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6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作為國際貿易領域備受爭議的話題商標平行進口,隨著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再一次引發關注。本文以跨境電商運行機制和商標權人、消費者、平行進口人三方的利益博弈為切入點,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三方的利益紛爭,旨在研究跨境電商平臺商標平行進口侵權的化
摘要:作為國際貿易領域備受爭議的話題——商標平行進口,隨著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再一次引發關注。本文以跨境電商運行機制和商標權人、消費者、平行進口人三方的利益博弈為切入點,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三方的利益紛爭,旨在研究跨境電商平臺商標平行進口侵權的化解機制,最終為跨境電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議。
關鍵字:跨境電商、商標平行進口、侵權
引言
近年來,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貿易模式蓬勃興起,展現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據中國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中,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的進出口額高達1862.1億元,比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8.3%,截止至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28.7%,成為外貿發展的閃光點。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強調“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作為新時代互聯網經營形式的新引領,跨境電商有著誘人的吸引,這也使其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與高速開展的跨境電商對照顯著的是,各大平臺中商標平行進口侵權問題層出不窮,以跨境海淘為主營業務的天貓國際、蜜芽網、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出現了大量平行進口商品,其中囊括了大量在中國有售但從國外進口以取得價格優勢的商品,越來越多的平行進口,使商標侵權問題漸漸暴露無遺。
因此,針對跨境電商平臺中存在的商標平行進口侵權問題,亟需構建跨境電商體系中商標平行進口判斷標準分析框架,商標平行進口監測體系,及時發現侵權行為引發的矛盾糾紛,探索出有效的化解機制以保障跨境電商平臺中平行進口合法化,為高速發展中的跨境電商提供有力保障。
現狀分析
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疫情爆發,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寒冬?缇畴娚唐脚_也遭受一定沖擊,但總體仍呈增長趨勢。
根據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行業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中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26.2%,預計2020年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10.3萬億元。
然而,我國現有的有關跨境電商的政策主要焦點在于海關監管和進出口稅收等方面,對于知識產權、倉儲物流等方面仍缺乏完善的配套支持,尤其是在商標權方面缺乏有效的保護,成為妨礙我國跨境電商更深入成長的一大難題。
二、國內外文獻綜述
跨境電商發展的研究
關于我國跨境電商網絡零售規模擴張迅速,進出口規模擴大,逐漸顯示出市場多元化趨勢,Yin Ma(2019)探討影響跨境電商網站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關于跨境電商開展面臨的難題,蘭芳(2019)提出了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大多數消費者缺乏條件出境購置商品,只能借助跨境電商平臺來購買境外商品,然而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歷史并不長,運營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疏漏,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博得持續穩定的發展,需要及時的干預和調整。
商標平行進口侵權的研究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商標平行進口逐漸成為常態,隨著跨境電商平臺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許多侵權問題也逐一顯露出來。郭雅瑢(2020)通過對平行進口進行概念解析,將跨境電商平行進口侵權風險分為來源渠道合法性不明確、偽造平行進口證明、商標權濫用、臨時過境合法性等風險;針對商標平行進口中涉及的商標權人、消費者、平行進口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問題也有一定的研究。馬菊萍(2006)更細致的從平行進口商、知識產權權利人、消費者三者的利益以及進出口國的經濟利益等層面更為透徹的總結剖析平行進口可能造成的正、負面影響。
防范機制的研究
關于防范機制的研究大多是對現象的歸納總結,缺少實踐。相比于商標平行進口侵權,學者的研究更多的在于平行進口與不正當競爭,學者多從法律層面進行研究,從審判結果中尋找防范措施研究。郭雅瑢(2020)針對平行進口不同侵權風險劃分,提出了相關防范策略對跨境電商加以預警;國內外學者通常認為商標平行進口存在兩大對抗理論:權利窮竭普遍性理論和權利窮竭地域性理論。因此,“權利窮竭”的傾斜方向是影響國家對商標平行進口政策方針的重要因素。李寧(2019)提出要厘清商標貿易保護主義學說,承認中性定義說的合理性,并綜合考量各項因素,有范圍的確定國際窮竭原則的適配性,促進貿易自由化。
