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協調性研究

發布時間:2021-05-22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對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展開研究,有利于更全面了解河南省多式聯運的發展現狀。文章從基礎設施﹑貨物運輸和人才建設三個方面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耦合模型對河南省的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三種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進行測度和分析

  摘要:對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展開研究,有利于更全面了解河南省多式聯運的發展現狀。文章從基礎設施﹑貨物運輸和人才建設三個方面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耦合模型對河南省的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三種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進行測度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這三種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目前均處于初級協調階段,仍需進一步提升。結合實證分析,從鐵路運輸發展﹑統一標準規范﹑人才建設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促進河南省多式聯運的協調有序發展。

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協調性研究

  關鍵詞:多式聯運;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運營模式

  一﹑引言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多式聯運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視,河南省作為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對發展多式聯運做出了快速響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河南省物流業轉型發展規劃(2018-2020年)》中提到要以空陸、公鐵聯運為重點,完善多式聯運場站設施,構建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建設多式聯運平臺等[1]。2017年11月提出的《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通知》,明確支持開展公鐵聯運、海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的服務規則和標準研究,指明了河南省多式聯運的主要運營模式,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建設,對物流企業和運輸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河南省對外經濟交流不斷增加,進出口貿易額持續上漲。作為一個全國性的交通樞紐,河南省具備比較完善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網絡,但若要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必須發展以多式聯運為代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河南省重點支持的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為著力點,對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展開研究。研究成果為決策部門、實踐部門做出正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完善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助力經濟健康發展。

  二﹑河南省運輸系統發展水平研究

  河南省目前的運輸系統主要由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組成,這三種運輸方式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相互影響、相關作用的協同關系,可以將這三種運輸方式視為組成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三種運營模式的系統。為了更全面地研究河南省多式聯運的發展現狀,應首先對公路、鐵路和航空三種運輸方式的發展水平進行評價。

  (一)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結合河南省交通運輸業的特點,參考相關學者[3][4][5]的研究成果,經過分析論證,從基礎設施、貨物運輸和人才建設三個層面分別構建河南省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和航空運輸三個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具體結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二)河南省交通運輸系統發展現狀評價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6]、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7]和河南統計年鑒[8],整理出各個指標的原始數據,并將各指標數據的最優值確定為參考數列。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計算出河南省的公路運輸系統﹑鐵路運輸系統﹑航空運輸系統的評價值,具體如表

  為了更直觀的了解河南省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的發展狀況,我們根據表4做出折線圖,具體如圖1所示。

  通過表4和圖1可以發現,河南省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的評價值逐年上升,發展速度比較快。尤其是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的航空運輸,其評價值由2013年的0.5182增加到2018年的0.9608,增速最快。鐵路運輸的發展波動比較大,在2013—2015年間呈下降趨勢,2016年與2017年基本持平,2018年有所回升,但總體評價值低于公路運輸與航空運輸。

  隨著公路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河南省公路運輸網絡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的發展尤為迅速。2018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為6600公里,位居全國第6位,已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一個半小時中原城市群經濟圈,3小時可達全省任何一個省轄市,6小時可達周邊6省任何一個省會城市的高速運輸體系[9],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公路貨物運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由河南省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可以了解到,河南省公路運輸的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連年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在人才建設方面,公路運輸的從業人員數量最多,其平均工資水平卻是最低的。以2017年為例,該年河南省公路運輸的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46878元,低于2017年的河南省平均工資55495元。

  作為一個鐵路樞紐中心,河南省本身具備良好的鐵路基礎設施,2012年11月,在國務院批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提出建設鄭徐﹑鄭萬﹑鄭濟﹑鄭合﹑鄭太等高速鐵路,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鐵路網絡,成為加強東中西聯動,促進區域溝通的重要支撐。尤其是2013年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開通,打通了鄭州與歐洲之間的國際鐵路物流大通道,續寫了絲綢之路的新輝煌。但河南省鐵路的貨物運輸情況卻不夠理想,貨運量在2013—2017年間直線下滑,直到2018年才有所上升。鐵路運輸適用于礦產資源、糧食等大宗笨重貨物的長途運輸,對來源于河南省統計局的鐵路分貨類運輸量的數據分析,煤、石油等礦產資源,糧食和集裝箱的運輸量是逐年增加的,但農副土特產品、鹽、零擔等貨物的運輸量有所下降,說明小宗商品被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分流,鐵路運輸量減少。人才方面,雖然鐵路運輸從業人員平均工資逐年增加,但其從業人員數依然不夠穩定,從2013年的120139人下降到2018年的109329人。

