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4-2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交通類論文范文發表了交通運輸業的能耗和未來走勢,論文分析了我國交通運輸業能耗現狀及未來走勢,交通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之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那么如何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滿足人們對交通運輸的要求呢?
這篇交通類論文范文發表了交通運輸業的能耗和未來走勢,論文分析了我國交通運輸業能耗現狀及未來走勢,交通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之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那么如何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滿足人們對交通運輸的要求呢?
關鍵詞:交通類論文范文,交通運輸業,能耗現狀,未來走勢
交通運輸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在經濟的發展下,“低碳交通”的理念已經開始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該種理念強調采用最低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最少的能源消耗滿足社會對于交通運輸的發展需求。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注意優化交通產業的內在結構,大力發展新型交通運輸產業,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提高運輸的安全性,滿足人們對于交通運輸發展的需求。
1 交通運輸業能耗現狀
首先,交通運輸業的能耗增長速度高于社會其他行業平均水平。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區域內的經濟交流頻次的增加,交通運輸的能耗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僅次于工業與生活消費的第三大能耗產業。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統計可知,我國交通運輸業能耗普遍高于全社會整體能耗的增長率。
其次,交通運輸業中石油消耗比重較大。在交通運輸業中能耗的最主要的部分是對石油的消耗,石油消耗中又以汽油、煤油、柴油三種成品油為主要消耗的能源,而原油和燃料油消耗較少。在交通業的消耗中,汽油、煤油、柴油的消耗量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而其中的柴油消耗占全社會的比重最大,汽油、煤油、柴油這3種能耗相加,則占社會油耗的比重約7成左右。可見中國交通運輸業對石油消耗的比重十分大,交通運輸的能耗狀況直接影響到中國全社會對石油的消耗量,也直接影響到中國全社會資源節約的效果。我國交通運輸業對油品的消耗總體呈現出上升趨勢,且高于全社會平均水平。由此可見,交通運輸業用油的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環境、資源節約以及資源使用結構等多方面的問題,要想有效降低能耗,就要充分降低交通運輸業的用油量,盡量降低交通運輸業對石油的消耗量,有效節約能源、調節和優化資源使用機構,為我國生態環境健康奠定基礎。
再次,交通運輸業電力消耗比重下降。鐵路是交通運輸業中消耗電量較大的項目,約占整個交通運輸業電力消耗的5成以上,電車、地鐵等交通工具占用電量的比重較小。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統計可知,交通運輸業耗電量在逐漸下降,占社會行業中的比重逐漸降低,在交通運輸業規模增速高于其他行業的情況下,交通運輸業在電力消耗的使用方面效率較高,整體能夠節電,在節電水平上高于社會其他行業平均水平。
最后,幾種重要交通運輸工具呈現出不同能耗狀況。近年來,鐵路運輸的單位能耗在運輸量增加的情況下實現了下降,隨著電氣化水平的提高,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動力轉變為電機車和內燃機車為主,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下,鐵路運輸用油逐漸下降,電力已經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漸增加。同時,鐵路運輸能耗占所有交通運輸業能耗的比重也在逐漸下降,鐵路運輸的能源結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
公路運輸的耗能水平與發達國家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我國進一步加強道路改造進一步促進營運汽車的耗油量的下降,公路運輸的耗油結構主要以成品油為準。
水路運輸的能耗主要為運輸船的柴油消耗,消耗的燃料為柴油與燃料油,水路運輸的燃料單耗已經基本與國際平均水平持平,水路運輸的能耗結構以油耗為主,約近5成。電耗約為3成,煤耗占12%左右,油耗所占比重偏大,有待進一步優化結構。
航空運輸的耗能主要是航空煤油,耗油的增長率在逐年下降,總消耗占交通運輸的比重在不斷增加。
2 交通運輸業能耗的未來走勢
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交通運輸業的需求逐漸增多,能耗總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投資規模的不斷加大,人們渴望獲取到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在交通行業快速的發展中,對能源的消耗總量必然要增加,數據顯示,我國鐵路總里程到2020年將居世界第一,公路、水路以及民航業都有相應的發展規劃,在這一背景下,國家也在交通運輸行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致使交通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這也必然會引起交通運輸業的能耗總量的增加,并逐漸呈現上升趨勢。
其次,隨著能源使用上的創新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在能耗的使用量上有一定程度的優化,但需要較長的事件進行改善。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以及人們對新能源的開發,且在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能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未來交通運輸業能耗在使用量和結構上會有所優化,但要達到徹底改變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在中國高速鐵路項目的逐漸投入建設之后,我國鐵路的電氣化改造進一步深化,逐漸提高電力消耗在交通運輸業的比重,進而改善以油耗為主的能源結構現狀,但由于鐵路運輸占整個交通運輸的比重較低,故此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調整能耗結構的影響較小。而公路運輸所消耗的油占比較大,雖然有電動汽車的應用,但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推廣,因此要徹底改變能耗結構還需較長時間。
3 解決交通運輸業能耗問題的措施
3.1 完善相關的政策
在下一階段下,應該進一步深化鐵路體制的改革,嚴格遵循“政府主導”的原則,加大投資,強化金融、財稅對于鐵路運輸事業的支持,允許外資采取合作、融資的形式參與的經營中。不斷拓展鐵路的融資渠道,突破鐵路發展瓶頸,建立起綜合性的運輸體系。
3.2 統一運輸方式
在優化交通運輸產業結構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建立起完善的運輸管理體系,加強各類交通運輸體系的統一管理,協調各類運輸資源,提升運輸方式的利用率,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帶來不良的影響。
3.3 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
在交通運輸通道密集處設智能化自動能耗和排放檢測儀器,記錄機動車輛耗能和排放數據,并設置合理的能耗和排放標準,對超標的運輸工具強制淘汰,對超標的交通運輸企業和私人轎車主征收碳累計稅;對主動實施“低碳交通”的交通運輸企業和私人轎車主實行節能減排碳補貼;對于沒有機動出行工具的普通市民,設置合理的出行工具選擇標準,利用交通一卡通記錄其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情況,對長期選用公共交通的市民實施公交補貼,對經常使用出租車輛、超過標準次數的市民征收碳累計稅。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共同作用,使交通運輸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低碳交通”,并努力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參考文獻
[1] 李連成,吳文化.我國交通運輸業能源利用效率及發展趨勢[J].綜合運輸,2008(3):16-20.
[2] 孔垂玢.河南省交通運輸業發展趨勢及提高效率的對策[J].中國商論,2016(12):68-70.
[3] 郭煜,張家成.基于區位熵分析天津市交通運輸業集群狀況[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8):18-19.
[4] Katerina Papagiannaki,Danae Diakoulaki.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from passenger cars: The cases of Greece and Denmark[J]. Energy Policy,2009(8).
[5] 張明,穆海林.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國特大城市客運能源消耗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83-486.
推薦閱讀:《交通信息與安全》雜志社1989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科技期刊,1992年以來多次被評為交通部優秀科技期刊,1997年獲交通部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