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學領域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2-04-2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案例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文獻薈萃分析的基礎上對案例研究方法論的內涵與特征、案例研究應用條件、研究設計等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提高案例研究方法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以國內管理領域為例,將單案例與多案例研究進行比較分析,歸納

  摘 要:案例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文獻薈萃分析的基礎上對案例研究方法論的內涵與特征、案例研究應用條件、研究設計等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提高案例研究方法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以國內管理領域為例,將單案例與多案例研究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出不同案例數量下的案例研究操作方法,供研究者借鑒參考。

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學領域的應用

  關鍵詞:案例研究;管理領域;定性研究;方法論

  0 引言

  案例研究方法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種重要定性研究方法,該 方 法 來 源 于 實 踐,不 僅 能 更 全 面、真 實地反映客觀事實,還能解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因 此,管理學領域頂 尖 學 術 期 刊 中,以案例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論構建型論文數量逐年增多。但我國管理學領域案例研究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有關案例研究方法論的文獻相對較少。一直以來學界對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精確性、客 觀 性、嚴謹性以及結論的可靠性存疑,主要認為案例研究分析過程邏輯嚴謹性不夠,且 具 有 較強的主觀性。案例研究結論是在個案或少數案例分析基礎上得來 的,缺乏由大樣本統計分析所得結論的普適性,使得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被嚴重忽視,導 致 該 方法乃至定性研究方法在管理學領域沒能獲得與定量研究方法同等 的 地 位。因 此,加強對案例研究方法的討論與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鑒于人們對案例研究方法認識上存在誤區,本文通過介紹案例研究及其操作規程,構建案例研 究 基 本 路 徑,以推動我國案例研究方法的規范化和科 學 化。首 先,使用簡單文獻薈萃方法搜集重要中外文論 文 和 書 籍 材 料,利 用 中 國 知 網、萬 方、維普以及國家圖書館等學術資源庫,以“定 性 研 究+案 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方法+操 作 過 程”、“案 例 研 究 方 法論”、“個案 研 究”為主題詞進行搜索,剔除重復文獻及與主題不相關的文獻,得 到72篇 文 獻;其 次,在 文 獻 比較與整合基礎上,首先界定案例研究的定義及特征,分析案例研究的應用條 件,按 照 研 究 目 的、研 究 形 式 和 數據收集3個方面對要進行的案例研究作出大致判斷。然后進行案例研究設 計,明確案例研究方法,并 按 照 規范操作步驟開展案例研究;再 次,以 國 內140篇 質 量 較高的管理領域案例研究論文為例,總結歸納不同案例個數的案例研究采用的具體分析方法,并 對 理 論 構 建型多案例研究操作步驟進行詳細闡述;最 后,對 研 究 質量進行評價,包括效度評價以及文獻比較,明 確 案 例 研究的理論貢 獻。其 中,案例研究效度問題和倫理問題貫穿整個研究過程。

  1 案例研究定義及特征

  案例研究方法源于哈佛大學的案例學派和早期的經驗學派。與 實 證 研 究 方 法 不 同,案例研究法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實證研究起源于近代認識論中的經驗主義哲學傳 統,隨后發展起來的邏輯實證主義將研究的核心確定為驗證理論而不是提出假設,實 證 研 究 不能提出理論。社會學領域的案例研究主要用于構建理論,它無法像實證研 究 那 樣,通過大樣本統計、檢 驗、分析,對假設作出接受 或 拒 絕 的 判 斷[1]。此 外,案 例 研 究數據收集與案例背景關系緊密,因而無法對研究結論進行驗 證。這些都是案例研究與實證研 究的根本區別。羅伯特·K·殷[2]認為,案例研究主要是一種用于分析難以從情境中分離出來的現象時采用的研究方法。約翰·吉爾林[3]認為案例是在某一時間點或經過一段時期觀察到的一種有空間界限的現象,是 對 單 個案例的深入 研 究,其目的在于解釋一組更為龐大的案例(即總體)。凱瑟琳·艾森哈特[4]認為,案例研究關注理解某一情境下的動態過程,研 究 可 以 有 多 個 層 次。歐陽桃花[5]將案例研究簡單概括為通過案例研究社會科學的一種方法。風 笑 天[6]認為案例研究是對一個個人、一件事件、一 個 社 會 集 團,或一個社區進行的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張夢 中[7]認為案例研究是一種運用歷史數據、檔案 資 料、觀察訪談等方法收集數據,并 運 用可靠技術對某一事件進行分析,然后得出普遍結論的研究方法。蘇敬勤[8]對案例研究內涵的界定體現了案例研究方法 流 程 的 規 范 化,認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種遵循“理 論 回 顧-案 例 研 究 設 計-數 據 收 集-數 據 分析-案例研究報告撰寫”步 驟,以質性數據收集和分析為主,以定量數據收集 與 分 析 為 輔,解答建立在具體情境性特征基 礎 上 的、以理論檢驗或構建為目的的實證研究方法。王金紅[9]將案例研究方法視為將具體經驗事實上升為一般理論的研究工具,該過程綜合運用多種數據和資料收集技術與手段,通過對特定社會單元中發生的重要事件背 景、過 程 進 行 分 析,呈 現 事 物 真 實面貌,并對其進行 分 析、解 釋、判 斷、評 價 和 預 測。從 國內代表學者對案例研究內涵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案 例研究是一種以形成一般性理論為目的,基 于 現 有 理 論對特定情境中單個或一組典型事件的發生背景、過 程進行系統描 述 和 分 析,歸納出具有解釋和預測作用的普遍性結論的定性研究方法。當前學界一部分案例研究論文采用案例實證研究法進行先定性、后 定 量 分 析,并且以定性研究為主、定 量 研 究 為 輔,通過定量分析檢驗定性研究提出的理論模型,這種后續的定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案例研究外部效度的不足。但 具 有定量和混合傾向的研究方法仍然屬于案例研究法,質性資料仍以文字材料為主[10]。

