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近年來,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的重要能源和動力。隨著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大型化工企業電力建設成為關注重點,也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 關鍵詞: 電力體制改革; 企業用電; 電力建設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
摘 要: 近年來,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的重要能源和動力。隨著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大型化工企業電力建設成為關注重點,也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
關鍵詞: 電力體制改革; 企業用電; 電力建設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對于能源的需求也提升到了一個全新水平,在能源需求結構中,電力的需求量近年來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的重要能源和動力。因此,保持企業電力能源的持續穩定足量的供給,成為當前各大型企業的關注重點和企業長遠發展的直接影響因素。
而近年來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尤其是競價上網和售電公司的出現讓電價出現了松動,目前來看,企業的用電成本是在不斷下降的。那么對于大型化工企業來說,高電價時代的獨特產物———自備電廠將何去何從,電力建設是否還有必要?
1 電力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電力行業迅速發展,行業規模大幅增長,在高新技術的影響下,中國電力行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1. 1 裝機容量分析
截至 2019 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 2. 010 66 × 109 kW,同比增長 5. 8% 。其中,火電裝機 1. 190 55 × 109 kW,占總裝機容量的 59. 2% ; 水電( 3. 564 0 × 108 kW) 、核電( 4. 874 × 107 kW) 、風電( 2. 100 5 × 108 kW) 、太陽能發電( 2. 046 8 × 108 kW) 等清潔能源裝機總容量已達 8. 198 7 × 108 kW,占總裝機容量的 40. 8% 。2019 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 1. 017 3 × 108 kW。其中,水電 4. 17 × 106 kW、火電 4. 09 2 × 107 kW、核電 4. 09 × 106 kW、風電 2. 574 × 107 kW、太陽能發電 2. 681 × 107 kW。
目前,各地新能源產業多元化發展趨勢,傳統的風電、光伏基地地區積極布局儲能、氫能等產業,構建多能互補的產業格局。水電建設總體規模不大,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電站,各地電網建設迎來新一輪熱潮。
1. 2 用電量分析
2015 年 ~ 2019 年,全國用電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9 年,全國用電量 7. 225 5 × 1012 kW·h,同比增長 4. 5%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 7. 80 × 1010 kW·h,占比 1. 08% ; 第二產業用電量 4. 936 2 × 1012 kW·h,占比 68. 32% ; 第三產業用電量 1. 186 3 × 1012 kW·h,占比 16. 42% ;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1. 025 0 × 1012 kW·h,占比 14. 19%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第二產業,也就是工業用電量占比最大。
根據我國電力裝機容量及用電量進行分析: 年生產時間按照 8 000 h 計算,發電機滿負荷運行,年發電量可以達到 1. 608 528 × 1013 kW·h; 年消耗量按 7. 225 5 × 1012 kW·h 計算,每年有8. 859 8 × 1012 kW·h 的余量。
2 電力體制改革
2. 1 電力體制改革進程
2015 - 03,我國進入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和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為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各地陸續出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五年來,我國已在電力市場建設、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發用電計劃放開、售電側放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隨著深化改革帶來利益格局調整持續放大,個別地區呈現出一些新動向,甚至出現了電力供應產業橫向或縱向整合趨勢。2020 - 0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再次明確了堅定不移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2. 2 電力體制改革下的電價變化市場化
