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煤質創新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2-05-0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 針對峰峰集團煤炭資源和生產現狀,對峰峰集團原煤質量管理方面進行了詳細研究,為全面提高原煤質量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同時為集團公司加強煤炭生產全過程煤質管理、優化管理流程、優化配采配洗、實現煤炭企業利益最大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為其他

  摘要: 針對峰峰集團煤炭資源和生產現狀,對峰峰集團原煤質量管理方面進行了詳細研究,為全面提高原煤質量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同時為集團公司加強煤炭生產全過程煤質管理、優化管理流程、優化配采配洗、實現煤炭企業利益最大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為其他煤炭企業在煤質創新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煤質創新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 原煤; 質量; 創新; 管理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是一個有著 60 多年發展歷史的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是我國煉焦煤和動力煤重要生產基地[1]。隨著煤炭開采的不斷延伸,優質煤炭資源逐漸減少,煤炭質量逐漸下降。在當前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市場弱勢運行的大環境下,峰峰集團以提高企業效益為中心,建立、完善了各項煤質管理制度,健全了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峰峰集團在煤質管理上創新思維,多措并舉,根據集團公司煤炭資源的實際情況,在全面掌握了各礦各煤田煤質的基礎上,提前謀劃,合理配采,嚴格進行井下生產和井上篩分等生產過程中的煤質管理,通過創新 “標煤制”計量、科學以質計價及加大質價掛鉤結算力度等管控措施,探索出了一套系統、有效的煤炭質量管理方法,使質量管理做到了常態化,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原煤質量,為集團公司增加經濟效益 1. 6 億元/a,在煤炭行業的質量管理工作中有著較大的推廣意義。

  1 煤炭資源及煤質現狀

  峰峰集團擁有 226 km2 井田面積,從南到北賦存著肥煤、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和無煙煤等多個品種,尤其是冶煉的煉焦煤屬我國保護性稀缺煤種,被譽為 “工業精粉”。峰峰集團目前開采的煤層有 2 號大煤、4 號野青、6 號山青,其中 2 號大煤煤厚2. 5 ~ 7. 0 m,平均厚度5. 5 m,內含3 ~ 5 層夾矸,不同地區由于賦存條件不同原煤灰分差別較大,無法用現有的采煤方法將煤單獨開采出來,另外,峰峰集團目前開采的薄煤層增多,受綜采工藝影響,灰分也較高,且 4 號和 6 號薄煤硫分含量也較高,一般在 2% ~ 4% 之間,個別最高達 7% 左右[2]。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峰峰集團可開采的優質煤田逐漸減少,礦井逐步衰老,集團公司原煤質量呈逐步下降趨勢。

  峰峰集團本部年產原煤 1. 7 Mt 以 上,其 中 90% 以上經洗選加工后進行銷售,原煤灰分、硫分的高低、牌號等煤質指標,直接影響到集團公司配煤、內部調運和洗煤加工的成本以及洗煤廠的精煤回收率,進而影響集團公司的精煤質量和整體經濟效益。因此,原煤質量管理在集團公司煤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2 煤質創新管理措施和辦法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峰峰集團在煤質管理上,從創新質量管理和質檢體制入手,把煤炭產量和煤炭質量并重管理,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適用高、可操作強的煤質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煤炭質量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了工作面煤層煤質的預檢,開展了地區配采; 從井下生產源頭抓起,嚴格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引用 “標煤制”、計價理念對原煤質量進行計量、考核、結算,嚴格控制了原煤灰分、硫分等質量指標。

  2. 1 加強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煤質管理體系

  2. 1. 1 創新質量管理和質檢體制,加強煤質管理工作的力度

  質量和產量是對立統一體,但在煤炭行業傳統企業管理過程中,往往重視煤炭產量,對質量的關注比較少,很難做到把兩者統一起來。峰峰集團結合煤炭質量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從管理體制入手,把煤炭生產和質量管理統一到生產部統一管理,從根本上避免了質量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在煤炭質量問題上互相推諉的現象,改變了生產部門的質量觀念,提高了生產者的質量意識,把一直以來處于弱勢的煤炭質量管理提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原煤灰分一直是原煤礦和洗煤廠爭論的焦點,峰峰集團從切實提高原煤質量和集團公司整體經濟效益上出發,在原煤質量檢驗上,由以各礦質檢結果為結算依據改為以其接收洗煤廠的質檢數據為結算依據,同時集團公司煤質管理部門加大對洗煤廠質檢工作的監督力度,切實加強了煤質管理工作的力度。

  2. 1. 2 創新制定并及時完善各環節管理制度,確保煤質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適宜性

