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工業期刊瀏覽:次
《食品與發酵科技》(原名:制糖發酵;四川食品與發酵)創于1973年,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關于食品和發酵的技術性刊物。期刊演變過程為:《制糖發酵科技情報》(1973)、《制糖發酵科技》(1978)、《四川制糖發酵》(1983)、《四川食品與發酵》(1993)、《食品與發酵科技》(2008)。
《食品與發酵科技》主要刊載食品、釀酒、發酵、飲料、微生物、調味品、農產品保鮮與深加工等領域的科研論文、技術報告、科技成果、新產品、新技術及相關行業政策、產業導向和市場信息等。在全國同待業中享有權威,擁有一批穩定的讀者群。
《食品與發酵科技》不僅能為廣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的行業信息,同時也是該行業一本具有收藏、保存及科研指導的期刊。
《食品與發酵科技》辦刊宗旨: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為行業為人民服務的方針,遵守《期刊出版管理規定》中的各項法律、法規。及時、準確地報道有關食品與發酵行業的新技術成果和行業最新科技動態與信息,服務于企業、事業、大專院校的廣大科技人員,并為其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臺,推動行業的科技發展與進步,繁榮行業技術市場而做出應有的貢獻。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釀酒專頁、應用研究、新產品技術與開發、行業動態、海外傳真、食品安全與衛生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社簡介
1、投稿時請將稿件電子版(以WORD形式)發送至本刊投稿郵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樣刊投遞地址和郵政編碼,如需署筆名請注明;并提供作者簡介、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內容,具體規范要求如下。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3、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個。
4、參考文獻: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初版日期(版次).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本刊已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6、對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訴作者,請及時查收電子郵箱;對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對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對采用的稿件,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作必要的修改、刪節或摘編,如不同意請說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約定。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富鋅酵母的篩選和培養條件優化李宇興;潘敬梅;黃新河;李學如 (19)
涼拌面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預測模型的建立曹慧;王亭亭;徐斐;袁敏;于勁松;李潔;彭少杰;王李偉 (23)
中藥配伍發酵鷹嘴豆溶栓產品研制金爽;譚金燕;白秀云;呂晨;馮晨;夏欣欣;付玉杰 (30)
農副產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產乳酸菌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韋剛;劉軍義;莫偉媛;呂春秋;劉鵬揚;盧煒;趙永鋒;余巍;翟 (35)
黑蒜泥的加工工藝研究陳浩;顧浩峰 (41)
馬尾松松粉主要營養成分及微量元素株間差異性分析陳中愛;王港;耿陽陽 (46)
蛹蟲草培養殘基中蟲草多糖的提取李靖靖;郭林 (49)
冷鮮雞肉復合保鮮工藝研究尹秀蓮;游慶紅;萬苗苗;張學娟;段秀麗;吳郁
推薦閱讀:食品檢測高級工程師發幾篇文章
食品安全是每個人都很關注的問題,因為食品安全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屢見不鮮,對于從事食品安全檢查的工作人員來說,肩上的責任更加重了,發表食品檢測論文評審高級工程師需要發表幾篇論文呢?食品工程師就是質量工程師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