改革目的是提高電力產業整體運營效率,不完全等于降電價。在基礎環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產業效率某種意義上可體現為終端產品價格降低。然而,對于電力產業而言,這兩者并不完全等價。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正持續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并網規模一直保持較快增長,而這將不可避免地抬升能源供給成本。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經濟活動、人民生活對供電質量要求也在持續提升,由此需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優質服務成本投入等都同步增加,導致實際供給成本提高。受以上因素影響,實施市場化改革后終端用電價格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上升,但考慮用電質量、清潔低碳等在內的綜合效費比會明顯提升。
3 企業用電分析
目前我國大型企業大多存在自備電廠。在過去工業用電價格高昂,為了節約用電用汽成本由企業自行投資建設。從全國來看,自備電廠建設與能源和行業分布密切相關。對于能源密集型的氯堿行業來說,北方地區較南方地區自備電廠率要高。其中,西北地區存在自備電廠的氯堿企業高達 90% 以上,華北地區存在自備電廠的氯堿企業在 70% 左右。華東地區存在自備電廠的氯堿企業在 50% ~ 55% 。
相關知識推薦:電力職稱有哪些專業
盡管大多企業存在自備電廠,但由于部分企業自備電廠規模較小,仍依靠外購部分電來保持正常生產。所以,氯堿企業用電可分為自備電和外購電兩種基本模式,而外購電中,又可細分為大工業用電和直購電。當然,不同的用電方式,對氯堿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較為明顯,帶來的經濟效益差距較大。
3. 1 自備電
電成本可以由企業進行控制,滿足生產需要,靈活性較大,相對電價較低。
3. 2 大工業用電
大工業用電實行兩部制電價,其由基本電價、電度電價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三部分構成;倦妰r是指按用戶受電變壓器( 千伏安) 或最大需量 ( 千瓦) 計算的電價; 電度電價是指按用戶實用電量( 千瓦) 計算的電價; 功率因數調整電費是指根據用戶月加權平均功率因數調整減收或增收的電費。
3. 3 大客戶直購電
大用戶直購電工作,是指電廠和終端購電大用戶之間通過直接交易的形式協定購電量和購電價格,然后委托電網企業將協議電量由發電企業輸配終端購電大用戶,并另支付電網企業所承擔的輸配服務。實行直購電試點,不僅可以提供電力保障,還能充分發揮水電資源優勢,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燒堿生產過程中噸產品耗電 2 200 kW·h ~ 2 300 kW·h,電的成本占燒堿總成本的 65% 以上,電價的高低成為企業競爭力強弱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4 企業電力建設的必要性
4. 1 電價將決定自備電廠的去留
自備電廠是高電價時代的產物,以市場化改革促進電力產業效率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改革預期和改革舉措需要與之相適應。無論是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還是企業內部管理改善,都需要持續優化迭代,因此,產業效率的提升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相應改革預期和改革舉措要與這一內在規律相適應,所以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下,電價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著自備電廠的去留。
在特殊時期實施政策性優惠電價,拉動經濟從危機中快速復蘇有其現實必要性,但持續進行大幅政策性降價難免危及電力產業健康發展。另外,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市場主體以及市場意識培育需要時間周期,市場規則體系完善需要逐步探索,因此相應改革舉措推進也需要循序漸進,既不能固步自封,也要避免“欲速則不達”。
4. 2 電力體制改革下用電矛盾凸顯
我國電能源包括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多種形式,但在北方地區水電、核電幾乎不涉及,主要以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主。在國家倡導綠色發展的大形勢下,國家提倡在白天使用供電能力強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火電需要降負荷運行; 而到了晚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供電能力變弱,需要提高火電供電能力,而彼此的轉化銜接并不順暢,供電不穩。同時,在電力系統檢維修季節,企業需要降負荷運行。所以,電力體制改革下,企業用電的連續性受到威脅,供電不足導致企業生產能力受限的矛盾凸顯。
4. 3 企業電力建設方向電力設備( power system) 主要包括發電設備和供電設備兩大類,發電設備主要是電站鍋爐、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水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等,供電設備主要是各種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互 感 器、接 觸器等。
電力產業鏈包含發、輸、配、用環節。目前,大型企業在引用新技術建設自備電廠的同時,也將計劃擴展到智能變電站建設方面,緩解輸電線路限電弊端。在降低電力成本的同時,降低系統限電損失,確保裝置產能發揮,實現經濟效益最大。
5 結束語
電力體制改革下,市場化改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型企業電力建設退出歷史舞臺還需要時間。——論文作者:于海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