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特征探析

發布時間:2019-11-2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本文基于調查數據分析,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與中年科技工作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狀況進行了比較,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知、認同不理想的原因進行了剖析,對其獨特經歷和心理特點進行了初步闡述,對其對于先進文化的認同行為特點和認同吸納規

  【摘 要】本文基于調查數據分析,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與中年科技工作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狀況進行了比較,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知、認同不理想的原因進行了剖析,對其獨特經歷和心理特點進行了初步闡述,對其對于先進文化的認同行為特點和認同吸納規律進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若干對策建議。

  【關鍵詞】青年科技工作者 政治心理特征 政治吸納規律

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特征探析

  青年科技工作者系指 22 ~ 35 歲年齡段間的科技工作者群體。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的獨特經歷和政治心理特點決定了其政治吸納的特殊規律。因此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政治心理特征及其政治吸納規律的研究與探索,對于促進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進而成為堪當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目標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一、研究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政治心理特征的重要意義

  (一)服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需要

  據中國科協 2013 年第三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13 年我國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齡為 36.8 歲,其中 35 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 45.7%,35 ~ 44 歲的占 31.8%,45 歲以上的占 22.5%。且伴隨我國高校畢業生增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將呈現擴大的趨勢 [1]。黨的十九大提出 2020 年進入世界創新型國家行列、2035 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 年實現“科技強國”的科技三步走的奮斗目標,青年科技工作是貫穿實現科技發展三階段目標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建設者、實踐者,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信、真學、真懂程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吸納程度,決定了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覺、自信程度,決定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偉大目標的實現程度。因而加強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的政治心理特征及特殊吸納規律的研究與探討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強化科協政治性本質屬性的需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印發 < 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 > 的通知》要求科協“加強政治引領”;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要求群團組織“要承擔起引導群眾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在中國科協成立 60 周年百名科學家百名基層科技工作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科協組織“加強對科技界的政治引領”。新時代強化科協政治引領功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對科協的政治要求和重大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從強化科協政治屬性的視角出發,把黨的這一政治主張和要求化為科協組織的實際行動,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為夯實黨在科技界執政基礎、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奠定牢固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政治心理特征及特殊吸納規律研究尤為必要。

  (三)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現狀的需要

  據中國科協 2013 年第三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數據分析,有 95.5% 的科技工作者認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93.9% 的科技工作者贊同“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70.0% 積極關心國家方針政策。說明我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整體是擁護黨的領導,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忠誠黨和國家的科技事業。同時也發現分別有 34.7%、 32.4%、39.1% 和 33.6% 的科技工作者,也就是說有 1/3 的科技工作者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信心不足,其中青年、高學歷科技工作者群體對國家未來發展目標的信心尤其表現明顯 [1]。這就給我們各級組織強化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的政治引領提出了嚴肅課題。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號召各級組織“為青年人才成才鋪路搭橋,讓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讓青年科技工作者達到“四有新人”標準,就必須強化各級組織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而只有加強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政治心理特征及特殊吸納規律研究,才能突顯其引領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二、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特征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特征的現狀

  引領科技工作者率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科協組織政治引領的核心內容。為了具體搞清楚青年科技工作者對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吸納的狀況,我們進行了一次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狀況” 的問卷調查 [2]。其中 22 ~ 35 歲年齡段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答卷總數的 72%,36 ~ 45 歲的中年科技工作者占答卷總數的 28%。通過對調查結果比較分析,我們發現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認知認同吸納狀況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1. 青年科技工作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狀況

  在對 10 個有關核心價值觀基本知識性、常識性問題的回答中發現:36 ~ 45 歲年齡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有 7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相對高于 22 ~ 35 歲年齡段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有 3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相對高于 36 ~ 45 歲年齡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其比例是 7:3(詳見表 1)。

  2. 青年科技工作者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

  從對 7 個有關核心價值觀的態度性、識別性問題回答中發現,36 ~ 45 歲年齡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有 6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相對高于 22 ~ 35 歲年齡段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2 ~ 35 歲年齡段的只有 1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相對高于 36 ~ 45 歲年齡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其是 6:1 的關系(詳見表 2)。

  3. 青年科技工作者對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的認同狀況

  在 3 個有關人生觀、價值觀的態度性、識別性問題選項的回答中發現,36 ~ 45 歲的有 2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相對高于 22 ~ 35 歲的,有 1 個問題選項回答正確率與 22 ~ 35 歲相同(詳見表 3)

