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2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現在區域金融總的新改革管理應用措施有哪些呢,如何來加強對金融技術的新改革呢?本文是一篇經濟論文。金融機構間的合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譽機制,可以減少投機行為,大大降低交易費用,而金融機構間的分工,促進了金融產業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效
現在區域金融總的新改革管理應用措施有哪些呢,如何來加強對金融技術的新改革呢?本文是一篇經濟論文。金融機構間的合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譽機制,可以減少投機行為,大大降低交易費用,而金融機構間的分工,促進了金融產業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效率。
摘要:根據影響區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五個因素和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同時考慮到數據采集的可得性及評價指標的實踐意義,在建立西南地區區域金融中心城市定位的指標體系上,我們重點選取了前4個因素的23項客觀性指標,并舍棄諸如政策環境、法律制度等無法準確量化的指標。
關鍵詞:金融中心,經濟建設,經濟論文范例
區域金融中心是金融機構集中、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信息靈敏、金融活動頻繁的中心城市,它能夠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對區域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盡管諸多學者已對此進行過相關探索,但相比起宏觀、微觀金融的發展來說,區域金融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證上都顯得有些滯后。
國外方面,Kindleberger(1974)、Park(1989)分別從不同角度研究了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過程,前者認為金融機構的聚集主要源于跨地區支付效率的提高,而后者指出規模經濟促使金融機構選擇一個特定的區位,可惜他們的研究僅限于解釋區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并沒有提出其城市定位的思路;Abraham(1994)分析了37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表現,隨后Liu(1997)又在Abraham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層次成簇法評價了亞太地區多個金融中心,但是他們的成果也只是比較現有的金融中心,對于如何定位新的區域金融中心依然未有涉及。
經濟論文:《金融發展研究》,《金融發展研究》始終堅持以“立足轄區,著眼全國,堅持改革開放方針,服務金融中心工作,研究金融理論、政策和實務,探索金融運行規律,反映最新金融科研成果”為辦刊宗旨,以堅持正確導向,樹立精品意識,繁榮金融科研事業,服務金融改革實踐為辦刊指向,為把刊物辦成區域金融改革的窗口、金融理論研究的園地、傳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職工聯系的橋梁而不懈努力和探索,推動了轄內金融理論與實務研究的深入開展,為轄內金融改革發展大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金融期刊的鮮明特色,現已成為深受魯豫兩省廣大金融干部職工喜愛的刊物。
在國內,張軍洲(1995)、殷德生(2000)、劉仁伍(2002)等進行了開創性的嘗試,可是他們的研究更多的只是定性的描述和數據的比較,缺乏經濟計量的實證分析;殷興山(2003)構建了金融綜合競爭力的指標體系,指出金融競爭力由聚集力、資源力和區位力構成,然而其所選指標過于簡單,而且二級指標的權重均由專家打分而來,主觀性無法避免;倪鵬飛(2005)、王仁祥(2005)利用模糊數學模型計量了城市綜合競爭力指數,雖避免了主觀因素的影響,卻又忽視了各指標間可能存在的相關關系。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主要采用因子分析的實證方法,通過方差分解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因子,計算相關矩陣特征值得出因子權重,最后根據因子綜合得分對樣本城市進行排序,確定設立西南地區區域金融中心的城市。
構建區域金融中心城市定位的評價指標
(一)影響區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
區域金融中心,形成于金融資源按市場原則在空間上自由轉移和優化配置的過程,它是區域金融非均衡性發展的結果,現代市場經濟為其產生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欲構建功能齊全、作用突出的金融中心,只考慮地理位置、經濟狀況和金融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考慮到交通運輸、電信設施等基礎建設以及經濟金融政策、法律稅收制度等環境的完善。
1、優越的區位條件
區域金融中心的區位是指金融活動有序運行的場所,包括地理區位和行政區位。在地理區位方面具有優勢的城市,擁有比區內的其它城市更便利、更通達的地理位置,這有利于降低區內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費用,還可以通過成本優勢吸引區內其它城市的企業向該城市聚集,進一步促進區內的規模經濟和專業化分工。因此,在地理區位方面具有優勢的城市,更容易演變成為真正的區域金融中心。在行政區位方面具有優勢的城市,政府可以依靠行政權力向該城市聚集金融資源,吸引金融人才,完善金融市場,擴大金融規模。而且隨著政府級別的提高,其擁有的行政權力也逐漸增大,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也逐漸增強,也就更加容易組建和培育區域金融中心。
2、強大的經濟實力
從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一個地區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是促使這個地區最終形成金融中心的內在動力。首先,經濟實力強大的地區能夠吸引大量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既是資金的供給者,又是資金的需求者,它們的存在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金融機構能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為眾多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其次,經濟實力強大的地區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大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帶來更多的勞動回報,因此也吸引著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這為金融中心的形成儲備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3、完善的金融體系
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中心城市金融發展的最終結果,中心城市金融體系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中心城市金融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一方面,完善的金融體系擁有一個發達的金融市場作為基礎,這個發達的金融市場,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聚集資金引導儲蓄向投資轉化;可以提供良好的投資機會,提高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可以靈敏地反映金融市場信息,使得金融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完善的金融體系擁有數量眾多的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的聚集,為彼此之間的合作與分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4、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以物質形態為特征的基礎結構系統,包括交通、通訊、能源以及醫療、科研等。金融要素的聚集擴散,金融機構的穩定運轉都要以基礎設施為載體,基礎設施的規模、質量對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第一,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金融業的發展和運行提供充裕、便捷的載體條件,有利于金融機構開展業務,便于吸引大量資金。第二,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給該城市的居民帶來非貨幣的額外收益,可以吸引區域內其它城市的高素質金融人才向該城市聚集,為金融中心的形成提供有利的人才條件。第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智能化的交通系統,一體化的通訊網絡,可以為金融業務的創新和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
5、寬松的政策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
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客觀上要求市場處于資源配置的基礎地位,這要求我們對金融中心進行城市定位的時候,必須基于一個擁有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城市。一方面,寬松的政策環境,可以保證資金在金融中心自發流動、有效配置,可以使得進入金融中心的生產要素和最終產品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激發金融從業人員的創新意識,為金融業務的創新提供良好的平臺,為金融中心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健全的法律制度,要求政府承擔起立法、執法的重擔,健全金融法治和監管體系,以防范金融風險,維持金融秩序,為金融中心的穩定運行創造一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公平環境。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