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1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噴井式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也為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提供了方向。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加快商業銀行戰略轉型,加快銀行改革創新步伐,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面臨迫切的問題。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噴井式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也為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提供了方向。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加快商業銀行戰略轉型,加快銀行改革創新步伐,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面臨迫切的問題。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提出了銀行改革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發展方向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不論是從經營戰略上還是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互聯網金融沖擊了傳統的銀行行業,但同時也為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金融科技、智慧銀行等不斷融入現代化銀行的經營模式中,增強了銀行在當今多元發展的金融市場的競爭實力。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點,提出銀行的轉型對策,促進互聯網金融下的銀行業的改革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通過主要是指傳統的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利用當前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在互聯網開放平臺上形成金融服務體系,實現資金融通、支付結算、信息中介等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主要的發展模式有眾籌、P2P、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大數據金融等。因其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發展速度快、覆蓋面廣等特征,一經推出就受到人們的歡迎。
相關知識推薦:金融分析論文如何投稿英文期刊
《中國互聯網金融年報2019》顯示,我國個體網絡借貸平臺達到1726家,全年累計貸款發生額13929億元。國內商業銀行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金額2126.30萬億元;ヂ摼W保險保費收入總額1888.58億元。從發展趨勢上看,互聯網金融是當代商業銀行主流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技術層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迅速崛起,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相融合,深層地迎合了人們的個性化的需求。在互聯網技術的引導下,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的出現對商業銀行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等具有簡單便捷、節省時間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和應用。從人們對互聯網使用的趨勢上看,這種交易方式和頻率會不斷增加,占領大部分市場,給傳統的商業銀行結算支付業務帶來挑戰。
經營模式層面
如今,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社交網絡等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服務和產品逐漸成熟。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不再符合當代金融業的發展,物理網點似乎也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負擔,便捷的互聯網向商業銀行實體提出了挑戰。今后,商業銀行的經營將趨向網絡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戰略思維層面
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戰略思維形成鮮明對比,互聯網思維內容是跨界思維、網絡思維、平臺思維和用戶思維。金融機構應當吸收借鑒互聯網思維的思想精髓,優化升級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和經營戰略,加快銀行業的轉型。轉型的重點在于利用傳統商業銀行的自身優勢的同時,轉變戰略思維,超越原有的思維定式,打破常規路徑,實現業務創新和模式重構。
生存空間層面
隨著P2P等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科技與傳統金融服務的結合,我國銀行業的脫媒現象進步一步明顯。許多科技公司利用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代替傳統的金融機構,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化的投資、儲蓄、支付和保險等服務,吸引了大部分客戶,占據了大部分市場,并且這種趨勢呈現增加的趨勢,逐漸搶占了商業銀行的生存空間。
互聯網金融下的銀行轉型對策
轉變經營模式
首先,銀行應該自上而下轉變經營模式,樹立互聯網思維,利用自身優勢推動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和技術研發,從大客戶轉向小客戶,從資金融通轉向資金融通與服務平臺并重,以客戶為中心,加快產品、服務和技術上的創新。其次,轉變服務模式。銀行應從實體服務轉向網絡平臺服務,豐富網絡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理財產品的流通性,提高客戶的體驗滿意度。最后,轉變管理模式。以先進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會計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搭建現代銀行管理平臺。同時,利用現有先進的大數據等技術,將現有客戶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處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滿足客戶在服務時間和質量上的需求。
加快戰略轉型
由于市場利率化和金融脫媒現象的加劇,商業銀行的利差收入被嚴重壓縮,因此銀行必須加快戰略轉型,拓展多元化的業務,加大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商業銀行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帶動中間業務,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拓展業務邊界,避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沖擊。此外,商業銀行應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聯系和合作。雖然在互聯網+金融的時代,兩者處于競爭關系,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數量增加,開展多元廣泛的合作成為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共同選擇,兩者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多,不僅存在金融風險還新增了互聯網安全技術風險。因此,商業銀行在加大技術創新與發展的同時,應該注重完善內部制度,技術和制度相輔相成,使制度為技術的發展做好保障。銀行可以利用大數據、AI技術等加強風險管理,構建風險預警體系,對風險做到準確識別、精準防控、及時報告等,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
4、注重人才培養
在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下,想要加快銀行創新和轉型,提高銀行的金融競爭實力,那么互聯網+金融的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復合型人才不僅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還應該有豐富的經驗和與時俱進的實踐能力。在商業銀行轉型過程中,銀行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人才,大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做好業務培訓活動,與互聯網金融平臺運營聯系起來, 與系統優化建立有效的對接。同時,銀行還應該積極采用人才激勵考核機制,加強人才培養效果。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不應該維持原有經營模式,而是應該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從思維方式、運營戰略、管理模式等等各個方面做出調整,加快戰略轉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科技等,在激烈復雜的金融市場上,增強自身競爭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論文作者:張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