  相關知識推薦:管理學英文期刊怎么投稿

  案例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 始 于 研 究 者對某個特定 現 象 的 興 趣,通過觀察所有變量及其相互作用關系,而不是控制變量來理解這種現象[11]。案 例研究方法是在自然情境中而非人為控制的環境中,對研究對象進 行 研 究,這也是所有定性研究方法的共同特點;②案例研究無需像實證研究那樣必須提出理論假設,案例研究主要用于構建新理論。案 例 研 究 不 是接受或者拒 絕 無 效 假 設,而是推理得到不同判斷和理論以適應不同情境[12]。凱瑟琳·艾森哈特強調案例研究理論形成 需 扎 根 于 數 據,由于假設都帶有一定試驗性,任何構念都不會被完整地保留到最后,因 而 沒 有 必要在案例研究之初就提出理論假設。但對于理論驗證型案例研究 來 說,提出理論假設就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③案例研究數據收集方法多樣,可 以 通 過 觀 察、訪談等方式獲得一手數 據,也可以通過檔案、資 料 等 整 理獲取二手數據,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收集數據,案 例 研究需要采用的是理論抽樣而不是統計抽樣;④ 在 驗 證因果關系時,能夠對自變量之間以何種方式結合、互 動以及如何導致特定結果等問題進行解釋。而 統 計 方 法或相關關系分析方法對自變量變化導致因變量變化的原因及具體作用 機 制 不 作 解 釋[13];⑤案例研究同其它定性研究方 法 一 樣,重視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聯系,而研究過程即是雙方彼此了解、持 續 互 動 的 過程[14]。

  2 案例研究應用條件與研究設計

  2.1 案例研究應用條件

  研究者在進行案例研究之前,首先要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應用條件,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①案例研 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一 般 來 說,案例研究分為描述性案例研究、解釋性案例研究和探索性案例研究,但實際情況中很少有純粹的描述性案例研究。這是因為任何案例研究都會或多或少地揭示現象的本質特征以及因果關系,具有一定解釋功能,并 且該方法多被 用 來 構 建 理 論。因 此,案例研究方法最主要的兩大形式也是應用較多的兩大形式,即 理 論 構 建型案例研究和理論驗證型案例研究。凱 瑟 琳·艾 森 哈特[15]認為案例研究應根植于豐富的實證數據,由 此 構建的理論才 更 準 確、更有趣且可驗證。進 行 理 論 構 建時,案例研究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具優勢,管 理 學 界 諸 多經典理論均是通過案例研究方法構建得到;② 研 究 形式。若研究者 更 傾 向 于 過 程 研 究,即探索自變量變化導致因變量變化的原因和機制,那么案例研究方法的適用性更好,能深刻呈現事件與行為演變過程。而 統計學分析和相關關系則默認自變量與因變量共變關系為因果關系,并未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定 量 研 究 主 要用于分析變量間的差異等問題,關注關系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程 度 上 存 在;③ 研 究 數 據。案例研究數據主要為描述性文字材料,包 括 歷 史 訪 談、檔案資料等二手資料,但仍有很多時候研究需要基于現場訪談獲得的一手數據開展。定量研究需要以結構化的量化資料為基礎,這些資料往往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年鑒等獲得。綜上可知,研究者需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及采用何種類型的案例研究數據。

