果嚴重、影響廣,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鐵路運輸工作中突發風險往往具有不確定性,不能提前進行有效的防御,一般是由天氣、自然災害等氣候環境因素引起的,突發性的風險容易造成極大危害,在鐵路貨運安全管理中需充分考慮,注意風險源的排查和消除,保障鐵路運輸工作的安全。鐵路系統要著力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確保鐵路運輸安全萬無一失。
4.2明確鐵路安全風險等級并采取對應措施
明確鐵路安全風險的等級,鐵路安全風險等級可分為重大安全風險、較大安全風險、一般安全風險、低安全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不同等級風險帶來的后果嚴重程度不一,要重視安全風險庫的建立,明確風險名稱、類別、等級、描述及危害程度、管控崗位、管控部門、管控措施等內容。
相關知識推薦:鐵路運輸的論文可發表的期刊
在明確鐵路安全風險的等級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管控安全風險,在崗位安全職責里納入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完善安全風險的專業系統管控責任,實施安全風險差異化動態管理,加強安全風險源頭管控,提高安全風險識別研判能力。優化安全工作思路,強化重點環節控制,實施安全管理規范化、現場作業標準化、檢查整治常態化,強化應急管理。
4.3對貨運安全風險進行全鏈條管理
鐵路是一部大聯動機,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構建鐵路貨運安全風險全鏈條管理體系,對鐵路貨運安全風險進行全鏈條、全過程管理。開展全員安全知識培訓,將安全理念融入各個生產環節,形成安全生產文化。精心優化各項生產措施方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抓穩靠實鐵路貨運全鏈條的每項工作,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進行閉環管理,強決策力,抓執行力,從根本上消除鐵路貨運各類安全風險隱患,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穩定運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全員參與安全管理,“一人把關一人安,眾人把關穩如山”,使鐵路貨運行業系統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同防范安全風險。安全生產依賴于每一位員工,鐵路貨運安全需要團隊合作,做到整體聯動,協同作戰,全員參與攻堅戰,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人人重視安全生產,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每個人要做好自己分內的安全工作,還要注意團隊互相協作。全員要把鐵路安全意識融入心靈中,增強全員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使職工敬畏制度和遵章守紀及愛崗敬業,在實際工作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確保安全生產。落實了安全教育及培訓,將危機與風險意識內化為全員的日常行為,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全員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提高安全理論知識水平,創新突破安全管理水平。同時強化宣傳,強化媒體溝通,加強正面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營造全員關注安全、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為鐵路安全保駕護航。
4.4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
鐵路安全生產工作極其復雜,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大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面提高鐵路應急管理水平。對鐵路系統共享信息充分分析研究,研判安全風險,挖掘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明確風險點,提前對安全風險進行預警,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主動規避、降低和消除安全風險,排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把安全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鐵路運輸企業要建立健全貨物運輸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制度,不同層級、相關部門預案要相互銜接,定期舉行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演練,演練結束后及時總結評估,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應急準備,形成應急處置強大合力。推進鐵路貨運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作業環境、操作行為和設備設施的標準化,建立鐵路應急協同反應機制。
4.5運用新技術推進信息化建設
科技在確保鐵路貨運安全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貨運事故發生的頻率,提高鐵路貨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鐵路貨運安全目標。構建鐵路貨運安全科技保障體系非常關鍵,大力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已經成為確保鐵路貨運安全的當務之急[4]。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感知等現代化技術,建立集監測、監控和管理于一體的網絡智能安全監測平臺,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以規;瘮祿䴙榛A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與水平,高效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機結合,提高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水平。貨運企業要建立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管理信息平臺,與鐵路監管部門相關信息系統數據共享,整合各應用系統形成一個功能強大的貨檢站作業,綜合、動態、全方位、立體化監控管理信息平臺[5]。提高企業安全管理和政府監管能力,加強雙方的協同管理,逐步實現鐵路貨物運輸的全程跟蹤和實時查詢,及時了解運輸狀態。落實監管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推廣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智能預警應用,確保貨物來源可追溯、責任能倒查、違法必追究,持續提升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管理水平。
5結語
鐵路運輸安全暢通是實現鐵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安全穩定是鐵路企業發展命運所系,是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肩負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構建可靠的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保障鐵路貨運安全穩定,才能保證鐵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鐵路才能更好發揮國民經濟大動脈作用,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運輸安全保障。——論文作者:李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