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1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為了促進文化養老建設,單位機關應該經常針對離退休干部舉行一些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可以是文化交流會或是各種文化學習會。 關鍵詞: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文化素養 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方面的東西,而是更加追求精
論文摘要:為了促進“文化養老”建設,單位機關應該經常針對離退休干部舉行一些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可以是文化交流會或是各種文化學習會。
關鍵詞: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文化素養
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方面的東西,而是更加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離退休干部將自己的大半生奉獻給組織機關,大部分老干部退休后就會出現找不到精神支柱或者缺乏生活樂趣等情況而導致退休干部在退休后無法適應退休生活,這樣既會影響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也會降低大眾的社會生活水平。在當前的社會新形勢下,只有大力推進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才能使老干部能通過各種文化形式來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且“文化養老”也能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養水平,使退休老干部也能對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一、推進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的重要性
首先,我國當前大部分離退休干部缺乏生活樂趣,難以適應退休生活。離退休干部即將踏入沒有工作陪伴的晚年生活,老干部大多會覺得不習慣,并且突然沒有工作的退休干部往往不能盡快找到生活方向,這樣便會產生消極情緒,從而無法充分利用退休后的時間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其次,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的重要性。離退休干部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極有價值的文化積累,但是離退休干部若是不進行“文化養老”的話便無法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文化延續下去,即得不到自己的價值延伸。物質上的滿足是無法讓退休干部適應退休生活的,而精神方面的文化培養反而能讓離退休干部提前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準備好精神基礎,避免退休后出現無所事事的情況。讓退休干部享受精神生活既能讓老干部的豐富文化基礎造福社會也能讓為工作奉獻一生的老干部老有所依。最后,“老齡化”降低我國的社會生產水平。我國“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眾多的老年人無法參與社會勞動,享受社會生活。而提高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能彌補老年人勞動力方面的缺陷,讓老年人運用自己的文化知識來參與到社會之中,避免退休老干部成為社會累贅的情況,發展離退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老齡化”帶給社會的消極影響。
二、促進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的有效措施
(一)單位機關經常舉行離退休干部的文化交流活動
為了促進“文化養老”建設,單位機關應該經常針對離退休干部舉行一些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可以是文化交流會或是各種文化學習會。這樣就可以讓離退休干部在文化與各自的文化交流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樂趣以及未來的文化發展方向,而文化學習活動則能讓離退休干部在工作以外有學習到其他文化的機會,也能讓老干部通過學習跟上時代的腳步,獲取先進文化從而接受新興思想。單位上組織的活動更能讓老干部給予信任與支持,因此老干部參加單位活動的積極性更強,彼此熟悉的老干部之間也能相互影響,互相促進,以此達到培養離退休干部文化素養的目的。
(二)國家機關和企業單位制定關于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的優惠措施或福利政策
比如若是離退休干部能通過某一項文化測試或者做出一個文化作品便能申請增加退休金額度,或是離退休干部積極參加“文化養老”活動,并以實際行為響應的話便能得到機關的特別福利等政策都能帶動離退休干部提高文化素養的積極性,只有離退休干部有心且主動進行“文化養老”才能真正的將文化氣息融入到其退休生活之中。
(三)將年輕的文化團體帶到老年人團體之中
年輕人的活力極易感染老年人,因此將年輕的文化團體引進到離退休干部中來便相當于在老年人團體中傳播“活文化”,讓老干部與年輕人展開互動,年輕人便能在互動中帶動老干部學習文化的興趣,同時給老干部指明文化方向,讓離退休老干部能找到適合自己且能升華自己的正確文化道路。年輕的文化團體能帶給老干部的最大好處便是年輕人能讓離退休干部接觸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科技,而科技無疑是”文化養老“的一個有力工具。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許多電子產品能讓老年人與文化接觸,尤其是網絡技術能讓老年人快速了解更加全面的文化,這也就讓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能學習文化,豐富退休生活。年輕團體在離退休干部中可以擔任文化傳播者也能擔任科技產品的講解者,年輕人不僅僅要讓老年人了解學習文化,也可以讓老年人獲得學習文化的途徑,這樣一來退休干部在退休后也能獨自學習文化,提高文化素質。
(四)社會上可以提供一些老年人學習文化的平臺。
發展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不僅僅要從老干部單方面努力,社會上也要給予一些硬性設備的支持才能讓“文化養老”有發展的客觀條件。社區或者社會公共場所都可以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在活動中心里可以請相關人士來舉辦文化講座,也可以舉辦老年人知識文化競賽,只要有一個學習文化的平臺,離退休老干部便能接觸各種文化,并且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滿足。
結語
離退休干部雖然在退休后無法在為企業機關給予工作上的支持,但他們擁有年輕人沒有的經驗積累以及生活信念,這是離退休干部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為了避免離退休干部在退休后無法利用自己的精神財富貢獻社會以及減少離退休干部退休后找不到生活目標的情況,發展離退休干部“文化養老”建設是必須的,這也是社會對老年人生活負責的一種體現。
參考文獻:
[1]黃佳豪.文化養老: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新視角[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1,(2).
[2]唐曉英,東波.社區文化養老方式的實施路徑探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