  2.2 案例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對研究的初步構想和規劃,是 案 例 研究開展的關鍵環節,會隨著研究深入不斷調整和完善。案例研究設 計 的 目 的 在 于,通過對研究過程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 案 例 研 究 順 利 進 行。案例研究設計是將實證資料將研究問題與研究結論連接起來的關鍵環節,因而在案例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一 般 來 說,案 例研究設計包括提出研究問題、確 定 理 論 視 角、明 確 案 例分析單位、制定數據收 集 方 案、選擇合適的案例研究方法、進行案例研究質量評價等步驟。

  (1)能否提出明確且有學術價值的問題決定了案例研究的成 敗,也影響著后續案例研究理論視角確定和分析單元 選 擇。一 般 來 說,研究問題的提出有文獻回顧和現象 觀 察 兩 種 方 式。其 中,文獻回顧通過大量閱讀文獻,發現現有研究未解決或者解決不夠徹底之處,并將其作為研究問題表述出來;現象觀察則是在一定經驗基礎 上,通過對社會進行深度觀察,發 現 有 趣、重要且學界尚無人研究的現象,將其表述為研究問題。但無論是由哪種方式提出研究問 題,都需要研究者以大量閱讀相 關 文 獻 為 前 提,其中由現象觀察提出的研究問題可能在后續文獻回顧過程 中,受到某些文獻啟示而得以進一步完善。

  (2)確定理論視 角 是 指,案例研究不需要預先進行理論假設,但需要選擇合適的理論視角。有 學 者 認 為,案例研究是扎根于真實數據的“自 然 呈 現”,不 需 要 任何理論觀念介入數據收集活動,以防止先入為主造成結論偏誤。但若研究者未采用任何概念框架,而 直 接收集并分析案例,則容易陷入繁雜的實證數據中,導 致研究難以提煉出有價值的理論構念。另 外,若 案 例 研究數據分析沒有理論引導,只是將數據進行簡單、機 械的歸納,同樣不會產生有價值的理論貢獻[16]。事實 上,獨立靈活地分析案例而不帶入任何理論觀點是不現實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完全脫離現有理論開展[17]。

  (3)明確案例分析單位是在確定研究問題和理論分析視角之后的一項重要工作。管理學案例研究分析單位既可以是個體、組織等實體概念,也可以是組織間關系、集體行 動 過 程 等 抽 象 概 念。但對于多案例研究中的嵌入式案例研究而言,其 具 有 主、次 兩 個 分 析 單位,主分析單位是研究的核心單位,是案例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次分析單位是嵌于主分析單位之中的分析單 位[18]。明確分析單位有 助于界定數據收集邊界,進而提高案例研究數據收集效率和準確性[19]。

  (4)制定數據收集方案即設計案例收集方法和步驟。案例研究采用理論抽樣而不是統計抽樣,選 擇 符合研究問題 的 案 例 進 行 分 析,有助于理論發展。數 據收集方式多樣,其中訪談法是最主要的數據收集方式。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 性,可采用三角驗證法,基 于 不 同來源的研究案例建立證據三角,利用多種證據對同一現象進行多重檢驗。例 如,在對某公司進行訪談 時,可以在橫向上訪談公司不同層級員 工,縱向上將歷史訪談、檔案等資料與橫向訪談進行對比[20]。同時,對與 公司聯系密切的其他群體進行訪談,以進一步驗證公司員工訪談結果的真實性。另 外,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還要注意道 德 倫 理 問 題。首 先,被訪談者需對有關研究的基本信息知情并同意接受訪談;其 次,尊 重 被 訪 談者個人隱私,避 免 其 它 無 禮 行 為;最 后,兌 現 對 被 訪 談者的各種承諾。

  (5)在研究設計 階 段,需根據研究問題和研究目的選擇案例研究方法,包括單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兩種方法各具優缺點和適用范圍。Yin進一步將單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分為全面的案例研究和內嵌的案例研究。

