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1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 文章基于區塊鏈技術與信息質量的關聯,著力解決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會計領域的應用問題。首先研究提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對企業會計賬務、結算以及信息披露等環節信息質量的影響原理 ;然后以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為應用場景進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分別從區
摘 要 : 文章基于區塊鏈技術與信息質量的關聯,著力解決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會計領域的應用問題。首先研究提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對企業會計賬務、結算以及信息披露等環節信息質量的影響原理 ;然后以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為應用場景進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分別從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應用的趨勢、前提以及法律需求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科學應用。
關鍵詞: 會計信息質量 ;區塊鏈 ;
區塊鏈又稱為分布式賬本,其本身具備的特性與會計信息質量需求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區塊鏈獨特的加密方式和數據結構能夠保證數據不可虛構,不可篡改,從而保障信息的可靠性 ;其次,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數據從源頭按證書、時、空等更多維度被精準地記錄,形成數據鏈條,保證任何數據都可追本溯源,數據價值挖掘空間將大大提升,極大地提升信息的相關性。
可見,區塊鏈在提高數據可靠性和相關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優勢,若其能夠在會計領域實現成功應用將有利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那么,區塊鏈技術具體如何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在實務中又如何應用并應注意哪些事項?本文擬對這些問題進行探析。
一、區塊鏈技術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機理分析
(一)會計賬務處理環節
區塊鏈可理解為一個帶有時間戳的記錄系統,可以實現對歷史信息的完整追溯;趨^塊鏈技術開展會計賬務處理,將提升會計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在可靠性方面,首先,區塊鏈技術在系統中每一個時間節點都保留著完整的數據副本,對于各項會計要素的確認,必須得到所有網絡參與者的認同,與復式記賬法的試算平衡手段相比,區塊鏈技術有著更強的糾錯能力。其次,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會計信息系統具備更高的穩定性,此時數據采取分布式存儲,數據庫由所有網絡節點共同監管,沒有中心化的特定硬件管理機構,個別網絡節點出現故障不影響整個區塊鏈系統的穩定運行,因此數據安全存儲更為可靠。同時,會計信息處理過程中,區塊鏈認為修改就是篡改,對于可能出現的記賬錯誤問題,只能從錯誤數據的源頭開始,用另一個不可修改的操作更正前一個錯誤操作的結果,從根本上杜絕了會計數據的篡改問題,提高會計賬務處理環節數據的可靠性。
在相關性方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系統具備集體參與和復雜校驗機制,能夠在交易過程中對區塊鏈節點進行匹配,進而實現物流、信息流、價值流的同步。這種可追溯的實時聯動賬務處理方式能夠在降低會計人員賬務處理工作強度的同時,極大豐富與會計信息相關聯的高質量業務信息來源,有效實現會計與業務活動有機融合,保證多維度的基礎財務信息能夠被及時、準確、可靠地獲取,顯著提升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為后續開展經營分析及戰略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
(二)會計結算環節.
在會計結算環節,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可實現約定強制執行并且不可更改,這種特性能夠對現有的人工財務結算模式產生根本性影響。具體來說,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可實現會計交易確認和結算的自動化運作,節點交易一旦確認,系統將債權債務關系自動記入分布式賬本,同時更新其他節點的分布式賬本,并根據智能合約約定結算規則自動執行,實現業務流與資金流合二為一,使企業結算周期從目前的小時級提升至分鐘級、秒級。同時,資金支付與賬務處理的同步實施,能有效解決時間性差異造成的賬實不符對會計結算信息相關性的影響。
(三)會計信息披露環節
傳統制式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下,會計信息披露難以全面滿足信息者的個性化需求,但區塊鏈技術能夠將利益相關方鏈接在透明真實的信息“總賬”之下,進而有效提升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水平。首先,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技術特征,能夠減少甚至取消會計信息披露的核實、審計環節,會計信息披露甚至可從固定時間披露轉變為及時、適時披露,進而提升信息披露的時效性。其次,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推動傳統被動的制式會計信息披露方式向個性化的主動披露方式轉變。具體來說,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企業日常經營中的每筆交易都會按時間順序被自動寫入區塊鏈,而且不得篡改、刪除,用戶理論上可以實時獲得鏈條中全部數據,但因不同用戶權限不同,用戶實際上可在自身權限范圍內主動查詢相關數據和資料,進而提升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性水平。
二、區塊鏈技術應用分析—— 以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為例
當前,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應用仍集中在數字化貨幣領域,但同時在其他經濟領域的應用研究也已在緊張地開展,分布式能源交易領域就是其中之一。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是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隨著自由售電市場的建立和成熟,以及電網企業從電力貿易商向公共事業服務商的轉型,將有大量的電力交易需求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主體之間直接產生,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分布式能源可充分發揮其安全可靠、交易透明等優勢,同時也與分布式能源去中心化的網絡結構相吻合。筆者以電網企業分布式能源交易為例,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予以說明。
