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7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本文從一個訴訟案例出發,通過法院、復審對創造性判斷中關于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對比文件領域跨度的評判思路的考量,反思實際審查實踐中,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對比文件的檢索范圍,并結合實際案例探討該類對比文件的檢索思路與技巧。 關鍵詞:技術
摘 要:本文從一個訴訟案例出發,通過法院、復審對創造性判斷中關于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對比文件領域跨度的評判思路的考量,反思實際審查實踐中,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對比文件的檢索范圍,并結合實際案例探討該類對比文件的檢索思路與技巧。
關鍵詞:技術領域確定 領域跨度 檢索
一、引 言
《專利審查指南》(2010 版)第二部分第四章中,創造性“三步法”中,對于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的對比文件的“技術領域”涉及第三步!秾@麑彶橹改稀(2010 版)第二部分第四章在發明的創造性評判標準時規定:在判斷現有技術中是否存在技術啟示時,“對于發明專利而言,不僅要考慮該發明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還要考慮其相近或者相關的技術領域,以及該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能夠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到其中去尋找技術手段的其他技術領域”。與最接近現有技術進行結合的對比文件是基于區別技術特征提出來的,而存在技術啟示時所應考慮的技術領域的幾種情形,即“相同”、“相近”、“相關”和“其他技術領域”。由此可見,在檢索過程中,應當考慮跨領域檢索的問題。
如何衡量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的對比文件是否屬于“相同”、“相近”、“相關”和“其他技術領域”。下面通過一個訴訟案例來進行探討。
二、案例分析
【案例 1】申請號:200720170903.X
權利要求 4 :一種流量傳感器安裝組件(如圖 1 所示),包括設備本體、呼氣流量傳感器、吸氣流量傳感器、呼氣接口管及吸氣接口管。該設備本體具有呼氣端和吸氣端,該呼氣流量傳感器和吸氣流量傳感器均包括殼體及膜片,該殼體具有內壁面和外壁面,該內壁面圍出在軸向貫通的殼腔,該殼體還具有在徑向貫穿該內壁面和外壁面的兩個均與該殼腔連通的壓力采樣口,該膜片置于該殼腔內,該兩個壓力采樣口在軸向上分別位于該膜片兩側,該殼體的外壁面具有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該呼氣流量傳感器和該吸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一配合段分別與呼氣接口管和吸氣接口管可拆卸連接。其特征在于:該吸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二配合段和該吸氣端的對應連接處均設有相匹配的第一防誤裝件,該呼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二配合段和該呼氣端的對應連接處均設有相匹配的第二防誤裝件,且該吸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一防誤裝件與該呼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二防誤裝件的數目、形狀和尺寸中至少之一相異。
權利要求 4 請求保護一種流量傳感器安裝組件,該權利要求與對比文件 3(如圖 2 所示)相比,存在區別技術特征 (B): 權利要求 4 明確限定了防誤裝件的具體結構“該呼氣流量傳感器和該吸氣流量傳感器的第一配合段分別與呼氣接口管和吸氣接口管可拆卸連接(如圖 3 所示,即在進氣接管和吸氣接管上設置不同的標識)。
對比文件 6(如圖 4 所示)所屬技術領域為,其涉及一種陽插接件和陰插接件配對及配合插接件套件,其中插接件 7a 和 8a 是可以互相連接的陽、陰插接件,防誤裝件 12 作為防誤裝部形成在第一陰插接件 8a 上表面的第一橫向位置,在插座 11 的內表面相應于防誤裝棱 12 的位置形成一個容納槽 15,作為容納部,第一陰插接件 8a 的防誤裝件 12 至少可以部分地沿此容納部安裝或者說插入,并且此容納部基本上在連接的方向 C 上延伸,因此只有在第一陽、陰插接件 7a 和 8a 優選地正確相互面對時才能夠連接。
爭議焦點在于 : 對比文件 6 是否屬于與該申請 “相同”、“相近”、“相關”的技術領域。對此,復審與法院的觀點分別為:
復審 a 認為,雖然對比文件 6 涉及多個插接件之間的防誤裝的辯識裝置,但由于其屬于具有插座和插接件的領域,常見用于強電或弱電插接件的連接中,與該專利所屬技術,即呼吸機流量傳感器的技術領域相距甚遠,該領域技術人員在面對防誤裝的技術問題,沒有動機到如此相距甚遠的技術領域去尋找技術手段。
一審判決 b c 認為,對于所屬技術領域,一般根據發明的應用領域判斷,但是不應當僅僅著眼于產品本身所屬的應用領域,產品制造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領域或者是與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相關的技術領域都是應當考慮的因素。涉案專利涉及醫用流量傳感器領域,其區別技術特征 (B) 是一種限定在數目、形狀、尺寸中至少之一相異的防誤裝件。而在同時使用外部結構基本相同的流量傳感器的情況下,為避免醫療事故或提高辨識度,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動機去改造吸氣流量傳感器和呼氣流量傳感器,從而將兩者區分,以避免裝反。從區別技術特征可以得到,該案實際上是對流量傳感器的機械結構進行改進,其技術領域應為機械連接結構的設計領域。對比文件 6 公開了通過機械構造中設置凸起和凹槽兩者之一的防誤裝部來實現兩個插接件防誤裝的功能。在面對如何設置防誤裝結構的技術問題時,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對比文件 6 中得到技術啟示。
