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現代食品行業營銷道德問題

發布時間:2017-08-1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食品工程論文發表了現代食品行業營銷道德問題,隨著各種競爭模式的出現,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勵,現代企業營銷行為的道德理念和規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論文主要通過營銷道德評價的基本理論以及企業外部力量完善現代營銷道德規范,提出建設性意見。

  這篇食品工程論文發表了現代食品行業營銷道德問題,隨著各種競爭模式的出現,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勵,現代企業營銷行為的道德理念和規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論文主要通過營銷道德評價的基本理論以及企業外部力量完善現代營銷道德規范,提出建設性意見。

糧食與食品工業

  關鍵詞:食品工程論文,營銷道德,食品企業問題

  一、認識現代企業營銷道德

  (一)營銷道德

  道德作為一種價值觀念,體現在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經濟日益發展,營銷道德也就應運而生,具體是指用來判定市場營銷活動正確與否的道德標準,即判斷企業營銷活動是否符合消費者及社會利益,能否給廣大消費者及社會帶來最大幸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自由性、趨利性不可避免地帶來非道德、非誠信營銷,企業作為盈利經濟體,應當在整個行業形成一種企業道德,以保證其良性發展。企業從產品、價格、促銷、分銷四個方面全方位實現道德營銷,得到社會認可,獲得正面評價。

  (二)現代營銷道德評價

  現代營銷道德評價,是指現代企業的某一營銷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是否為社會、政府、其他企業、消費者帶來益處,是否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在確定現代企業到底應當遵循怎樣的準則進行營銷活動,其行為是否合乎道德的基本規范上,目前存在兩種不同的道德理念——“功利論”和“道義論”。

  1.“功利論”認為,判斷某行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當某行為能夠為大多數人帶來最大幸福便是道德。

  2.“道義論”主張側重行為動機以及行為的規范和標準是否合乎道德,而行為的結果對行為是否道德影響不大。也就是說,只要行為動機和行為準則是符合道德標準的,那么這個行為就是善的,突出了道義的理性地位。兩種不同的道德理念對于現代企業的營銷活動有一定的意義,在實際的營銷中應當將兩種理念結合起來,以“道義論”為基礎,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后追求“功利論”中的有益結果,完成企業的最終道德營銷。

  二、現代營銷活動中的道德失范現象

  (一)安全問題

  食品行業,相比其他行業來說對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更為直接的影響,其應當嚴格把控,但是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膽戰心驚,兒童奶粉添加劑超標、人造雞蛋、地溝油、毒生姜等問題一一暴露,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活。

  (二)價格問題

  1.價格欺騙,企業在價格策略中也反映出不道德的營銷行為,例如虛假打折,以比原價更高的價格來欺騙消費者。2.利用信息不對稱,將成本低廉的產品以昂貴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例如,將進口食品價格猛漲或者以普通食品冒充有機食品,從而提高價格。

  (三)分銷問題

  主要體現在企業和分銷商之間的不合法關系,為了獲取暴利,兩相勾結,共同出售有毒有害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產品,例如,上海聯華超市被央視曝光,該超市出售由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染色饅頭”——由過期饅頭加上染色劑做成,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四)推銷問題

  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獲取更多利潤往往會在推銷策略中運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欺騙消費者,常見的有進行虛假信息的傳播,在廣告中提供虛假的效用,利用虛假的專家說法,以及虛假的消費者反饋來吸引消費者,除此之外還有誤導和夸大宣傳,夸大食品的服用效果,甚至因為食品本身安全問題,危及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三、營銷道德失范的根源

  (一)期望差異

  在整個營銷活動中,包括消費者、企業、分銷商、媒體等不同的個體,因此其期望從營銷活動中獲得利益也是不盡相同的,差異無可避免。比如消費者和企業在營銷活動中更像是一種博弈,企業總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利潤,而消費者希望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優質的產品,兩者的期望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這種差異是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是指經濟行為人對同一經濟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異。簡單來說企業是最了解產品成本與產品質量的一方,而中間商和消費者只能獲得一小部分信息。由于這種不對稱的存在使得企業有著極大的優勢為了牟取利益而損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利益者的利益。

  (三)競爭壓力大

  由于貿易壁壘,市場壟斷的存在,企業間的爭異常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提高企業利潤,企業不得不從成本、科技、人力各個方面來形成優勢,強大的市場壓力更容易導致營銷的不道德問題,從而促成了現代營銷道德評價標準的形成。

  (四)法律局限

  我國現行《消費者安全保護法》《商法》《合同法》《經濟法》等并沒有完全囊括市場上現存的全部問題,并不夠完善;其次,法律的執行力度相對較弱,并不能做到提前預防,大多數為事后補救,對公民的傷害值沒有降低;最后法律相對滯后,社會不斷發展,一些新型問題還沒有補充到法律條文中。

  四、如何實現企業營銷道德的提升

  面對現代營銷活動中道德失范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改善,第一,企業自身自覺改變,根據羅斯顯要義務理論的誠實、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惡的六大顯要義務,企業在營銷活動中憑直覺就可以決定承擔相應的道德義務,自覺承擔其社會責任;第二,加強司法道德建設,完善現有法律制度,補充新型問題,具體規定不道德營銷行為的實施方法及手段,針對新問題制定新的法律規定,建立有序市場秩序;第三,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指導,擴充對企業、產品的信息量,以及培養其法律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周林森.現代企業營銷道德評價問題研究[J].江蘇商論,2009(12)

  [2]劉山琴.食品行業營銷道德問題研究[D].江蘇:江蘇科技大學,2010(12)

  作者:陳靜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糧食與食品工業》(雙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國家糧食局無錫科學研究設計院和中國糧油學會共同主辦的集糧油基礎理論、實際應用于一體的綜合科技期刊,已成為米、面、油、食品、淀粉及深加工、倉儲、檢化驗等行業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信息的良好載體,工程技術人員交流技術、切磋技藝的合適平臺,是中國糧油學會食品分會和發酵面食分會會刊、是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的支持媒體。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