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1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美國股市游戲驛站事件創造了華爾街的歷史,也可能是一場金融革命的興起,改變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秩序、生態、結構及監管理念。該事件的發生是建立在美聯儲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美國政府較強的紓困政策、金融科技創新所引發的投資大眾化和金融民主化,
摘要:美國股市“游戲驛站”事件創造了華爾街的歷史,也可能是一場金融革命的興起,改變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秩序、生態、結構及監管理念。該事件的發生是建立在美聯儲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美國政府較強的紓困政策、金融科技創新所引發的投資大眾化和金融民主化,以及社交媒體及平臺的動員力已經成為改變社會事件態度及價值的重要機制基礎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就現代金融市場的權力結構來說,基本上為華爾街精英所主導,從而使得一些金融交易看上去公平合理,實際上成了傳統精英利用金融市場缺陷及金融工具匿名性掠奪大眾財富的工具。這是導致“游戲驛站”事件爆發的重要根源。投資大眾化及金融民主化已經起步,現在是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以完善市場規則的時候。
關鍵詞:游戲驛站事件;個人投資者;投資大眾化;金融民主化;金融改革
一、“游戲驛站”炒作事件對市場的重大影響與沖擊
2021年1月美國股市“游戲驛站”事件之所以突然爆發,就在于以美國第五大網站Reddit為主的散戶,以網站內高達數百萬粉絲的“華爾街賭注”論壇為據點,集中買入遭到對沖基金強力做空的游戲驛站股票,并以群體的力量極力地抬高該股票的價格,迫使對沖基金香櫞研究(CitronResearch)、梅爾文資本(MelvinCapital)等空頭平倉投降,最后對沖基金以慘敗收場,寫下了華爾街股市“以小博大”歷史性的一頁。香櫞研究聲稱以后不再進行這種股票沽空業務。
2001年“游戲驛站”在全球有2200間實體店,其于2002年2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主要業務是銷售游戲軟件。但是,隨著數字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以亞馬遜為首的電商平臺的快速擴張,這不僅讓許多游戲軟件都推出可供下載的數字版本,也讓客戶網購實體游戲軟件變得十分便利。在這種情況下,游戲驛站經營銷售的實體游戲軟件、游戲主機和相應產品的業務也開始快速萎縮。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游戲驛站”的經營困難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游戲驛站”不能夠加快數字化轉型,其前景肯定是黯淡的?梢哉f,該公司實體店經營的前景黯淡成了對沖基金沽空其股票的重要理由。
但是,對沖基金在沽空“游戲驛站”股票時,沒有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一是面對實體店業務前景黯淡,游戲驛站數字化轉型也在加快進行。2020年游戲驛站E-Commerce電子商貿業務按年增長1.9倍,占該公司銷售總額的30%;銷售與一般營運費用則減少4.1億美元,幅度達21%(陳振康,2021)[4]。二是游戲驛站的實體店是一般美國人兒童時期必去的地方,對沖基金沽空向公眾發表貶損該公司價值的言論,基本上是向這群大眾的集體回憶開戰。三是傳統的散戶股票交易,交易費用高,市場準入門檻高。但是,近年來興起的金融科技,不僅讓客戶開戶手續簡單,交易速度快,而且股市交易平臺往往都會以極低手續費吸引客戶,更有甚者為客戶提供免費和專業的股票分析工具等。所以,在大數據時代,股市投資大眾化及金融民主化已成了當今金融市場的一種大趨勢。美國網絡證券交易平臺羅賓漢(RobinhoodMarkets),就是以股市交易零手續費及單筆投資金額準入低,及提供證券融資等方式為散戶所青睞,從而吸引海量的散戶涌入這個平臺及股市。
相關期刊推薦:《證券市場導報》創刊于1991年7月,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全國第一家證券類月刊,主要欄目有編者絮語、上市公司、證券機構、證券產品創新、債券市場、基金研究、微觀結構、制度創新、證券法律與監管、證券譯苑、理論專題等,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一些重大的市場熱點問題開設專欄進行專題性研究。