二審判決 d e 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結論正確,因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小結:在該案判決中,對于對比文件 6 的技術領域問題,法院的判決思路是對比文件 6 公開的防誤裝技術手段的技術領域與該申請區別技術特征的技術領域相一致,其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即應當基于區別技術特征實際所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出發點,來確定區別特征所體現的技術手段所限定的技術領域,并不是過度關注兩者的應用技術領域。這種技術領域的考量方式對于實際案例的檢索領域的跨度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在審查實踐中,該類對比文件的檢索范圍不能僅局限于其應用領域。
通過上述案例,得到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的對比文件的檢索范圍,下面通過一個實際案例來探討一下檢索思路。
【案例 2】申請號:2016101761808
權利要求 1 :一種壓簧與拉簧組合式除草器總成浮動仿形機構(如圖 5 所示),包括機架總成 1,在所述機架總成 1 下側部上配裝地輪 2,在地輪 2 的地輪軸 3 上可轉動的安裝擺動架 4,在所述擺動架 4 后部上可轉動的安裝除草輥總成 5,鏈條 6 套裝在地輪軸 3 和除草輥總成 5 上將其連接,其特征在于:伸縮螺桿 8 的前側部可軸向往復移動的插裝在機架總成 1 上部的通孔內,所述伸縮螺桿 8 后端部通過鉸連銷軸 7 與除草輥總成 5 上部鉸連接,壓力彈簧 9 套裝在伸縮螺桿 8 上,所述壓力彈簧 9 的前、后端分別與機架總成 1 和伸縮螺桿 8 上的臺階面接觸配合,在所述伸縮螺桿 8 前側螺紋部位上配裝壓簧壓力調節螺母 13,所述壓簧壓力調節螺母 13 與機架總成 1 接觸;在所述機架總成 1 上可軸向移動的安裝拉簧螺桿 10,拉簧拉力調節螺母 11 配裝在拉簧螺桿 10 前部上,且與機架總成 1 接觸配合,拉力彈簧 12 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拉簧螺桿 10 后部和除草輥總成 5 上部上。
權利要求 1 與對比文件 1(如圖 6 所示)的區別僅在于:該申請使用了拉簧 10 和壓簧 9 的組合來實現仿形,同時緩解對比文件 1 中壓簧 9 的受力問題,進而提高除草效果。
檢索思路:根據對相關技術的了解,權利要求 1 與對比文件 1 區別的對比文件能夠被應用到多種技術領域中,在使用分類號進行檢索時,需要涵蓋多個領域的分類號,很容易出現漏掉的情況從而造成檢索不充分。這種情況下一般采用關鍵詞為主進行檢索,而采用關鍵詞又帶來較大的噪音,準確性較差,且在檢索時,如何準確地選取關鍵詞比較重要。
該案所需要技術手段的技術特征是拉簧和壓簧的組合,用途是用于仿形,本質上也是用于實現浮動,技術效果是解決壓簧的受力不平衡問題。
檢索過程對比分析:
(1)1 CNTXT 12773 壓簧 and 拉簧
2 CNTXT 574 1 and ( 仿形 or 浮動 )
(2)1 CNTXT 7791 壓簧 s 拉簧
2 CNTXT 373 1 and ( 仿形 or 浮動 )
數據庫:一般而言,由于技術手段比較具體,難以體現在摘要中,因此在數據庫的選擇上應當首選全文庫。
關鍵詞: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結合的對比文件采用的技術手段,應當與該申請區別技術特征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相同或相近,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達到的技術效果也應當是相同的。因此在關鍵詞的選取上,首選與本申請技術手段相同的關鍵詞(拉簧、壓簧),采用與解決技術問題相同的關鍵詞(仿形,此外還應當從仿形出發擴展到仿形的本質是實現浮動)。
檢索結果:從檢索結果來看,其采用的關鍵詞中并沒有使用“仿形”,而是采用了“浮動”。此外,從對比結果數量的對比分析來看,在全文庫檢索中,應當注重截字符的應用,以提高檢索效率。
拉簧 11 和壓簧 17 均分別連接于兩個板 13、4 之間,連接關系與本申請相同,兩者的結合能夠實現浮動且拉簧的加入是為了解決壓簧 11 受力問題。
在實際檢索案例中,基于區別技術特征以及區別技術特征實際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從而得到區別技術特征實際所屬的技術領域應當為仿形結構中彈簧受力平衡的技術領域,對比文件 2 公開的彈簧與壓簧的組合同樣屬于仿形結構中彈簧受力平衡的技術領域,兩者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而實際上,對比文件 2 根據應用分類的分類原則確定的技術領域為減震器領域,如果僅將檢索領域限定在除草裝置領域,就會出現遺漏。
三、結 語
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的技術領域的認定,應當基于本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的區別技術特征,以及區別技術特征實際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出發,也應當考慮區別技術特征在對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是否與區別技術特征在本申請中所起的作用、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一致,即是確定區別技術特征在本申請與對比文件中是否是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術領域。而不應該拘泥于對比文件具體應用的技術領域。在檢索此類對比文件的過程中,要著重于結構、效果、作用等關鍵詞以及截字符的應用。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發明與專利》主辦: 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發明協會,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672-6081,國內刊號:CN11-5124/T,郵發代號: 82-550,復合影響因子: 0.274,綜合影響因子: 0.133,創刊時間:200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