( 一 ) 分布式能源交易參與主體需求分析
分布式能源交易涉及投資主體、交易主體、交易客體和服務機構等多元化利益相關方。投資主體包括國內的優勢企業如發電企業、電網公司、地方城投公司、石油 / 燃氣公司以及數量占比更高的個體居民、村集體等?腕w主要是指分布式能源的使用者,考慮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特點,客體主要是就近用電戶。此外,在整個分布式能源交易鏈中,還有配套的服務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設備安裝技術服務機構等。
隨著光伏扶貧等鼓勵政策陸續推進,以及分布式能源的迅猛發展,微型能源供應商呈現幾何級數快速增長態勢。由于參與主體非常復雜,信任機制的缺失,高頻次、小金額交易需求導致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傳統能源交易處理模式已逐漸難以適應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需要,研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平臺,支撐分布式能源交易主體的多元化需求,成為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的發展趨勢。
(二)分布式能源交易平臺建設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光伏交易平臺是在適當人工干預下,按照業務規則觸發并執行相應的智能合約來處理光伏交易結算整個業務流程的智能管理平臺,旨在提供一種完全去中心化的能源交易系統,在該系統下能源供應合同可直接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主體之間傳達。
電網分布式能源交易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強制信任機制作為提供計量、計費和結算流程的基礎,改變能源交易的基礎規則,破除買家和賣家之間的界限。在業務流程設置方面,將智能合約分發至相應的交易節點上,通過在不同的業務環節中觸發對應的智能合約,獲取及輸入參數、控制智能合約的執行過程,并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進而規范、可信、高效地處理整個分布式能源交易業務流程,實現分布式能源實時接入、轉換與追蹤以及自動結算,降低了分布式能源交易的邊際成本(具體見圖 1)。
(三)分布式能源交易過程分析
用戶之間交易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平臺直接進行,交易采取分布式核算而非由第三方中心進行管理。交易平臺支持在后臺新建三類不同節點并給三類節點分配地址、公鑰、身份 ID、類別等共有屬性信息以及用戶戶號、電表編號、利潤中心等其他特有屬性信息,并對光伏發電戶、電表以及電網公司以節點的形式進行維護。交易平臺后臺提供查看節點已關聯的電表或給節點關聯新的電表功能,用戶可在后臺對節點的屬性進行修改或查看,其中唯一標識的屬性信息只可查看不可修改。
實際交易過程中,各類用戶只需將注入可信基因的業務環節對接到區塊鏈,在不干擾原有系統運轉的前提下,將業務交易轉換成智能合約,復雜智能合約分解成最小原子交易。眾多原子交易通過“網絡發現和路由”在分布式對等網絡和高頻交易網絡中自助執行。
(四)分布式能源交易記賬和結算
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并非在所有節點均記錄整個交易鏈的明細賬。為節約存儲空間,電網企業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采用全息賬機制(質量 < 交易的實體 >、能量 < 反映對價的過程 >、信息 < 具體的交易 >),明細賬可以由交易雙方自己存儲,全網只要記明細賬的 Hash 頭文件和總賬,不需要記交易明細。
在實際記賬和結算過程中,與區塊鏈中地址對地址的支付類似,分布式能源交易區塊鏈記賬信息源于發電表、上網電表和用電量表,所有的支付邏輯就是電表對電表的支付,結算通過點對點的確認方式進行,實行常態化、多頻次的分布式能源交易自動結算,在保障安全和低邊際交易成本基礎上實現結算效率大幅提升。
三、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應用需關注的問題
(一)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盡管目前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場景尚處于探索階段,但其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排他性優勢已在理論和實務界達成共識,一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和財務軟件開發商均已開始著手布局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梢灶A見,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商業化應用領域不斷成熟,未來區塊鏈技術逐步應用于會計領域已是大勢所趨,勢必引起行業發展模式的巨大變革,值得會計理論和實務工作者高度關注。
(二)區塊鏈技術在前端業務領域的應用是前提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關鍵在于能夠保障會計信息來源即前端業務交易信息的真實可靠。也就是說,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業務(如分布式能源交易)領域的應用,是區塊鏈技術優勢在會計領域得到發揮的前提。因此,區塊鏈技術與會計信息系統的有效結合方式應是分步實現的派生模式,而非倒逼模式。實際上,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場景也主要集中于會計前端業務領域,這也從某種意義上表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開發關鍵在于區塊鏈技術能否在前端業務領域真正得到有效應用。
(三)法律地位的確立是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廣泛應用的基礎
目前,會計信息系統已在企業界得到廣泛應用,但涉及到內外部監督檢查尤其是法律案件舉證事項中,線下環節的合同、發票、簽字等紙質資料仍然是主要依據,造成很多業務操作環節線上線下重復開展。與傳統信息系統不同,區塊鏈技術獨特的加密機制能夠抵抗篡改、欺騙和泄露的威脅,并能維護鏈上數據的一致性,從而保證所有交易數據從業務開始到最后會計記錄的真實可靠。因此,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質量會計信息證據效力能否得到法律層面的認可,決定了企業財務人員能否真正從繁瑣的會計基礎業務中解放出來,也因此構成了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能否廣泛應用的基礎。
相關期刊推薦:《財務與會計》雜志創刊于1979年,本刊為月刊,本刊主要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財會工作的方針、政策,圍繞財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財會工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交流財會工作經驗,普及財會知識。是一份面向企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實務的綜合性財會專業指導刊物。主要讀者對象:企事業行政單位、廣大財務會計審計人員、注冊會計師等經濟鑒證及咨詢人員、相關經濟管理、大中專院校財會教學及科研人員、會計及注冊會計師專業及執業資格類考試人員。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