正是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作用下,一場數百萬散戶對決華爾街基金的“圣戰”也在發酵。2021年1月19日左右,由Reddit網站中一個群組華爾街賭注論壇發起,宣揚YOLO(YouOnlyLiveOnce)作為“圣戰”口號,意即人生要參與第一次打倒華爾街大鱷的無悔之戰。通過網絡證券交易平臺羅賓漢,鼓勵散戶投資者不問價地購進游戲驛站股票,并堅定持有,目的是試圖以群體力量來操控股票流通量,而導致重倉沽空的對沖基金在沒有足夠股票情況下遭受重創。在這種情況下,數百萬網上散戶只是買入持有,從而使游戲驛站股票價格由2021年1月初的18美元,到1月28日曾上漲到483美元,漲幅達27倍。1同時,這也造成了所有Reddit散戶聚集的股票如美國電影院集團、黑莓等股價在當天全都出現暴漲和暴跌的劇烈波動,也造成了1月29日美國道∙瓊斯股票指數重挫近600點。到4月底,Reddit散戶聚集的股票及投資標的的價格還在劇烈震蕩中?梢哉f,盡管散戶與對沖基金的對決暫時告一段落,但聚集在社交網絡平臺的散戶力量與華爾街的多空對決只是開始,這種對決可能成為今后美國股市的一種常態。這對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的秩序、結構、生態、行為及監管思維等都可能造成巨大影響與沖擊。“游戲驛站”事件可能是美國及全球一場金融革命的興起,也可能由此導致市場失靈并造成金融市場經常性的震蕩及不穩定,并引發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
二、“游戲驛站”事件的現實背景及理論意蘊
游戲驛站事件是建立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現實背景上:一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極度寬松和美國政府強激勵的財政紓困政策;二是金融科技創新所引發的投資大眾化和金融民主化;三是在上述兩個條件的基礎上,快速發展的社交媒體則成了民眾重新占領華爾街的新工具。
首先,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及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央行都通過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了一輪又一輪的流動性,以此來拯救衰退中的經濟,但也導致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泛濫,這使得金融市場的風險全面上升,實體經濟呈現出“三低”(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常態和增長軌跡全面下移。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后,這類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達到了極致。比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20年初的4.17萬億美元上升到年底的7.7萬億美元,美國三次財政紓困計劃達5萬億美元。2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資產價格迅速膨脹,同時美國居民手上現金也大增。美國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美國個人儲蓄率從上一個月的13.4%急升到20.5%,創2020年5月以來最高紀錄。美國居民手上現金增加,再加上有美國股市12年特大牛市的經驗,許多年輕人涌入了股市。這是“游戲驛站”事件爆發重要的現實背景,也可能成為一種常態及趨勢,或者說大量的散戶交易可能成為美國股市的一大新特征。
其次,在大數據時代,金融科技已經成了金融資源配置的一種新方式,其本質特征就是利用網絡及智能等新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形態的金融服務(易憲容,2017)[10]。但是,金融科技并非僅為借助新科技的“金融數字化”,將金融業務以數字化的方式來展現,而是給客戶一個便利、快捷、交易成本低的金融服務。金融科技也不只是僅讓金融的紙本及網下業務移到手機上或網上,以此來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升金融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把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或有價值的資產,通過新技術來整合金融數據資源,實現金融數據共享,以此為消費者或投資者提供一種創造價值的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所以,金融科技是利用新技術顛覆性創新出的一種隨時、隨地、即時、低成本、普惠等新形態的金融服務。