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1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由單邊升值轉為雙邊波動擴大,從單一盯住美元轉為盯住一籃子貨幣。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工程集團公司應用國際外匯資金池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 科學經濟社會投稿 的論文范文。 摘 要 國際外匯資金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由單邊升值轉為雙邊波動擴大,從單一盯住美元轉為盯住一籃子貨幣。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工程集團公司應用國際外匯資金池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科學經濟社會投稿的論文范文。
摘 要 國際外匯資金池業務的推出對于推動工程集團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金管理,合理控制企業的外匯風險,起到了關鍵作用。本文簡要介紹了國際外匯資金池的現狀、設立目的及所需條件,并重點研究工程集團公司在實際應用跨境外匯資金池中存在的困難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 國際外匯資金池,外匯風險
國內現有的外匯管理體制已無法滿足本國工程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需求,2015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印發《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匯發〔2015〕36號),允許跨國公司可同時或獨立開設國內、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集中管理境內外成員企業外匯資金,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與境外劃轉自由,無額度控制,國內、國際兩個賬戶資金可以有限融通。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國際外匯資金池(以下簡稱資金池)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同時也對相關公司的外匯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建立國際外匯資金池的目的及所需條件
(一)國際外匯資金池的設立目的
(1)掌握項目資金變化,保障資金安全。在境外經營過程中,集團公司參建的項目大多位于亞、非等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及地區,通常與集團公司總部存在一定的時差,總部可以通過搭建資金池的SWIFT系統監控所有項目的外匯資金變化情況,從而及時準確地掌握集團總體外幣資金狀況并采取相應的資金歸集措施,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2)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境外項目間實現外匯資源共享。集團公司應建立資金池以利用跨國銀行國際化網點歸集存量外匯資金,以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規模效益,實現項目之間的外匯資金頭寸資源共享,降低集團公司的外幣借款總體需求,有效降低外部融資費用。
(3)打通境內外資金池,滿足國內生產經營需求。根據匯發〔2015〕36號的第二條規定,“境內銀行通過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吸收的存款,可在不超過前六個月日均存款余額的50%(含)額度境內運用;在納入銀行結售匯頭寸管理前提下,允許賬戶內資金一定比例內結售匯。”
(4)確保境外項目及機構資金結算便利。與普通外幣結算賬戶相比,國際外匯資金池主賬戶可以自由對外支付,且無額度限制,更能滿足集團公司的集中支付需求。
(二)建立國際資金池的條件
第一,主賬戶所在地具有國際金融中心所具備的資源和軟硬件條件,例如北京或者上海自貿區。第二,以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等作為全球合作伙伴搭建基于SIWFT系統的資金池平臺。第三,以集團公司海外項目等作為外匯資金集中的服務對象。
三、國際外匯資金池應用中存在的困難
(一)部分賬戶授權困難
第一,在非英語的小語種國家因交流不暢導致授權困難。例如,官方語言為法語的摩洛哥。第二,以集團公司與合作方名義共同開立的賬戶因賬戶控制權問題導致授權困難。
(二)公司缺乏高水平的外匯風險管理人才
集團公司管理人員在2005年7月匯改之后依舊專注于自身的專業領域,對跨領域的外匯風險管理缺乏學習和研究,進而導致公司缺乏外匯管理高級人才。
(三)使用基于市場預測的方法管理外匯風險
集團公司部分海外項目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基于對相關外匯匯率的中長期走勢預期,放棄運用套期保值等手段進行成本鎖定,希望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以致集團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
四、對資金池應用中出現問題的管理建議
(一)對內積極培養外匯風險管理人員
集團公司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和儲備外匯風險管理人員。近期目標應有助于提高集團公司現有外匯風險管理人員國際金融理論知識水準,開拓其國際化視野,滿足公司當下的現實需求;遠期目標應有助于集團公司建設外匯風險管理人才梯隊,滿足公司在未來發展中的潛在需求。
(二)加強與中國銀行及渣打銀行等專業機構的合作交流
集團公司應積極開展與中國銀行、渣打銀行等專業機構的合作,不僅可以借助他們的專業能力,彌補集團公司外匯風險管理高端人才的不足,提升集團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水平;而且通過與其合作有助于集團公司對外匯匯率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判斷,以便采取有效的外匯風險防范措施。
(三)采用基于規則的對沖方法來對沖外匯風險
集團公司伴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項目最多可能涉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臨的外匯風險日益復雜,因受自身外匯風險管理水平限制,亟需一種簡單有效的策略以防范相關外匯風險,個人認為集團公司應采用德國漢莎航空集團的風險對沖策略,因為該公司作為全球性的大型跨國企業有著成熟的外匯風險衡量和管理經驗,其風險管理策略除了操作簡單的優勢外,基于規則對沖后的外匯風險還能形成風險組合,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整體外匯風險,這種對沖方法已在德國漢莎航空集團被證明是成功的策略,特別是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
五、總結
我國集團公司國際外匯資金池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集團公司通過對國際外匯資金池的運用增強了自身的外匯風險控制能力,幫助集團公司將主要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增加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作者單位為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李世駿(1973―),男,湖北武漢人,本科,會計師,就職于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研究方向:資金管理。]
參考文獻
[1] 楊青.跨國公司海外資金池管理淺析[J].現代會計,2013(5).
[2] 宋國棟.集團公司外幣資金池運作管理的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2010(12).
[3] Roland Kern .采用基于規則的對沖方法[J].國際財資管理,2014(5).
[4] Jean-MIchel harlepi .為現金集中和控制開展合作[J].國際財資管理,2014(5).
[5] 吳昌仁.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研究與應用[J].管理世界,2015(6).
相關期刊簡介:《科學經濟社會》是由蘭州大學主辦的,融科學技術與哲學社會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以研究和探索科學、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為宗旨,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重大的理論問題為中心,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為求在內容上和形式上積極創新,為西部乃至其他邊遠落后地區的開發和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