  峰峰集團在煤質管理上以建章立制為核心,及時創新制定和完善相關煤質管理制度。幾年來,峰峰集團從煤層檢驗,到井下生產過程、井上篩分、調運過程、原煤質檢考核等各環節,創新制定并完善了 《煤層、商品煤檢驗和原煤實驗管理辦法》《原煤質量管理辦法》 《加強生產過程中煤質管理規定》 《礦井原煤大塊矸石管理規定》 《入洗原煤質檢、結算管理辦法》 《入洗原煤調運管理辦法》《入洗原煤抽查、仲裁管理辦法》 《煤炭質量檢驗管理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具體的煤炭質量管理制度,并緊隨企業的發展和形勢變化,及時對制度進行補充、矯正或修改,及時廢除過期制度,保證了制度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為加強原煤質量管理在制度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 1. 3 建立健全煤炭質量責任制和質量保證體系,保障各項煤質管理措施落到實處

  峰峰集團在制定相關煤質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集團公司煤炭質量責任制和質量保證體系,通過 PDCA 循環,推動全面質量管理。集團公司設立煤質管理部門,成立集團公司煤質管理小組,對各礦原煤質量管理嚴格進行監督檢查,切實推動集團公司各項煤質管理制度的落實,促使集團公司基層煤質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各礦是完成集團公司各項煤質指標的具體實施部門,按照集團公司文件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本礦煤炭質量管理機構,為煤炭質量管理和檢驗配備人員,做好生產工序質量管理和指標控制的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到人,把質量管理落到實處,切實保證原煤質量。集團公司煤質管理部門和各礦煤質管理機構各負其責,形成了一個從上到下、由點及面的全方位質量循環管理網絡,有效提高各部門煤質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煤質管理制度的執行力。

  2. 2 創新日常管理,加強生產過程中原煤質量控制

  2. 2. 1 加強煤層煤質預檢,使煤層煤質數據切實服務、指導生產

  峰峰集團對各礦已開采工作面煤質檢驗較多,但缺少對掘進工作面煤質的檢驗,對新開采工作面煤質的檢驗也較少,檢驗數據落后于工作面開采,煤層煤質數據不能有效指導各礦地區配采工作。煤質管理體制改革后,集團公司煤質管理部門充分利用全集團公司各礦井下工作面地區進度安排和生產第一手資料,合理規劃質量管理和煤炭生產,預先安排各礦煤層煤質檢驗工作,重點加強了對各礦掘進和新開采工作面煤層煤質的檢驗工作,提前掌握各礦各地區的煤層煤質,為各礦地區配采、工作面產量比例調整提供煤質數據,實現通過實施地區配采、調整工作面產量比例來控制井下毛煤質量的目的,也使各礦煤炭生產做到了產量、質量并重。

  2. 2. 2 科學合理的制定煤質計劃

  計劃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目標,是企業完成各項指標的基礎,峰峰集團在煤質計劃的制定上,充分利用地質勘探部門已勘探出的斷層情況和地質構造,緊密結合各礦各地區煤層煤質資料及各礦井下生產和地面選矸工藝,測算出各礦從煤層、毛煤到商品原煤的相關煤質數據,科學、合理的制定出集團公司及各礦年度煤質計劃。計算公式如下:

  煤層灰分量 ( 斷層灰分量、夾矸灰分量、放頂煤灰分量) = 走向 × 采長 × 采高 × 密度 × 灰分,

  毛煤灰分 = ( 煤層灰分量 + 斷層灰分量 + 夾矸灰分量 + 放頂煤灰分量) /儲量,

  原煤灰分 = ( 毛煤灰分 - 毛煤含矸率 × 選矸效率 × 矸石灰分) × [1 / ( 1 - 毛煤含矸率 × 選矸效率) ]。

  2. 2. 3 從源頭抓起,加強生產過程中煤質控制,穩定原煤質量

  峰峰集團綜采 ( 綜放) 機械化程度已達到了 90% 以上,這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也大幅度提高了原煤產量,但生產工藝的改變,造成了煤炭質量的下降[3 - 5]。針對煤炭生產的實際情況,峰峰集團從井下生產的源頭入手,提前謀劃,合理做好生產地區配采; 在開采設計上加大對煤質管理方面的投入,同時做好井下生產過程中的煤質管理和地面篩選過程控制,職能部門加強現場檢查力度,全力提高原煤質量。

  2. 3 管理技術創新

  2. 3. 1 引進 “標煤制”,建立科學計量方法

  為改變生產礦井重產量、輕質量的傳統理念,促使各礦在煤炭生產過程中加強原煤質量管理力度,集團引進先進的 “標煤制”煤質管理方法與理念,在 “標煤制”理念的指引下,采取入洗原煤調運量的超灰扣灰、超水扣水的計算方法[6]。標準煤計量改變了煤炭企業傳統的計量方式,把煤炭的 “質”和 “量”有機統一起來。

  對于原煤灰分,以原煤計劃灰分 ( 發熱量) 為基礎,超出部分以下列公式進行折灰扣噸計量:

