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流量造星與飯圈文化——基于文化工業理論

發布時間:2021-04-1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中,文化工業指憑借現代科學技術和大眾傳媒技術大規模復制和傳播商品化、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飯圈是由粉絲們組成的區別于公共空間的一個私域,在這個私域中形成的獨特亞文化被人們稱為飯圈文化;谖幕

  摘要: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中,文化工業指憑借現代科學技術和大眾傳媒技術大規模復制和傳播商品化、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飯圈是由粉絲們組成的區別于公共空間的一個私域,在這個私域中形成的獨特亞文化被人們稱為“飯圈文化”;谖幕I理論視角,配合問卷調查,本文著重探討娛樂資本操控下的“流量造星—飯圈文化”娛樂工業體系,認為當今選秀節目體現的大眾文化的齊一化、大眾文化的欺騙性是粉絲逃避性心理的助推力,大眾文化促使飯圈愈發狂熱,并試圖為引導青少年理智追星的策略作鋪墊性研究。

流量造星與飯圈文化——基于文化工業理論

  關鍵詞:流量造星;飯圈文化;文化工業理論;法蘭克福學派

  在“流量造星—飯圈文化”體系中,娛樂資本掌握飯圈的實際控制權,是飯圈文化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從飯圈的權力結構來看,飯圈呈倒金字塔形狀分布[1],按權力大小可劃分為核心粉絲、大粉和普通粉絲。核心粉絲是管理層,其成員可能包含貢獻大的成年粉絲、職業粉絲甚至明星團隊的工作人員,但無論如何,該群體有一個共性,即可直接聯系明星團隊,按團隊或娛樂資本的要求對下級粉絲群體發令,幫助娛樂資本獲利;大粉僅次于核心粉絲,其判別標準主要為微博超級話題等級和氪金(為偶像花錢)記錄,是對核心粉絲的補充,通過賦予真愛粉權力,使管理更加親和粉絲群體,掩蓋娛樂資本和團隊操控粉絲的事實;普通粉絲則聽從大粉的號召完成數據任務,在飯圈中扮演服從者角色。如此層層遞進,可見飯圈在根本上由明星團隊和娛樂資本掌控,娛樂資本在飯圈文化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大眾文化的齊一化:同質化的選秀節目

  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基于現代技術發展,文化產品的批量生產和無限復制得以實現,導致大眾文化具有明顯的標準化和齊一化特征,換言之,大眾文化喪失了文化藝術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個性。同質化是指同一類型的文化產品在表現形式、內在含義、營銷模式上的趨同現象[2],F今國內選秀節目多數采取導師合作制度,但是最終出道名單的決定權卻不在導師手中,而是由粉絲投票決定。例如《青春有你》節目,普通用戶每天有一次助力機會,VIP用戶每天有兩次,更多的助力機會需要通過購買贊助商的商品并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獲得。每個節目的差異僅體現在題材類型(如音樂、街舞等)、剪輯風格和畫面表達上。后來的節目也基本沿襲先代節目的套路和模式,在節目內容方面缺乏關鍵的創新與改變[3]。

  二、大眾文化的欺騙性:粉絲逃避性心理

  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迎合機械勞動中人們的需求,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不同于現實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會的內在否定性和反叛欲望,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滿足而美化和證明現存秩序,從而為現存辯護。在“流量造星—飯圈文化”體系中則表現為,飯圈成為粉絲逃避現實的臨時避難所。第三期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3.09%的粉絲表示現實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在飯圈追星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消解,95.02%的粉絲表示在飯圈中獲得了認同感(98.51%)、歸屬感(98.01%)、成就感(97.51%)、自豪感(95.52%)和優越感(91.51%)等正面鼓勵。

  首先,認同感與歸屬感。飯圈主要由青少年群體構成,青少年追求認同感,但往往由于青春叛逆心理而與父母產生矛盾,無法在家庭中得到足夠的認同感,導致一定程度的歸屬感缺失。在第二期問卷中,94.59%的粉絲表示家人曾否定過自己追星,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一現象。但在飯圈中,粉絲之間有著共同的愛好、統一的目標、相似的審美乃至相同的經歷,由此產生了“惺惺相惜”或“所見略同”的心理,加之娛樂資本鼓勵粉絲群體擁有集體名稱,如IKUN(蔡徐坤粉絲)、小螃蟹(王俊凱粉絲)等,潛移默化地將粉絲固定在一個區別于其他人的團體中,從而給予粉絲現實生活中缺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其次,成就感與自豪感。在飯圈活動中,粉絲的凝聚力達到巔峰有兩種情形,其一是偶像面臨輿論困境或者不公正待遇,其二便是偶像發布新的作品,尤其以數字專輯為典型。偶像發布數字專輯,大粉會通過鼓勵曬單、統計粉絲現有購買量等方式,以微博超話為載體,營造一種狂熱的氛圍。此外,在數據匯報帖中,大粉會分階段給出目標,配合對比其他藝人粉絲團體的“戰績”等方式,以提高粉絲的氪金能力。例如,肖戰粉絲在為肖戰單曲《光點》沖銷量時,曾將歌手華晨宇粉絲為數字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應援取得的6500萬銷售額作為對比。在階段性目標達到以后,大粉會以“團建博”和轉發抽獎等方式進行階段性慶祝,給予粉絲成就感與自豪感。

