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0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稅收論文發表了“營改增”后金融業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研究,稅收不得當會給財務帶來損失,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國家“營改增”之后如何解決稅務風險管理呢?論文首先介紹了金融業“營改增”實施進程中遇到的難題,針對這些難題提出了防范措施。
這篇稅收論文發表了“營改增”后金融業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研究,稅收不得當會給財務帶來損失,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國家“營改增”之后如何解決稅務風險管理呢?論文首先介紹了金融業“營改增”實施進程中遇到的難題,針對這些難題提出了防范措施。
關鍵詞:稅收論文,營改增,風險管理
1 研究背景
稅務風險既具有法律風險的特征,又屬于企業的財務風險。若防控方法不當,會給企業帶來財務損失的后果、接受法律制裁和聲譽損害等一系列風險。自2012年我國開始實行“營改增”試點后,納稅人身份認定的不當、稅收優惠的誤用、稅額抵扣的不當使用、發票的不當使用、納稅申報和企業運營等各方面的稅務風險也逐漸暴露。營改增對金融企業的財稅人員進行稅務和財務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金融企業財稅籌劃、財務核算、經營效益、基礎規范等方面帶來顯著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營改增帶來的稅務風險對原營業稅納稅人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加強“營改增”后金融業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已成為即將作為新增值稅納稅人的金融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2 金融業“營改增”的現狀
2.1 金融業營業稅課稅現狀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承擔著調劑資金盈缺和調節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國的金融業卻承擔著較重的稅收負擔,這對我國的金融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金融業務分為金融商品轉讓、貸款、融資租賃、保險、金融經紀業務和其他金融業務等。其中,有些業務以所有收入為營業額,稅前不允許扣除任何費用,比如:貸款、金融經紀業務、保險業務和其他金融服務。金融商品轉讓則以金融商品買價與賣價的差額為營業額,但也不允許扣除買賣過程中所負擔的費用和稅金,只有融資租賃業務可以以全部收入扣除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營業額。這就使得營業稅的重復征稅現象在金融業中也無可避免,金融機構承擔了全部外購貨物和勞務所發生的全部稅額及其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的營業稅,而且營業稅的征收是以其營業額為基礎的,而其營業額不允許扣除相關的成本與費用,這就使得重復征稅現象十分的嚴重,金融企業稅負十分沉重。
2.2 國內金融業“營改增”現狀
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營改增”試點,將融資租賃業中的有形動產融資租賃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自2012年8月1日至今,“營改增”試點范圍逐步擴大,覆蓋了融資租賃的絕大多數企業。這些擴大的試點與上海的試點行業、方案和政策相同。融資租賃業“營改增”與2013年8月1日擴展至全國。除了融資租賃業務之外的其他金融業在2015年年底將全面實現“營改增”。
2.3 國外金融業“營改增”做法與借鑒
為克服“稅上稅”及營業稅的重復征稅的問題,國外慣用的做法是取消金融業的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具體做法各有千秋。如:大部分OECD即:歐盟-免稅法、澳大利亞-新加坡(進項稅額固定比例抵扣法)、加拿大-新西蘭(零稅率法)、以色列等國(附加法)、阿根廷等國(對毛利率課稅法)。縱觀國外典型國家對“營改增”的相關規定,每種方法都各有優缺點,這些方法都是對金融業如何進行“營改增”的有益嘗試,對“營改增”制度的創建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3 金融業“營改增”實施進程中遇到的難題
3.1 金融業自身特性使得“營改增”推出面臨諸多難題
金融業本身具有2個特性,一是復雜性,二是創新性。就金融業第一個特性復雜性而言,保險、信托、銀行、證券及租賃都是金融業的自身業務,每個業務下又分為不同的子業務。金融業務的復雜性使得其難以被“一稅束之”。因此使得融業“營改增”的推出存在諸多難題。金融業的創新性對稅制完善程度提出挑戰,即國家稅收制度完善的速度很難與金融業的創新速度相對比,F行稅制對金融衍生品沒有明確的規定。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涌現,金融衍生工具的計稅依據該如何確定、何時確定,即將成為金融業面臨的一個稅收難題。
3.2 金融業“營改增”存在理論難題
虛擬性是金融業本身的屬性,使得其不同于普通的貨物與勞務,能夠脫離實體經濟形成自身循環,并不斷產生“利潤”,因此,對金融業難以按照常規征收增值稅。即金融業無法適用標準化增值稅的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計算方法,金融業增值稅征稅方式難以確定。金融業“營改增”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征稅依據、征稅原理等方面。
3.3 “營改增”后金融業成本可能提高
“營改增”對金融業稅負效應尚不完全確定。增值稅雖然有助于減少重復征稅,但不一定會降低稅負。首先,表現為稅率的降低不等于稅收的減少。拉弗曲線表明,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稅率的降低也是可以增加企業的稅收。其次是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對于金融業的大多數業務來說都涉及到進項稅額的抵扣,不同于計算方法比較簡單的增值稅,企業可能會專戶專管,成立專門的增值稅會計部門。某些情況下,增值稅會計部門要學習新的稅收政策,無疑會進行業務培訓,相應的金融類企業的稅收也會伴隨著呈現或多或少的增長的現象,進而使得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最后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也比營業稅要復雜得多。許多困難也接踵而來,如開票過程的控制。一旦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企業可能會加大人員投入、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得營業成本也同步增加。
