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泰安市生態規劃的回顧與展望

發布時間:2019-03-0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如大氣污染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生態城市建設,而城市規劃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加快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生態規劃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泰安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如大氣污染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生態城市建設,而城市規劃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加快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生態規劃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泰安市,城市生態,規劃

生態學

  1泰安市生態規劃回顧內容

  1.1嚴格保護,合理開發(1987年規劃)

  1987年泰安市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對泰山的環境容量進行了估算,對景區保護、服務設施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劃。

  1.2打造“一古一新”“一軸一線”城市格局(1998年規劃)

  “一軸”即歷史文化軸,是泰山與泰城的山城中軸線,“一線”即時代發展線,是一條體現城市現代化風貌和時代特征的新軸線。

  2014年泰安市規劃局局長陳京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泰安市將打造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城市,將山城一體格局的保護與城市依山傍水戰略相結合。

  1.3打造泰山自然生態園(2009-2017年規劃)

  《泰山生態區建設規劃》(2009-2017)計劃到2017年初步形成循環經濟型的產業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居環境體系,體現現代文明的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經濟實力雄厚、社會文明開放、環境優越舒適的現代化生態區。

  1.4生態文明鄉村規劃建設(2014年)

  生態文明鄉村規劃建設,舉辦培訓班動員各級各部門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制度切實可行的生態鄉村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建設。

  2泰安市生態規劃的問題

  2.1生態環境脆弱,污染嚴重

  由于泰安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平衡被破壞等諸多隱患,使市民健康生存堪憂。同時由于泰安市人口數量的增多,城市道路交通發達伴隨著尾氣污染嚴重,城市承載能力有所下降,這就加大了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污染環境、破壞環境就是對自然資源和生產力的直接和間接的破壞,泰安市發展的速度、水平和程度必將被迫延緩和擱置。

  2.2名山、名城保護存在挑戰

  近幾年人們旅游意識的增強,泰安市游客逐步增多。2014年泰安區接待游客19227萬人次,2015年僅泰山景區接待589.5萬人次,泰山做為國家5A級景區,旅游人數的增多環境承載的壓力就大,同時會有個別游客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就有亂扔垃圾的現象,導致泰安市以及泰山的保護存在挑戰。

  2.3生態保護管理系統不完善。

  由于國內生態系統起步就較晚,而泰安市做為一個三線城市,系統相對來說就更不夠完善。在進行生態規劃的同時應該更注重城市生態的長遠目標,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有機結合起來,為泰安市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3泰安市的生態規劃展望

  3.1把綠色生態作為立市之本,保護環境

  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力度,實施新一輪“藍天工程”行動計劃,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加強霧霾治理,落實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同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非煤能源比重;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成一批循環經濟園區、清潔生產示范園區和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啟動泰城河道生態水系規劃編制,加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

  3.2大力發展泰安市生態旅游產業,保護名山、名城

  泰山作為五岳之首,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重要地位。泰安應該打造以泰山為依托,全面覆蓋休閑旅游、創新旅游等方向,實現旅游多樣化、生態化,推動泰安市旅游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努力為泰安市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3深化泰安市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泰安市生態體系

  完善泰安市長效管理機制,重點發展泰安市的道路交通建設和大型綜合體建設,啟動道路建設工程,逐步優化泰安市道路交通網結構。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對生活的追求將從數量型轉為質量型、從物質型轉為精神型、從戶內型轉為戶外型,生態、休閑正在成為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3.4可持續發展融于泰安市生態規劃與設計中

  相信通過泰安市人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努力,對資源與環境保護認識的加強,政府對泰安市整體的生態規劃,泰安市一定會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百姓安居、生態良性循環的美好城市。

  參考文獻:

  [1]杜士強,于德永.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及其構建原則[J].生態學雜志,2010-08:133.

  生態類刊物推薦:《生態學雜志》(月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承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態學領域有創造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反映我國生態學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報道生態學的科研成果與科研進展,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