無論是中國的支付寶及微信支付,還是肯尼亞的M-Pesa移動支付方案,都是經典的金融科技案例。也正是因為金融科技能夠發現和創造金融服務的新需求,能夠提供一種隨時、隨地、即時、低成本、普惠的金融服務,金融服務或金融投資的大眾化及普及化才會成為未來金融市場的一種大趨勢。它反映了數字化時代金融服務的新業態。所以,美國羅賓漢網絡股市交易平臺是伴隨金融科技的興起而出現的。通過羅賓漢網上股市交易平臺,數字時代的年輕人及投資者利用智能手機不僅能夠獲得隨時、隨地、即時、低成本(甚至是免費的)、普惠的金融服務,而且預期由此創造出金融服務的投資價值。所以,這些數字交易平臺不僅為年輕人所青睞,更能為海量散戶涌入市場創造了技術條件。如果這類的網上證券交易平臺再與智能技術、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更深入地融合,那么這些網上股票交易平臺更是會如虎添翼,吸引更多的散戶進入股市。所以,“游戲驛站”事件就是金融科技時代的產物。它不僅僅在于數百萬的散戶借助羅賓漢股票交易平臺擊敗對沖基金,不僅僅在于廣大散戶顛覆傳統的證券交易方式,更在于金融科技已經讓傳統專業化的金融服務或金融投資大眾化及普及化,更在于一般民眾也能夠掌握所謂專業性的投資交易與分析工具,把以往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當這成為一種趨勢時,整個金融市場的生態、結構、行為、監管理念將會因金融科技的興起而改變。正是在這意義上說,游戲驛站事件可能意味著一場金融革命的興起。
再次,游戲驛站事件是年輕人利用社交媒體對2011年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延伸?梢哉f,大數據時代也是一個社交媒體的時代。幾乎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在通過社交媒體獲得自己認可的信息與知識、與他人交往,及尋找投資機會。而社交媒體時代必然導致網絡部落主義盛行。部落主義最大的特征就是“社群認同大于一切”。而這種認同就可能造成社交媒體促使同質性高的人在網絡的虛擬世界固守一方。在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群體之間的極化對立,網絡部落主義盛行。2020年10月美國《科學》期刊論文就將美國這種前所未有的新型兩極政治分化稱為“政治宗派主義”(PoliticalSectarianism)或兩大部落群體,認為特朗普利用社會媒體制造社會族群之間的政治憎恨,讓對立陣營毫無妥協的空間,使美國社會嚴重極化(Finkeletal.,2020)[1]。還有,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認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場迅速發展與繁榮(皮凱蒂,2014)[7]。美國經濟學家魯賓尼教授更是直接地指出,當前美國股價的K型上漲,讓華爾街精英與普通大眾之間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魯賓尼,2021)[6]。這些現象突出地說明了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后,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及廣大民眾的生活都陷于困境之中,但對華爾街精英來說,疫情爆發則成了他們財富快速增長的機會。也就是說,在現代社會,一方面,網絡部落主義盛行,大眾在理念上極化;另一方面,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表明傳統的金融市場已經成了華爾街精英攫奪社會財富的重要工具,所以證券市場所造成的社會財富分配K型增長成了引爆“游戲驛站”事件爆發的導火線。34歲的美國專業金融分析師吉爾(KeithGill)3和特斯拉總裁馬斯克(ElonMusk)在炒作“游戲驛站”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吉爾對游戲驛站這家公司布局多時,但他以普通人的名義在Reddit網站的華爾街賭注論壇上頻頻發表言論,認為現在是散戶對決華爾街“圣戰”的時候了。同時,在社交媒體上有4400萬追隨者的馬斯克也煽動散戶炒作一些上市公司股票和比特幣。所以,在“圣戰”大旗之下,散戶透過社交媒體平臺采取集體行動,擊敗了20年來的沽空老手香櫞研究和對沖基金梅爾文資本。這既開了證券市場以弱勝強的先河,也充分證明了網絡世界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游戲驛站事件對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三、“游戲驛站”事件的理論根源及實質
