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26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世界在飛速發展,給檔案管理工作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要增強自信,更好地開展好檔案工作,提升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檔案管理的作用,體現出信息資源的意義。 【關鍵詞】檔案工作;理論自信;使命擔當 在實際的工作
【摘要】世界在飛速發展,給檔案管理工作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要增強自信,更好地開展好檔案工作,提升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檔案管理的作用,體現出信息資源的意義。
【關鍵詞】檔案工作;理論自信;使命擔當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檔案工作的內容是圍繞著檔案展開的,是為檔案的使用者所服務的,所以在檔案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解決檔案的基本矛盾,將那些分散、雜亂以及繁雜的檔案進行集中整理,使之呈現出優質、系統的形態。在社會發展當中,對于檔案的需求促使檔案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檔案管理的水平要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變化,以此來推進檔案管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新時代中國檔案學理論和檔案工作的特點
(一)新時代中國檔案學理論。檔案學當中將檔案、檔案工作規律以及檔案現象作為學術研究的重點。其基本任務為: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將檔案的研究以及這項工作的變化規律作為研究的重點,在學術當中有針對地指出研究檔案工作的意義、理論、原則和方法,用于更好地對于檔案工作的實踐實現有效指導,并且以此來增強檔案工作管理的水平,進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相關知識推薦:檔案員如何發表檔案專業的文章
(二)新時代檔案工作的特點。黨的十九大指出:“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邁向全新時代”,這也指明了我國檔案工作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新時代大環境亟須一個完善、全面、健全的檔案管理綜合體系作支撐。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改善在檔案管理過程以及檔案資源體系當中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檔案管理工作應改良傳統、固化管理模式的限制,適時調整更新、與時俱進,動態化及時捕捉記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每個細節。在新世紀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應當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檔案應用新格局。檔案管理者不應該局限于固有的思維當中,應該形成一種為人民服務的檔案管理工作理念,將工作當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認真解決。同時因為檔案資源管理的局限性以及封閉性等問題,使得人們在查檔案的時候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積極做好檔案數字化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在全新時代條件下,我們必須建設完善一個系統化、一體化、信息化的檔案工作管理體制,目前我國的檔案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及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制度層面、法律層面逐步完善相關體制,真正建構起全社會聚焦檔案管理的“大檔案”新格局。
二、中國檔案學的學科自信、理論自信
(一)中國檔案學的學科自信。與國外相比,我國對于檔案學的研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國專家學者的檔案研究成果很少被國際權威雜志采用或引用。難道真的是我國的檔案學沒有優秀的研究成果嗎?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建國之后,檔案學研究在我國的學術界有了很大的進步,國家層面上,諸多專家學者對檔案學的相關基礎理論進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使檔案學的應用范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研究的內容更加細化,研究隊伍也得到了擴大。這些成果都表示我國在世界檔案學研究當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就像我國的著名學者鄧正來所說的那樣,我們不應該局限于“西方先進”這樣的思想當中,也應該為國家的學術研究爭奪話語權。應該扭轉我國在世界檔案學當中沒有話語權的地位,掌握國際話語權。而我們首先要做到也必須要做到的,是專家學者要對自己有信心。在根本上來看,我們要重拾信心,需要做到兩點:一是我們應當轉變以前對西方檔案學理論研究的狂熱追捧,逐漸做到理性看待西方研究。二是應當正視我國在檔案學研究過程當中的文化積累,正視國家對于檔案研究的需要。雖然近百年來,我國學術界不同程度地被西方學術影響,但是眼下若能解決自信心這一大問題,或許會成為我國在檔案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二)中國檔案學的理論自信。檔案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是檔案事業開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的檔案事業要想立于世界檔案事業之林,就必須有屬于中國的檔案學理論。我國檔案工作的實踐是豐富和龐大的,檔案學的操作性、實踐性和實用性較強,我國理應研究出獨屬中國的重要理論。外國的檔案學理論符合外國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是在長期實踐中總結研究得出的,對于我國而言是不一定適合的。例如,被國外奉為圭臬的全宗理論,在我國就有了客體全宗和聯合全宗之說,這是我國對國外全宗理論的發展還是國外全宗理論在我國的異化?或者說是國外全宗理論在我國水土不服,不適用我國的檔案管理工作實踐。學者們可能大都認為是我國對國外全宗理論的發展,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看看全宗的定義,看看聯合全宗的涵義,就會覺得它們之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什么補充,而是有些抵牾。只要我國的檔案理論研究人員樹立起自信心、自強心,定能創建出獨具中國特色的檔案學理論。