  相關期刊推薦:《管理工程師》(雙月刊)主管單位:河南省教育廳主辦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主要刊發管理理論和實務方面的文章,主要欄目有企業管理實務、財務管理、管理藝術、教育博覽、工程管理、領導論壇、新視野,等等。

  相較于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河南省航空運輸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批準了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航空運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2013年開始,河南省的航空貨郵吞吐量、從業人員數量、總航線數以及航線里程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河南省航空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紀元。目前河南省境內已建成的民用機場4個,布局規劃新增的民用機場有5個,自習近平同志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支持建設鄭州至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重要指示精神以來,河南省“空中絲綢之路”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2017年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航線累計執飛航班789班,新增亞特蘭大、倫敦、阿拉木圖等6個通航點,貨運量達到了14.7萬噸,占鄭州機場貨運總量的29%,推動鄭州機場在2017年首次躋身全球貨運機場前50強。但目前河南省著重于發展國際航空貨物運輸,國內航線里程卻在不斷下降。

  三、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協調性實證研究

  河南省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分別由公路運輸系統、鐵路運輸系統和航空運輸系統兩兩組合而成,因此,需要分別研究兩兩運輸系統之間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以了解河南省多式聯運運營模式的協調性。

  (一)評價標準劃分

  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可知,當耦合協調度越接近于1,說明系統之間的協調性越強;當耦合協調度越接近于0,則說明系統之間的協調性越差[10](如表5所示)。

  (二)耦合評價結果

  根據上文的交通運輸系統的評價值,運用耦合模型對河南省公鐵聯運﹑公空聯運﹑鐵空聯運的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進行計算,并根據表1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具體結果如表6、表7、表8所示。

  從表6、表7、表8可以看出,公鐵聯運﹑公空聯運和鐵空聯運這三種聯運模式的耦合度均在0.49上下波動,說明每兩種運輸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比較穩定。而從表6可以看出,在2013—2017年間,公鐵聯運的協調度經歷了一些波動,且一直處于初級協調階段,但其耦合協調度從2013年的0.6357上升到了2017年的0.6804,說明公鐵聯運的協調狀況在不斷優化。從表4和圖1可以看出,在2013年和2014年,得益于堅實的發展基礎,鐵路運輸的評價值大于公路運輸的評價值,屬于公路運輸發展滯后型,鐵路運輸在公鐵聯運中占據了優勢地位;而從2015年開始,公路運輸得到了快速發展,鐵路運輸一方面面臨貨運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新建的高鐵尚未轉化為有效的運力,發展比較滯后,公路運輸的評價值開始大于鐵路運輸的評價值,屬于鐵路運輸發展滯后型,公路運輸在公鐵聯運中開始帶動鐵路運輸的發展。

  從表7可以看出,公空聯運的耦合協調度,從2013年的0.5556發展到了2018年的0.6979,從勉強協調階段進入了初級協調階段。在這一階段,公空聯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公空聯運內部基礎設施的布局均得到了發展,同時增加了公空聯運的基礎性輔助設施建設,以及裝卸功能、存儲功能、轉運功能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了公空聯運的集疏運通道之間的有效可靠連接,使得公空聯運的結構更加完善和合理,運輸效率大大提升。但局限于航空運輸薄弱的發展基礎和尚不均衡的貨運網絡,這一階段航空運輸的評價值均低于公路運輸的評價值,屬于航空運輸發展滯后型。從表8可以看出,鐵空聯運的協調度從2013年的0.5824發展到了2018年的0.6757,從勉強協調進入了初級協調階段。從2013年到2016年,航空運輸的評價值低于鐵路運輸的評價值,屬于航空運輸發展滯后型,而在2017年和2018年,則屬于鐵路運輸發展滯后型。鐵路運輸與航空運輸的貨物特點不同,貨物在包裝和轉運時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運輸效率低下,鐵空聯運更迫切地需要建立完善的多式聯運標準規范。——論文作者:張亞飛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