現代金融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與其他市場資源配置方式相比,主要具有跨時空的特性。因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為了個體生命延續、人類社會繁衍、組織生存,都必須與他人進行跨時空的價值交換,所以跨時空交易或金融交易不僅具有廣泛性的特征,也具有公共性的特征。金融交易的跨時空性也意味著金融交易是面對未來的、存在不確定性的,及空間上非直接性的。金融交易需要合約這種特定載體來完成。由于合約是一種信用關系,所以,金融交易是通過個體、組織及政府的信用關系來完成的。信用也是一種承諾,是交易主體在某種精神狀態下的行為,或是一種精神性的因素。當一種精神性因素即信用通過交換可轉化為實體價值時,金融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的神奇作用也就凸顯出來了。如人類社會金融創新所設計的住房按揭貸款,就是通過個體的信用關系把未來的收入流在當前使用,使得個體支付能力及消費能力數倍增加。這是現代住房市場得以發展與繁榮的關鍵。同時,受歷史、文化、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價值觀等影響,個體信用是千差萬別的。所以,每一次金融交易所面對的風險也是不同的,F代金融體系所出現的多樣化的利率和金融市場,豐富多樣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都是對個體千差萬別的信用進行風險定價。所以,金融又可定義為對信用的風險定價。還有,信用包括信用本身及信用擔保。對于信用本身,它又分為非人格化的信用及人格化的信用。非人格化的信用是金融市場交易長期演進的結果,并需要一系列嚴格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來保證;人格化的信用表現為個體的內生性,需要外在力量來擔保。比如,住房按揭貸款,不僅個人信用需要外在信用評級機構來評定,還需要用所購買的住房即物來擔保。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的信用是用國家主權來擔保。信用和信用擔保是可分離的。正因為信用與信用擔保的可分離性,當金融是一種社會財富分配機制時,每一個金融交易主體不僅有強激勵如何讓其精神性的個體信用轉換成實質性產品,也有動機讓其金融交易行為的收益歸自己而讓其行為成本轉移給他人或社會,由此引發金融市場一系列的嚴重的委托代理問題。這是現代金融市場失靈的重要理論根源。
由于金融具有廣泛的普遍性,即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金融進行價值交換,以此增加和改善個體的福利,所以現代國家在對金融市場制度安排上,往往會把金融體系打造成一種公共品或準公共品,F代金融體系成為一種公共品或準公共品,每一個金融市場主體都可能過度使用這種公共品,直至金融資源耗盡為止。這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過度金融化的理論根源。實現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個體,還是企業及政府,過度使用現代金融體系,是經濟生活中普遍的現象,它已經成了一種趨勢。比如,為了應對2009年金融危機及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美聯儲對貨幣政策寬松了再寬松,直至把基準利率降低到零的水平(歐洲有些國家甚至把利率降低到負水平),希望以過度金融化的方式來拯救衰退中的經濟。這自然會導致了美國及全球債務的快速增長。因為,國家的過度金融化是向金融市場發出一種明確的信號,誰能夠過度地使用金融體系,誰就能夠從中獲利,并把其成本轉移給他人或社會承擔。國際金融協會(IIF)最近的報告表示4,政府、企業和家庭2020年總計籌資24萬億美元,整個國際社會都希望過度金融化來彌補新冠病毒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此,全球債務總額到2020年底達到281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355%,創歷史最高紀錄。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泛濫,讓大量熱錢在全球市場快速流竄并追逐高風險的投資,也會使市場中各種資產的炒作潮興起。“游戲驛站”事件也是這種全球資產炒作潮中的一朵浪花。就行業來說,過度使用金融體系,金融業更是如魚得水。有研究(張成思,2019)[5]顯示,最近20年來泛金融行業(即銀行、證券、保險及房地產業等行業)對美國GDP的貢獻度及這些行業的利潤總規模等方面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比如,泛金融行業對美國GDP的貢獻從1980年代的15%上升到2007年20%,在該時期,美國制造業對GDP的貢獻則由20%下降到10%;而且2008年后金融化的局勢更是在惡化。