三、中國檔案事業發展的道路自信、模式自信檔案事業管理在國家管理體系中占據了較為重要的地位,是檔案事業系統的核心,其基本任務如下:以大局為重,做好檔案事業的統籌規劃,整體上進行關系協調、行為組織、制度統一、監督指導的工作,以強化社會各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協同合作,發揮出國家建設事業的整體功能,并為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科學技術進步服務。
(一)中國檔案事業發展的道路自信。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邁入新階段。檔案事業深受黨和政府的重視,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指導之下,一方面接手舊中國遺留的檔案改造工作,另一方面不斷吸收借鑒國外的檔案管理經驗,在坎坷的途徑中逐漸摸索建設起社會主義檔案事業。
(二)中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模式自信。改革開放 30年間,我國國民經濟增長迅速,社會的發展全面而快速,尤其是近十多年,我國的檔案事業在模式的轉變上有了喜人的變化。最重要的是我國檔案事業逐漸從“國家模式”過渡到“社會模式”。在檔案事業的社會模式理論指導下,檔案工作的重心在全國各地的范圍之內從高層轉向基層,從宏觀轉向微觀,從政治領域轉向經濟、科技、文化、生活領域。不僅如此,檔案工作還從黨政機關逐漸面向企事業單位、社區、農村與家庭,服務對象由黨和國家轉變為社會與老百姓。比如,2003年9 月,召開全國社區檔案工作座談會;次年4月,召開全國范圍的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經驗交流會;時隔一年,又召開全國性質的民營企業檔案工作座談會;2006年,召開全國檔案館拓展的社會服務功能座談會;2007年,國家檔案局時任局長楊冬權在“中國·沈陽家庭建檔與和諧社會建設高層論壇”上,針對家庭、社會與檔案工作提出了“三個有利于”,這不僅是對檔案工作做中心轉移描述的體現,也是檔案新模式轉型的深化結果,也堅定了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模式自信。
四、檔案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一)新時代中國檔案理論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中國檔案學的發展藍圖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繪制完畢。在20世紀后期,社會主義進入現代化建設階段之后,檔案學理論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提升,基礎理論應用技術與方法研究不斷取得新成果,檔案分支學科理論研究取得突破,檔案學理論體系當中的高層次理論逐漸形成,基于指導統管檔案工作的原則實現了充分的發展,也得到了充分的論證,這為中國檔案學理論工作者高效進行檔案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統籌管理國家檔案維護檔案的完整性與安全性、服務于國家的各項工作是中國檔案學中最高水平的理論原則,是西方檔案學理論發展中所缺失的一部分。基于此,可以肯定中國檔案學理論研究工作者能做好檔案管理事業,檔案事業的發展逐漸完善甚至遠超西方研究成果是必然的趨勢。
(二)新時代中國檔案實踐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新形勢對檔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業務要求,要求檔案工作者同時兼備豐富的業務知識與高水平的業務技能;诖,設立專門負責檔案管理的崗位并配備專業的檔案工作人員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大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以最大限度保證檔案管理人員接收到新鮮知識與新鮮技術,從而為檔案工作的發展需要提供技術保證,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與職業責任感。進入21世紀后,檔案學理論研究的發展到了瓶頸階段——檔案學理論要進一步研究顯得尤為困難,且研究課題的同質化現象尤為嚴重。這使得檔案學界開始重視集體研究,中國檔案學會等專業機構,作為研究者、讀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應盡最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組織開展檔案學理論研究。
五、結語
近年來,我國檔案學科體系逐漸發展成熟,地位有了質的飛躍,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理論內容不斷得到細化,滋養了一批逐漸壯大的研究隊伍,使檔案學術的研究氛圍更加濃烈,這些成就直觀地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檔案學科在世界檔案學之林的民族自信,中國檔案學理論成果已經足以與西方相媲美。因此當代的檔案學研究者更應該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進而樹立更加充分的自信,積極主動地展現我國檔案學科的優秀之處,凝聚核心理論升華學科經驗,進而提升學科的整體內涵,增加國際檔案話語權。——論文作者:何禮紅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