三、案例分析
(一)“米其林”案
被稱為國內商標平行進口第一案的“米其林”輪胎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商標平行進口糾紛案,大致經過為:被告方在中國銷售的“米其林”輪胎,未獲得法國米其林公司允許其在中國銷售的授權認可,即便該輪胎是從米其林日本東京公司進口的。原告法國米其林公司以為,被告未經許可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米其林輪胎屬于非法進口的產品,使其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但是,被告卻反駁稱其銷售的“米其林”輪胎雖然進口于米其林日本東京公司,但的確是正品的“米其林”輪胎,而非假冒偽劣產品且產品進口渠道規范合法,所以否認侵犯原告米其林的商標專用權。
商標平行進口問題所牽涉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貿易問題,而是背后各方利益關系交錯,在這種機制作用下,多方利益被保護、制約和平衡。要想保護商標專用權擁有者的利益,就要保護商標的專用權,本案中法國米其林公司就是基于自身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進行上訴;“權利窮竭理論”,目的就是限制商標專用權,如果這種權利無所限制就會對其他權利造成侵害,由此可見,約束商標專用權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案中消費者的權益并未受到侵害,相反,其以更加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正品“米其林”輪胎;商標平行進口,是由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同種類商品存在一定的價格差,基于逐利的動機,平行進口人從低價位的國家進口商品銷售到到高價位的國家,從而賺取差價,本案被告從日本合法渠道進口“米其林”輪胎到中國銷售,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是,一旦輪胎發生事故,負面性評價均會通過米其林商標轉嫁至法國米其林公司,進而影響商家信譽積累。
(二)“Betta”奶瓶案
該案起源是一名網友投訴稱其在蜜芽網購買的奶瓶與其在日本本土購買的Betta奶瓶有明顯差別,包含奶瓶文字的差別、奶嘴上是否有數字標識等。此后不久,Zoom.T日本株式會社在Betta官網發布了正式聲明,表明其與蜜芽網無任何合同和貿易關系;然而,蜜芽網回應稱“公司有完整授權的供應鏈和全套授權手續,平臺所售Betta奶瓶100%正品”,并拿出合法的授權書,并且一應手續在工商部門也得到認定,但是日本Zoom.T公司則再次聲明否認與蜜芽網的合同關系。
事實上,作為平行進口人的蜜芽網的確取得了授權,不過卻是從其他代理商那里取得的授權,但是代理商取得授權的時間線錯亂,上游授權鏈條關系復雜,無法確認供貨渠道的具體來源,更無法保證其合法規范性,雖然其也是利益受損方,但是對貨源檢控失敗有著不可退推卸的責任;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買到假貨卻投訴無門,平臺商家各種理由搪塞推諉,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缺乏保護;作為商標權人的日本株式會社Zoom.T 也存在對下游代理商管理不力的問題,在授權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授權資質的授予,實時監控授權渠道,保證自身商標專用權不受到侵害。
四、政策建議
根據我國現狀,在跨境電商平臺中,商標平行進口的正面效應是大于反面效應。因此,對策的大方向應是在原則上許可商標平行進口的基礎上,對這種行為進行嚴格的管理。具體建議如下:
(一)完善我國跨境電商平臺商標平行進口法律制度
在制定相關法律之前,明晰商標平行進口合法化會給商標權人、平行進口商、消費者帶來何種影響,從而把握立法力度,使法律更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針對商標權人,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多數國家對于商標平行進口都持鼓勵、支持的態度,再加上跨境電商平臺屬于網絡虛擬平臺,所以在商標的注冊和使用上存在較多的濫用和侵權行為。商標權人應該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上游嚴格把控授權鏈條正規合法,維護品牌形象不受損害。
針對消費者,跨境電商平臺上,商鋪、品牌、商品魚龍混雜,消費者很難根據商家的圖文描述確定商品是否造成商標平行進口侵權,此外,部分消費者缺乏商標權利意識,無法意識到商品已經造成侵權。因此,必須引起消費者對商標平行進口侵權現象的重視,引導消費者選擇正規合法渠道購買商品,并主動獲取對商品的知情權。
針對平行進口人,平行進口人作為商標平行進口的重要中間媒介人,在進口貿易中格外關鍵。應當規范平行進口行業規范,對每位供應商的產品供貨渠道有個最清晰明確的了解,確保其渠道來源合法規范,良性競爭。
(二)加強對跨境電商平臺平行進口中相關主體的行為規制
首先要明確跨境電商平臺的審查義務范圍,平臺應當對于進行商標平行進口的平行進口商的產品來源進行初查和備案,以確保平行進口商標的合法性;另外,進口商也應主動向平臺提交與國內商標權人同類商品質量檢測單據,把好商標平行進口產品的第一關;最后,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三)充分落實現有法律,規范市場秩序
加強《商標法》、《電子商務法》等已有的相關法律的宏觀引領,完善相關配套制度,規范市場秩序;及時清理和廢止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規章制度,實現新法與規章、文件的有效銜接。——論文作者:王婉瑩 虞雅雯
相關論文您還可以閱讀:微商運營模式中如何完善侵權解決機制
伴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微商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商模式逐漸興起,微商作為互聯網和新媒體結合的典型產物,微商模式也在微信軟件推動下得到了發展。而由于微商運行門檻低,回報高,受到人們追捧,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弊端,比如:消費者的維權困境,市場監管不到位等都需要迫切得到解決。下面文章針對微商侵權案件展開分析,為發掘有效的微商侵權解決,預防機制提供思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