  相關期刊推薦:《新聞研究導刊》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的新聞傳媒類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半月刊,2010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主要刊發新聞傳媒、創意設計等相關領域學術論文,及時報道全國乃至世界傳媒行業的熱點話題、焦點事件中挖掘提煉對傳媒界有借鑒作用和啟發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理論,總結提升媒體采編和經營實踐的新做法、新探索和新趨勢。

  最后,虛榮心與優越感。第二期問卷中,93.64%的飯圈人士表示氪金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虛榮心,97.75%的唯粉(只喜愛一位明星的粉絲)表示排斥“白嫖黨(不為偶像花錢的人)”。同時,在飯圈內部存在一條基于氪金數量的鄙視鏈,即為偶像花錢多的粉絲往往能得到更大的話語權,而氪金少的粉絲則更易滋生自卑情緒,甚至遭受鄙視,例如有偶像粉絲曾以“只買一兩張你也算粉絲?”“學生黨105張起步,工作黨1005張起步”等話術,逼迫粉絲大量重復購買專輯。

  娛樂資本以粉絲對偶像的喜愛和彼此的認同為畫紙,以核心粉絲群體為筆墨,為粉絲勾勒出飯圈這個充滿“溫暖”的世外桃源,為粉絲逃避現實提供避難所。

  三、大眾文化的操控性:狂熱化的飯圈

  霍克海默認為,隨著藝術和文化的深度削減,文化工業或者娛樂工業正在悄悄按照自己的尺度來調節、操控和塑造人[4]。量產的流量明星和與之配套的飯圈文化逐漸磨滅了飯圈粉絲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性思維,使對偶像的盲目崇拜和對上級粉絲的盲目服從充斥整個飯圈,加以“虐粉”等手段,使飯圈粉絲淪為甘愿被割的“活韭菜”和免費的“數據女工”。

  一方面,對內增強黏著力。首先,話術美化法。例如,將盲目崇拜美化為粉絲濾鏡,將夸大偶像的優點稱為吹彩虹屁等。其次,“專注自家”與信息繭房[5]的形成。“專注自家”指不要對其他藝人發表評論,不要參與其他粉絲群體的活動,一心一意只為自己的偶像,配合超級話題的管理規定以及粉絲群的群規,將粉絲的活動范圍縮小,加之社交平臺的個性化推送功能,信息繭房由此形成。再次,飯圈道德綁架與“鏡中我”。“鏡中我”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其認為人的自我認識主要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6]。在飯圈中,飯圈時常以道德綁架式的言語要求粉絲遵守該粉絲群體的規矩,如果某粉絲違背規則,則會受到指責,而氪金曬單會得到鼓勵。在這種氛圍下,粉絲愈發在意他人的看法,“鏡中我”效應愈發顯著,粉絲黏著性自然隨之提高。最后,“洗腦包”與證實偏見。“洗腦包”是飯圈應對緊急情況的手段之一,絕大多數情況以澄清帖的形式出現,此外還包括非緊急狀態下對偶像的演技、顏值等的吹捧,例如將偶像拍戲因演技不足而反復NG的事實美化為偶像反復打磨和雕琢戲份等。證實偏見指人們普遍偏好能夠驗證假設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設的信息,尋找信息以證真而非證偽自己的假設傾向。在證實偏見的作用下,粉絲傾向于相信對偶像有利的信息,因此“洗腦包”屢試不爽。

  另一方面,對外增強排他性。其最快途徑是樹立外敵,在單個飯圈的內部和飯圈之間都有所體現。首先,排他性在單個飯圈內部表現為唯粉排斥CP粉、多擔以及“白嫖黨”。第二期調查問卷顯示,97.75%的唯粉對此三類粉絲存在排斥心理。就原因而言,唯粉對前兩者的排斥來源于對偶像的愛慕程度或稱專一程度,而對后者的排斥則是出于氪金程度以及版權意識的缺乏,由對“白嫖黨”在氪金程度上的排斥又衍生出根據氪金多少形成的默認等級,從而導致內部的惡性攀比。其次,強排他性在飯圈之間表現為對“對家粉(發展道路、人設類型相似的競爭對手的粉絲)”的排斥。在第二期問卷調查中,85.01%的粉絲表示存在對家,但是得知方式往往不是他們親自驗證或發現,而是粉絲群體內部的共識(92.2%)或者大粉(91.62%)和娛樂博主(87.57%)的信息傳遞。這便是飯圈互撕現象的主要心理原因。此外,整個飯圈對于非飯圈人士也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大多來自對非飯圈人士否定飯圈行為甚至飯圈本身的報復性心理,相較于前兩種排斥而言更加溫和。多處存在的強排他性,資本公司為逐利而故意挑起的粉絲群體爭端,加之平臺營銷號的推波助瀾,飯圈的強排他性時常伴隨一定程度的攻擊性,具體表現為網絡暴力、人肉搜索、集體舉報等。

  四、結語

  追星和飯圈皆非原罪,追求美好事物乃人之常情,但是這種感情的表達必須建立在尊重和善良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打著維護偶像的旗幟恣意辱罵和濫用舉報權利。這種感情也不應被資本肆意操縱和利用,娛樂資本應牢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飯圈在帶來豐厚的粉絲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潛藏著與公共空間發生沖突的風險,越界則會像一些偶像及其粉絲群體一樣,被社會公共空間成員全方位聲討。引導理智追星和歸正飯圈的畸形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這不僅是國家的任務,更是大眾需要承擔的責任,普通網民的發聲對引導飯圈行為回歸理智亦是不可或缺的途徑。——論文作者:鄭淑堃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