  (6)案例研究質量評價包括案例研究信度、構 建 效度、內在效度、外 在 效 度 檢 驗,以及與已有文獻進行對比分析。研究信度與效度評價是主要的定量研究評價標準,而案例研究信效度評價無法像定量研究那樣精確,因而用這套標準嚴格評價案例研究結論未必合適。由于案例研究方法主要用于理論構建,因 而 在 進 行 案例研究質量評價時,除了使用信效度標準外,還 有 必 要將案例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原有文獻進行對比分析,并對差異之處 進 行 解 釋,以便詳細展現案例研究的理論貢獻———文獻比較是理論構建型案例研究的點睛之筆。

  3 管理學領域案例研究路徑分析

  研究設計是對案例研究進行整體規劃,設 計 周 密與否對于研究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案 例 研 究 質量高低取決于具體的案例研究操作步驟,即 案 例 分 析并得出結論的過程。部分國內案例研究論文僅通過案例敘述直接 得 出 研 究 結 論,缺少至關重要的案例分析過程,這會使得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也 給 其 他研究者重復其案例研究過程對結論進行檢驗帶來了困難。雖然艾森哈 特 和 羅 伯 特·K·殷 分 別 對 案 例 研 究流程作出過 經 典 論 述,但國內管理領域案例研究操作流程有其自 身 特 點。鑒 于 此,本文在分析國內管理領域案例研究基本狀況的基礎上,歸納得出完整的案例研究操作流程。

  3.1 兩種案例研究方法論架構

  艾森哈特的案例方法論屬于理論構建式,核 心 過程包括啟動、案 例 選 擇、研究工具和程序設計、進 入 現場、數據分析、形成 假 設、文 獻 比 較、結 束 研 究 等。啟 動工作是指定義研究問題并嘗試使用事前推測相關構念;艾森哈特不贊成預設理論或假設,指出案例選擇需在確定案例總體后,通過理論抽樣而非隨機抽樣,以 最大程度地保留理論構建的靈活性;研究工具和程序設計過程中的數據收集方法多樣,甚至可以組合使用定性和定量數據,通過三角證據強化理論基礎,采 納 多 元觀點、集思廣益;進入現場則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數據收集方式,發現案例獨有特征并以此對數據收集方法進行調整;數據分析是指先進行案例內分析然后尋找跨案例模式,強調通過證據迭代方式構建預設的理論構念。同時,不斷進行跨案例復制以進一步證實、拓 展理論;文獻比較是指,分別與矛盾文獻和類似文獻進行比較;最后,盡可能在理論飽和時終止研究。艾 森 哈 特的案例研究操作步驟最鮮明的特點是不主張事先確定構念,因為任何構念都不會被保留到最終理論中,理 論構建應盡可能地在沒有任何理論介入的理想狀態中完成。不具備嚴謹、完善 的 研 究 設 計,會 使 研 究 者 在 面 對龐大、松散的研究數據 時 束 手 無 策,尤其對于研究經驗不足的初學 者 來 說,不設定研究范圍和焦點或者研究焦點設置過于模糊,都有可能導致理論構建失敗。

  與艾森哈特不同,羅伯特·K·殷的方法論構架分為:理論命題、分 析 性 歸 納(而 非 統 計 歸 納)、證 據 來 源和證據三角形、案例數據庫和證據鏈、案例研究的復制邏輯、案例設計質量以及案例報告撰寫等。Yin的案例研究方法論構架相對松散,但 包 含 的 內 容 更 為 豐 富。他強調案例研究數據的嚴謹性和真實性,因 而 在 數 據收集時常使用多種證據來源,如 資 料 三 角 形 (不 同 證據)、研究者三角形(不 同 評 估 員)、理 論 三 角 形(同 一 資料集合的不同維度)、方法論 三 角 形(不 同 方 法);其 后,建立案例研究數據庫,形成一系列證據鏈,得 出 從 最 初研究問題到最終案例研究結論過程中,每 項 證 據 的 各種推 論。Yin[21]指 出,在案例分析操作過程中,可 使 用復制法則提高案例研究的外在效 度,同時還需考慮可能破壞內在效度的因素和相反觀點,并進行比較分析?傊m然案例研究不同于定量研究,無 法 形 成 統 一、固定的分析 步 驟,但并不意味著案例研究只能從有限的案例資料出發,簡單得出判斷與結論。相 反 地,案 例研究需要科學的數據收集方法和邏輯嚴謹的研究步驟,關注案例構建理論過程中的一些基本、關鍵環節。