在中國,泛金融行業的利潤占比從2004年15%左右上升到2018年60%左右。還有,從金融業的交易對象轉換來看,社會更是走向了極致的金融化。比如,自1980年代以來,金融資本從服務于實體經濟轉向為從自身交易中牟取高額利潤者,從而使得全球金融資產呈現爆炸式增長。全球股票交易額與GDP之比從1988年的35.98%上升到到2007年的176.69%。全球股票交易額由1988年的5萬多億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近百億美元,增長近20倍(楊典和歐陽璇宇,2018)[9]。2019年底全球衍生品規模6595萬億美元,而2019年全球GDP總量也只是87萬億美元,全球衍生品規模是當年全球GDP總量的75倍。5可以說,由于現代金融體系是一種公共品或準公共品,每一個金融交易主體都希望過度地使用現代金融體系,以至于把其交易行為的利益歸自己,把其交易行為的成本轉移給他人或社會。這種情況必然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或無效率,這也是美國生態學家哈丁所指出的“公地悲劇”問題(Hardin,1968)[2]。
更為重要的是,金融交易也是一種社會財富分配機制。金融交易的財富分配機制與財政稅收的財富分配機制有很大不同。財政的財富分配機制體現為公開透明性,并在設定的預算下進行,金融交易的財富分配機制則表現為隱蔽性及表面上的合法合理性。因為,金融交易的當事人其行為是受益還是受損,主要是由金融體系中的權力結構所決定的。金融體系中的權力結構包括金融市場的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當事人的市場力。由于受歷史等因素約束,金融交易當事人在金融體系中的權力往往是相當不平等的。如果制度安排上人為傾向或存在缺陷,更是會強化這種不平等,在金融交易中,收益及財富更是會向特別的群體及行業轉移。對于美國來說,不僅政府的行政官僚體系對華爾街的精英直接敞開著大門,而且華爾街的精英集團會形成龐大的游說群體,游說國會制定更有利于華爾街精英集團的法律制度和金融監管制度。2011年以來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之所以難以改變現狀,很大程度上都是與這種現行的金融市場法律制度表面上的合理合法有關。同樣,在金融市場法律制度表面上的合理合法面前,“游戲驛站”事件中的海量散戶要改變現狀同樣是十分困難的。
從市場力的角度來看,現有金融市場的權力結構表面上的合理合法性更是明顯。在市場中,由于金融交易當事人的稟賦、歷史背景、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每一個當事人在市場交易中的主導作用、與對手的對價及談判能力,及對市場判斷與預測能力是有很大不同的。這種不同就是金融交易當事人的市場力,也是從市場的角度來討論金融市場的權力結構。金融的市場力更體現為金融市場精英們以其專業的優勢對金融產品及金融工具的創新?梢钥吹剑1950年代現代金融學創立為起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所謂的金融創新熱潮。而現代金融學的實質就是所謂的用嚴格的數學模型以定量的角度對信用的風險定價,并由此創建了一系列的金融分析工具和創新了眾多的金融衍生產品。這些風險管理或風險定價模型表面上科學客觀,但實際上可以把其金融風險隱藏起來并轉移給他人或社會,從而形成了鏈條過長的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關系,導致了金融市場嚴重的道德風險。在道德風險盛行的情況下,代理人一定會過度地使用金融市場,最大化地讓其行為收益歸自己而讓其行為的成本轉移給社會或他人。當前金融市場上盛行的許多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質都是如此。比如,對沖基金香櫞研究只是用20年時間就讓其財富成幾百倍增長,梅爾文資本自2014年創立以來平均年回報30%以上,都是靠做大杠桿沽空低價股賺大錢,而這種沽空機制都與上述風險定價模型有關。而美國按揭貸款證券化所引發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更是一個十分鮮活的例子(易憲容等,2020)[12]。就是通過風險定價模型把委托代理鏈條拉長了再拉長,杠桿率推高了再推高,并把杠桿率放大到極致的640倍。當這種風險定價模型杠桿率放大到640倍時,委托代理鏈任何一個環節斷裂可能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就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理論根源。——論文作者:鄭麗雅易憲容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