  (二)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特征的成因分析

  1.年輕化高學歷的影響

  參加答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有 35% 以上的是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年輕化、高學歷化是這一群體的突出特點,這也決定了他們具有不同于其他科技工作者群體的獨立思考的理性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特征,從而決定了其對政治理論和政治結論的認同吸納不從眾、不盲從。

  2.生活方式的影響

  對每天時間安排的答卷問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多數人一天的 1/4 以上時間是在互聯網或微信微博群中度過的。瀏覽內容多是綜藝休閑節目抑或網上購物等,少有政治理論學習內容。使用手機、互聯網成為其基本交流方式,這也決定了其對于新的社會思潮(包括錯誤思潮)、新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接受較快,多元文化和不同社會思潮對其影響和沖擊比其他群體更前沿更直接。“政治冷淡”“去政治化”和“新自由主義” 等錯誤思潮對少數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直接影響和沖擊比較大,這也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對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3.應試教育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青年科技工作者對核心價值觀有關知識的認知優于有關識別性認同,這種知識認知是政治心理的不完全、不完整過程,這說明長期政治理論學習的應試教育使他們多數人掌握了應試技巧或知識認知而非思想認同。政治認知過程是認知者、認知對象以及認知情境等因素之間交互作用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動機和政治態度等過程。很顯然他們只是限于知識認知,尚未達到政治認知的程度,而且他們多數人從學校直接進入單位,缺乏實踐鍛煉和直接體驗,缺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艱苦歷程親力親為的心理感受和政治情感,缺乏對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無法形成政治行為的內驅力——政治動機,因而使他們中的 1/3 人缺乏對“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對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信心不足。

  4.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

  參加答卷本身具有獨生子女背景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總數 62%。他們中的多數人出生在市場經濟形成的年代,成長在 40 年改革開放中;他們既是改革成果直接受益者,同時其所承受的工作、生活、思想、經濟、心理壓力比其他群體要更大。市場經濟大潮和獨生子女政策也對這一群體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自我意識強,注重個人感受、興趣和奮斗,容易以自我價值是否實現來判斷是非,缺乏獨立自主的艱苦奮斗精神等。這種獨特經歷和心理特征造成了他們獨特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從表 3 可以看出,核心價值觀與人生觀、價值觀有高度正相關度關系。核心價值觀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內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是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人生觀、價值觀有缺失,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必然缺乏內應、內化、內生力。

  三、加強對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領的對策建議

  (一)探索對于先進文化的“學理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群體的政治心理行為特點,探索對于先進文化的“學理型”[3] 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政治話語”向“學理話語”轉變。

  “學理型”的政治引領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深刻性和認同結論的理性特點。當前我國主流文化出現了“作為政治標簽的剛性特征正在逐漸被學術研究的理性話語所替代”的趨勢。在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注重對其“理論、文化、實踐淵源”的學理分析與闡釋,結合科學社會主義 500 年核心價值理念歷史演化的理論淵源、我國 5000 年傳統文明的文化淵源、我黨 90 多年的艱辛探索特別是改革開放 40 年的創新成果實踐淵源,從學理邏輯起點上加以分析,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從而實現其“政治話語”向“學理話語”的轉變,在學理交流中厘清自己的思想、清除錯誤思潮和不正確思想的影響,促進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政治情感、政治認同和政治吸納,從而為形成政治思想、政治信仰乃至政治價值觀打下牢固基礎。

  (二)探索對先進文化的“共生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對任務性、灌輸性政治理論教育方式會產生抵觸,會抵消認同實效”的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索對先進文化的“共生型”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主導要求”向“主體需求”轉變。

  “共生型”的政治引領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親切性和認同結論的內應性特點。把握青年科技工作者對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迫切需求特質,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共同理想又是為個人理想實現提供用武之地,這種包容性使青年科技工作者自我實現的追求與其對核心價值觀認同度成正比契合關系,從而使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之中,才能最終使個人理想實現最大化。為此建議從偏重于“外部” 灌輸轉向“內外共生”,應著重從關注其成長成才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念引導、典型引路、主旋律引領、示范活動的潛移默化疏導。從而對認同吸納由“主導要求” 向“主體需求”轉變,在“共生型”交流中促進其認同吸納選擇。