3.4 “營改增”新政策下金融業缺乏應對經驗
增值稅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征收,對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截至目前而言,卻沒有可靠的應對經驗供我國金融企業作為參考。首先,許多國家在征收增值稅后并沒有將其推廣到金融業,改為征收所得稅而不是增值稅,對金融業而言不具有借鑒性。其次是我國“營改增”的時間并不長,在這短短的數年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只限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并沒有涉及到除了融資租賃業以外的其他金融業。借鑒意義也不大。綜上所述,金融業“營改增”的過程必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都會或多或少的對“營改增”新政策的實施產生阻礙,影響整個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4 金融業“營改增”后可能存在稅務風險
不論采用何種稅收制度,“營改增”后,金融業必然面臨著一些潛在的稅務風險,具體表現為:第一,企業實際稅負增加的風險。“營改增”對于金融業而言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稅負效應不完全確定,可能會使企業的實際稅負增加。第二,稅收優惠無法繼續享用的風險。因分不清“營改增”稅收優惠條件,在會計處理上沒有按照“營改增”有關政策規定分別核算,被取消免稅無法享受優惠稅收風險。第三,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過程中的風險。首先是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次是抵扣不充分的風險。“營改增”后,稅率由原來的17%和13%兩檔基礎上增加了11%和6%,金融業未來適用稅率為多少,目前還不明確。但這種稅率之間的差異,導致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增值稅抵扣時,可能存在抵扣不充分的風險。下游企業抵扣時進項稅額按照上游企業的稅率計算,而銷項稅額是按照自身適用的稅率,這樣可能導致“營改增”之后部分企業的稅負增加。稅務機關對這類企業會給予一定的補償,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不是長久之計,只能是權宜之計,地方財力狀況各有千秋,補償也就會不一致,使得這種補貼不具有普遍性。這也同樣適用于金融業。最后是涉稅發票違法犯罪風險。“營改增”后金融業為了盡可能多的抵扣增值稅,可能會代開、虛開發票,甚至購增值稅發票,達到少交稅款的目的。存在違法犯罪的風險。第四,增值稅申報引發的稅務稽查風險。“營改增”后金融企業的納稅人員可能會錯誤的解讀新的稅收政策,把握不準納稅申報的時間導致企業提前納稅或推遲納稅。第五,“營改增”后金融業財務核算和納稅不合規風險。第六,財務人員素質不適應崗位的稅務風險。
5 金融業“營改增”后稅務風險的管理與防范措施
5.1 精準把握“營改增”后金融業的新政策
“營改增”后新政策的不斷涌現,企業必須精準把握新政策,積極參與各類培訓,如:稅務機關舉辦的培訓,各類中介結構的培訓。進而掌握金融業的管理、財務、稅務及運營。將新的政策與復雜的金融業務想結合,掌握“營改增”新政策的實質要義,準確區分兩稅之間的政策差異,緊跟國家增值稅改革的快速步伐,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于理解模糊和不透徹的政策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咨詢確定,減輕政策解讀不到位的稅務風險。
5.2 完善經營合規,加強發票管理,降低法律風險
金融業“營改增”后,增值稅的納稅環節不同于營業稅,具體來說,營業稅納稅環節不夠嚴密,比較單一與增值稅存在較大差異,增值稅是按環節征收的,各環節必須合法合規,管理有序,才能更合理的抵扣進項稅額,減少征稅成本。因此“營改增”前企業可能不重視發票管理。不重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就會帶來進項稅額抵扣不足,若發票不合規還可能會被界定為偷稅逃稅,企業還可能會虛開發票。進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金融業應充分重視增值稅發票管理,合理控制稅務風險,降低自身稅務成本。如:獲取有效的進項發票、完善銀行財務軟硬件系統、防范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法律風險。
5.3 關注“營改增”后納稅申報表填報,減少稅務風險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比營業稅納稅申報表更加復雜,增加了新的項目,如“營改增”項目,還有許多附表。金融業在“營改增”后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以減少稅務風險。首先是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過渡期間仍開具營業稅發票。其次是“營改增”以前的進項待抵扣稅金。最后是對于收取的非試點地區的、屬于“營改增”范圍內的營業稅發票。
5.4 建立以風險管理為目標的稅務內部控制機制
“營改增”金融企業帶來的不僅是稅種的調整,稅負的變化,更要求金融企業根據增值稅以票管稅的征管特性,重塑業務流程,全面提升稅務內部控制水平,以避免稅務風險。因此,“營改增”企業應克服對政府財政補貼政策的依賴,優化稅務內部控制流程,嚴格控制環節,增加控制關節點,以有效防范稅務風險,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推薦期刊:《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Journal of Guangxi Financial College(雙月刊)曾用刊名:廣西財專學報,1988年創刊,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點,文、法、理、工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型本科院校。學院以"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和諧建校"為辦學理念。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