  3.2 案例研究在國內管理領域的應用

  一般來說,管理領域的案例研究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如何利用現實案例構建理論,二是單案例與多案例研究方法的適用性及不同案例個數的案例研究操作差異。成功的理論構建型案例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研究者的學術積累和研究經驗,因為案例研究是從復雜的管理現象中一次次抽象出有趣的、重 要 的 理 論構念,并對其進行反復 驗 證,因而該過程必然包含大量研究者主觀 理 解。此 外,由于案例研究不具備標準操作范式,需要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和案例收集情況隨時調整研究過程中逐步建立的理論框架,從 而 研 究 者對理論建構環節的把握將直接影響到案例分析的進程和質量。對于 案 例 數 量,需根據案例研究具體情況而定,并非越多越好,每一個案例都可以視作一個獨立的實驗,遵循復 制 法 則。不同于實證研究結論建立在大樣本分析基礎之上,在多案例研究中,案例數量增加僅起到復制或 差 別 復 制 的 作 用,不同案例的重復、對 比、擴展直至新的案例并不能為理論構建帶來貢獻。通 過分析240篇國內管理學領域質量較高的案例研究論 文發現,單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遠超過多案例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中 又 以2-3個案例最為普遍。由 于 案 例研究方法最突出的貢獻在于構建理論,管 理 學 領 域 也主要將案例研究用于相關理論構建上,樣 本 中 沒 有 單純的描述性案例研究,除少量解釋性案例研究外,其 余均為理論構建型案例研究。在240篇 管 理 學 領 域 的 案例研究文獻中使用單案例研究的論文數量占到一半以上,約為全部文獻數量60%。其次為使用2個案例和3個案例的文獻,使 用3個案例以上進行研究的論文較少,其 中 3 個 案 例、10 個 案 例、20 個 案 例、91 個 案 例、142個案例以及356個案例的多案例研究論文各1篇。

  雖然學界通常認為理論構建型案例研究應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對于單案例研究方法,更多是通過對某個典型個案進行分析確認或挑戰一個理論,或 者 用 來提出一個獨 特 或 極 端 的 案 例。但 數 據 表 明,在 管 理 學領域單案例方法使用最為普遍。研究者選用某個典型案例確認一個理論或者通過對案例進行動態追蹤和系統分析,總結普適性規 律 和 經 驗,最常見的做法是發現某個具有研究價值的典型案例,由此提出一種新的治理模式,對原有理論加以創新和完善。單 案 例 研 究 中有相當比例的文獻采用時間序列分析對單個案例進行深度追蹤,即 縱 向 案 例 分 析。這種案例分析技術一般將研究對象劃分為不同發展階段,選 擇 至 少2個 維 度對案例中的變量進行刻畫。劉亞軍[22]對東風村逐漸發展成“淘寶 村”的案例進行追蹤調查,將 其 自 發 式 包 容性增長劃分為 創 業 萌 芽、模式擴散和蛻變增能3個 階段,將商業擴 散 階 段 分 為“學 什 么”和“怎 么 學”兩 個 維度對嵌套案例 進 行 分 析。張 伶[23]在《社會工作者組織承諾提升策略———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的案例研究》一文中就通過追蹤一些新領域的縱貫發展變化全過程進行探索性單案例研究,使讀者深入理解某種單一情境下 的 動 態 過 程。同 時,文章將核心概念組織承諾具體化為 組 織 認 同、努力意愿和留職傾向3個 維度進 行 測 量,挖掘組織承諾管理 的特點和規律。 劉偉[24]在《政策試點:發生機制與內在邏輯———基于我 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一 文 中 使 用 要 求更高的過程回溯方法對我國績效管理試點過程進行了分析,應用過程回溯方法對單一案例進行因果分析時要求案例過程具有明確的起點且過程持續不間斷。將連接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復雜因果關系的中間環節分解探尋,研究案例中的初始條件如何轉化為特定結果。多案例研究中也會使用縱向案例分析,研 究 者 對 單 案例不同發展階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多案例對比分析并不斷與現有文獻進行比較。單案例研究中縱向案例分析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在同一個案例中進行正反對比從而 找 出 規 律。蔡 嵐 等[25]在《ANSELL合 作 治 理框架與我國區域合作的契合性分析———以 長 株 潭 公 交一體化為例》中將長 達20多年的長株潭公交一體化案例拆分成兩個 部 分,第 一 次 一 體 化 經 歷3年 半 后 失 敗和第二次經 歷10年 后 成 功。通過兩次公交一體化成功和失敗的對比研究發現 ANSELL合作治理框架與長株潭公交一體化的解決方式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論文作者:王夢浛,方衛華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