  (三)探索對先進文化的“網絡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對居高臨下的說教會產生逆反”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索對先進文化“網絡型” 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被動參加”向“主動參與”轉變。

  “網絡型”的政治引領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主動性和認同結論的自覺性特點。主流先進文化要利用網絡論壇、手機報、微博、微信等平臺,主動發聲、及時發聲,對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闡釋;對網上不實信息要善于用事實說話,以現代信息手段的即時互動功能,使之在思想交流、交鋒和對話中促進其認同與吸納。為此建議盡可能地擺脫剛性、生硬、說教的認同吸納形式,用網言網語和“接地氣”語言循循善誘,從而促進其認同吸納由“被動參加”向“主動參與”轉變,在“網絡型”交流中促進其認同吸納。

  (四)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體驗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對自己沒有眼見的事不能為實,對沒有直接體驗的結論不以為然”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討對于先進文化“體驗型”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間接體驗”向“直接體驗”轉變。

  “體驗型”的政治引領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直觀性和認同結論的由衷性特點。社會實踐體驗是增進先進文化認同吸納的基本路徑,通過蘊含先進文化的場景教育和直接實踐體驗,在感性直觀觸動下增進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吸納。因此建議有意識地安排青年科技工作者參加重大科研項目與重大工程項目、到艱難險惡的環境鍛煉成長成才的路徑,使其在擔重任和艱苦歷程親力親為直接體驗和感悟中,增強“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獨立自主與艱苦奮斗才能取得獨創成果的高度自覺自信。

  推薦閱讀:國家級思想政治工作類期刊有哪些

  在國有企業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可評定政工師職稱,在評定中,除了要滿足相應的學歷,資歷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滿足論文、專著要求。評定中高級政工師要在國家級期刊發表2-3篇學術論文,或者出版思想政治方向的專著,以此來體現自己的學術價值,也是對參評人員的政治立場,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嚴格考察。不知道哪些期刊可以發表思想政治方面論文,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

  (五)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動態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正面教育感動,接觸社會后不動”認同行為特點,探討對于先進文化“動態型” 的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短期”向“長期” 轉變。

  “動態型”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過程性和認同結論的動態性特點。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永無止境,要允許認識反復,這種反復不是原地反復,而是前進中反復。說明我們認同教育還存在不足,還有改進完善必要。只有堅持長期認同吸納教育過程,堅持“動態型” 認同吸納路徑,才能達到逐漸逼近真理的彼岸。

  (六)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自覺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自覺意識與理性意識” 較強的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自覺型” 的認同吸納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灌輸”向“養成” 轉變。

  “自覺型”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尊重性和認同結論自愿性特點。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覺意識和理性意識較強的特點,探討對先進文化認同吸納的正面引導和自我養成為主,同時輔助于反面警示、制度治理結合,才能起到教育的實效性,從而實現其認同吸納由單純的強制性灌輸向自覺性的吸納轉變。

  (七)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融合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對空頭政治與坐而論道反感”的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融合型”的認同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兩層皮”向“交互融合”轉變。

  “融合型”的認同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豐富性和認同結論實在性的特點。堅持與科技創新實踐和建設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一起結合去搞,克服“兩層皮”、“孤島”和“碎片化”現象。即驅動科技創新活動背后的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與責任的政治動因,通過科學文化創新文化展現政治文化建設效果,最終實現對實現科技強國的堅定政治信念和對職業忠誠度旨歸。

  (八)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全過程型”認同路徑

  針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知行統一”的認同吸納行為特點,探討對于先進文化的“全過程型”的認同路徑,促進其認同吸納由“政治心理層面”向“政治文化層面” 轉變。

  “全過程型”的政治引領路徑,具有認同感受的完整性和認同結論的持久性特點。正如我在《科協論壇》 2018 年第七期中所論述的,政治心理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以一個過程出現和存在的。即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對政治引領的內容(科協組織在七個方面對科技工作者進行引領)產生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動機和政治態度的過程。政治心理作為一種直觀的、自發的心理反映,是對政治主張、政治理論、政治要求、政治生活、政治系統的一種不系統、未定性的感性認識階段。作為人們主觀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價值觀三個層面構成 [4]。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成為一種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很顯然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吸納不能只局限于政治心理層面上的認知,還要向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論內容)的認同和政治價值觀(包括衡量尺度和行為選擇內容)的態度和行為取向的全過程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吸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