  入洗礦 折 灰 后 原 煤 產 量 = 實 際 原 煤 產 量 × ( 75 - 原煤實際灰分) / ( 75 - 原煤計劃灰分) ,

  電煤礦折合后原煤產量 = 實際原煤產量 × 實際原煤發熱量/5 000。

  對于 水 分,將各礦原煤水分控制指標定為 7% ,超過控制指標折水扣噸,并以折水扣噸后數量進行結算,公式如下: Q計 = Q實 × ( 107 - Mt ) /100,式中: Q計 為折水扣噸后數量,t; Q實 為實際過衡計量數量,t; Mt 為原煤全水分,/% 。

  原煤折水、折灰前后情況對比見表 1、表 2 所示,“標煤制”計量,調動了各礦質量管理的自覺性、主動性,為各礦積極創新煤質管理工作夯實了基礎。

  2. 3. 2 科學計價,優質優價,充分調動提質增收的積極性

  峰峰集團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的同時,向創新管理要效益。在質量管理上,建立了科學的以質計價、優質優價結算方法,同時,煤質管理部門定期對各礦煤層進行篩分浮沉試驗,準確計算出各礦煤層的理論回收率,并根據各礦開采工藝對灰分的影響,測算出各工作面的理論回收率以及各礦灰分與價格的對應關系,同時,在科學以質計價的基礎上,拉大入洗原煤價格灰分價差,加大價格對原煤質量的調節力度,并對各礦原煤的內部結算實行統購統銷,嚴格落實計價結算方法,切實把以質計價結算落到實處,使各礦切實感受到煤質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大大提高了各礦抓煤質的積極性。

  相關知識推薦:煤炭技術是評(副)高級職稱期刊嗎

  2015 年原煤灰分降低了 1 個百分點以上,精煤回收率提高了 2 ~ 3 個百分點,每噸原煤增加經濟效益 10 元以上; 入選煤調運費用和洗煤加工費分別減少約 2. 5% ,如果運費按 15 元/t 考慮,洗煤加工費按 30 元/t 原煤計算,每年可減少運費和加工費1 000 萬元以上。通過以上系列管控措施的實施,每年為集團公司創造經濟效益 1. 6 億元, 2015 年原煤提質創效情況見表 3 所示。

  2. 3. 3 開發煤質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煤質數據全局共享。

  峰峰集團在煤質數據上報工作中,充分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開發了煤質信息管理系統,基層各礦煤質數據網絡上報。煤質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改變了以往各礦傳真上報數據繁瑣、效率低下的上報方式,提高了煤質數據上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建立了更為方便、快捷、高效的煤質信息共享方式,使煤質數據一方上報,全局共享,進一步促進了集團公司煤質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 4 建立原煤監督、抽查、仲裁質量保證體系

  為確保原煤質檢結果客觀、公正、科學,峰峰集團制定了 《原煤抽查仲裁管理辦法》,加大對原煤質檢工作的監督抽查力度,同時,各礦廠加強質檢工作的交流和溝通,每月進行相互對標采樣,降低煤質檢驗誤差。煤質管理部門采取突擊抽查、現場監督、抽檢存查煤樣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入洗原煤質量的檢查力度,并及時改變抽查方式,使礦廠質檢工作更加規范、準確,進一步保證了原煤質檢結果的準確性。

  2. 5 全方位創新考核辦法

  峰峰集團推行原煤質量鏈式管理,層層考核,將質量指標與各部門工資掛鉤,以對各項質量指標的嚴格考核、定期通報為抓手,依靠政策和措施,切實將各項煤質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有效提高原煤質量。煤質管理部門定期對各礦煤質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評比,同時創建 《煤質、選煤旬報》內部?,對各礦煤質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在煤質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全集團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促使各礦加強煤質管理,完成各項煤質指標; 每月分別對煤質管理部門的工作及各礦原煤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確保集團公司各部門煤質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3 結語

  峰峰集團在原煤質量管理方面,把質量管理和生產管理有機統一起來,大膽創新,嚴格管理,以煤質管理制度為依托,建立健全煤質管理網絡,多措并舉,把煤質管理落到實處,2015 年集團公司原煤灰分比計劃降低一個百分點,大大減少了內部無效運輸,提高了洗選廠洗煤效率,精煤回收率提高了 3 個百分點,為集團公司創造經濟效益 1. 6 億元,在行業煤質管理上具有較大的推廣意義。——論文作者:張 苑

  參考文獻:

  [1] 任連順,王軍華 . 峰峰煤礦志 [M] . 北京: 新華出版社,2009 ( 8) : 3 - 8.

  [2] 張書敏 . 峰峰煤田煤質變化規律的研究 [J] . 選煤技術,2005 ( 4) : 1 - 3.

  [3] 何天寶. 傾斜煤層大采高綜采工作面開采技術 [J] . 煤礦開采,2011 ( 6) : 30 -32.

  [4] 劉一博,白云虎,侯建國 . 淺談綜采放頂煤開采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域對策 [J] . 煤礦安全,2011 ( 6) : 160 - 162.

  [5] 任華榮 . 地質構造對煤礦開采影響的分析 [J] . 煤炭與化工,2015 ( 9) : 21 - 22.

  [6] 劉 峰,姜 英 . 煤炭行業標準匯編 [M] .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 9) : 16.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