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保險管理論文范文簡析當下河北省養老保險新制度 

發布時間:2014-07-22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河北省現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在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建立的,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尚存不少問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近年來,河北省已先后開展了城鄉養老保險統籌和銜接的試點工作,為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積累了經驗。 《保險研

  摘 要:河北省現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在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建立的,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尚存不少問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近年來,河北省已先后開展了城鄉養老保險統籌和銜接的試點工作,為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積累了經驗。

  《保險研究》本刊特稿、專題研究、行業觀察、產險論壇、壽險專論、保險監管、經營管理、資金運用、政策性保險、銀行保險、中介專版、 爭鳴園地、法律經緯、市場調研、海外視窗、學術動態等。

  關鍵詞:養老保險,城鄉統籌,河北省,保險研究

  養老問題是關系到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問題。養老保險制度是關注民生,促進公平的重要舉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鼓勵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商業保險”。

  一、河北省農村、城鎮養老保險的實施情況

  2012年7月1日起,河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合并實施,并軌后城鄉居民參保繳費標準一致、養老待遇一致,統稱為“河北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按照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鄉非從業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河北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檔次統一設為:每人每年100-1 000元10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并軌后,農村老人領取待遇不再與子女參保掛鉤。原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中,因舊政策導致未享受基礎養老金的符合領取條件的老年人,自合并實施之月起逐月發放基礎養老金,之前的基礎養老金不再補發。

  (一)試點進展情況

  河北省于2009年啟動首批新農保試點,并在2011年7月份在相同范圍啟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2 357.7萬城鄉居民參保,參保率達到94.5%。2012年,河北省66個縣(市、區)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范圍,加上此前被納入試點的106個縣(市、區),2012年底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省城鄉居民,“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的目標基本實現。

  (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差異化

  河北省雖然不斷加大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支持力度,但是仍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政府財政方面,2010年各級財政對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補助80.66億元,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5.6億元。相對于政府在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的積極作用而言,財政對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支持顯得微不足道。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在保障對象、籌資模式、保障方式、繳費費率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異,受二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設計差異較大。

  除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在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方面,農村和城鎮也存在較大差距。二者繳費檔次(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00-1 000元10個檔次;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0-500元5個檔次)的不同,造成了城鄉居民之間待遇的不等。制度性的差異隨著二元經濟結構的不斷強化而愈加顯著,城鄉之間貧富差距愈演愈烈。這種城鄉差異造成了養老保險制度的碎片化,不利于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尤其不利于農民工等特殊群體養老保險問題的解決。城鄉分割的二元養老保險制度所帶來的不僅是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在養老保障水平方面的巨大差異,而且還已經造成了養老保險制度效率的無謂損失。因此,構建城鄉融合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既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又是解決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現實要求。

  二、河北省城鄉養老保險統籌發展的模式及完善對策

  (一)模式選擇

  河北省目前可以將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分立設計,形成一個制度體系。首先,不斷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力推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探索建立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然后,在河北省經濟條件允許、城鄉各養老制度趨于完善的情況下,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即根據社會各群體的不同特點和承受能力,設計各自相對獨立的保障制度。各制度適應特定的社會群體,繳費標準與待遇標準是不同的,可通過繳費額的折算實現轉換,保持各制度間的銜接。這種模式有利于各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轉移接續和有效銜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養老保險制度,具體模式可以采取,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補充養老險和附加養老保險為輔;攫B老保險主要的參保人是城鄉所有居民,其所需資金通過個人和國家來負擔;補充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公務員、農民工等在職人員,所需資金由所在單位和個人繳納;附加養老保險主要是通過商業保險的形式滿足人們的養老需求,其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則。

  河北省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路徑是:首先從“城鄉分割”到“統一籌劃、制度有別”,然后到“制度統一、標準有別”,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具體路徑可分兩個戰略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實現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由“相互分離”向“制度統一、標準有別”過程的轉變。

  第二階段,實現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由“制度統一、標準有別”向“城鄉一體化”的轉變。至于河北省的模式選擇,可以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借鑒上海市模式,即建立“鎮保”,從而實現“農保”和“城保”的有效結合和平穩過渡。

  (二)對策

  1.財政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投入的均等化

  一些福利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養老保險制度作為一項公共政策,政府的財政投入是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得以均衡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對此,應借鑒蕪湖模式,明確規定各級政府的補貼數額和比例,并實施嚴格有效的監督制度,從而發揮財政中流砥柱的作用。

  2.建立城鄉統籌的法規體系

  制度經濟學認為,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是任何國家政策及法律規范得以順利運行的前提條件。城鄉統一的養老保險體制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承認、保護和實現。通過法律的約束力,保證城鄉養老保障制度的順利執行。河北省應加快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規范統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中國家、企業、個人的責任與義務關系,規范政府財政投入制度、基金管理制度、養老金投資與運營機制。

  3.建立統籌城鄉養老保險的管理體制

  統一的城鄉養老保險管理體制要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向城鎮養老保險管理體制看齊,把兩個分隔的系統合并成一個系統,甚至在有些方面重點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傾斜。統籌層次為省級統籌,從而實現省級農村統籌的資金調劑余缺。

  縣市級社會保險管理部門分管個人賬戶,鄉級社會保險機構作為縣市級社保部門的派出機構經辦具體業務,從事宣傳市場推廣。重視城市行政區劃中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直接并軌到城市養老保險的工作范圍。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新需求將信息系統升級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從而實現“多軌并行”到“趨于統一”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徐秋花,侯仲華.關于建立統籌城鄉養老保障制度的思考[J].求實,2009(9).

  [2]童廣印.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實施路徑與戰略布置[J].特區經濟,2009(6).

 。墸墸墸墸墸墸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