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2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體質顧名思義是指人體的質量,是人體健康狀況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它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遺傳是人的體質形成的基礎,對其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且受內外環境(自然與社會)的約
摘要:體質顧名思義是指人體的質量,是人體健康狀況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它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遺傳是人的體質形成的基礎,對其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且受內外環境(自然與社會)的約束,說明體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與后天環境有關。
關鍵詞:體制測量指標,情緒控制,醫學論文范文
體質測試是根據體質的概念,測試內容應包括4大素質:即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衛生部、國家計委、科技部、國家民委、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統計局和全國總工會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根據我國當前人群的實際情況和測試指標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觀性,最終選取身高、體重、體成分、肺活量、心肺功能、臺階試驗、骨密度、10米×4往返跑、握力、閉眼單足站立、反應時、仰臥起坐、俯臥撐、縱跳和坐位體前屈等作為體質測試的指標。而對心理素質的測量并沒有做要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心理素質的測試將成為體質測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主觀體驗
情緒的主觀體驗或感受是心理活動中一種帶有獨特色調的覺知或意識,是情緒的主觀成分,情緒在意識層面上的感受稱為體驗。在過去,甚至到目前,測量情緒的主觀體驗一般通過主觀報告實現,存在兩種不同的測量,一種測量具體的情感體驗,一種測量情緒維度。常用測量工具有,I z a r d的維量等級量表(D R S)和分化情緒量表(D E S),G r o s s的情緒主觀報告表(1 9 9 3,1 9 9 7,1 9 9 8),Z u c k e r m a n等人(1 9 6 4)編制的多種情緒形容詞檢核表(MA A C L)和M c N a i r(1 9 9 2)心境狀態量表等。
I z a r d的維量等級量表(D R S)和分化情緒量表(D E S):維量等級量表(D R S)包括感情體驗、認知和行為3方面,包括3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由4個維量組成,它們是:愉快維,評估主觀體驗最突出的享樂色調方面:緊張維,評估情緒的神經生理激活水平方面,它包括肌肉緊張和動作抑制等諸成分水平;沖動維,評估情緒情境出現的突然性,以致個體缺乏預料而發生反應的突發強度;確信維,評估個體勝任、承受感情的程度。在認知水平上,個體報告出對情緒的理解程度;在行為水平上,個體報告出自身動作對情境適宜的程度。每個維量做5級記分,分化情緒量表(D E S)是一個形容詞檢表,用來測量個體情緒中的分化情緒成分。包括1 0種基本情緒,每種情緒有三個描述它的形容詞,共三十個形容詞。D E S被用來測量兩種情況,一種為情緒強度,做5級記分;第二種為測量情緒頻率。即在一定時間內(如一天、一周或者更長的時期內)某種情緒出現的頻率。因此它可以用來測量心境或情緒特質,做5級記分。G r o s s的情緒主觀報告表:最初由E k m a n,F r i e s e n和A n c o l i(1 9 8 0)制作,后經G r o s s(1 9 9 3,1 9 9 5,1 9 9 7)改編多次使用,由愉快(h a p p i n e s s)、憤怒(a n g e r,)、驚奇(s u r p r i s e)、厭惡(d i s g u s t)、悲傷(s a d n e s s)、放松(r e l i e f)、緊張(t e n s i o n)、恐懼(f e a r)、興趣(i n t e r e s t)、滿意(c o n t e n t m e n t)、痛苦(p a i n)、迷惑(c o n f u s i o n)、尷尬e m b a r r a s s me n t)等1 6個形容詞組成。每種情緒由9點L i k e n量表進行評估。要求被試從O到8個數字中選擇一個最符合自己當時的情緒體驗的數字,“O”表示“無”,“8”表示“非常強”。
二、行為表達
行為表達的主要方面是表情行為研究。從達爾文開始,T h o m k i n s、E k ma n、I z a r d等許多研究者對西方和東方被試者進行了一系列表情認知和表情行為的研究。T h o m k i n s主張情緒不但產生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也十分重要的影響著情緒,所形成的理論被稱為“面部反饋假設”。I z a r d(1 9 9 3)也提出表情是一種獨特的神經過程,它誘發外導過程而產生可觀察的(也可能觀察不到的)表情和可意識到的獨特體驗。研究者制作出一些表情行為的編碼系統常用表情編碼系統主要有E k ma n面部肌肉活動編碼系統(F A C S;E k ma n&F r i e s e n。1 9 7 8)。1 z a r d最大限度辨別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MA X)和表情判別整體判斷系統(A F F E X,1 9 8 0)。L e v e n s o n和G r o s s(1 9 9 3)在E k ma n的表情編碼系統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套專門為實驗室中觀看錄像材料時被試者上半身(包括手臂和手掌)的情緒行為編碼系統(E E B—C S)。將表情系統分為四個部分:具體情緒,如厭惡;愉快度和情緒強度;集體活動性(嘴部運動、臉部運動等);某些行為表情的頻率,如目光轉移。G r o s s的編碼系統已經將情緒強度和整體性軀體活動納入其中。因此,其編碼系統顯得更加系統全面。另外,表情的測量也可以通過記錄臉部肌肉電活動(E MG)來實現。
三、生理反應
當我們產生情緒時,身體反應常常表現為心跳、呼吸加快,血壓變化。有研究者認為,情緒的發生與自主神經系統的生理變化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系。自主神經系統有兩個分支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常用的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生理指標包括心率、皮膚電反應、呼吸率、血壓、皮膚電阻、體溫等等。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使腎上腺素及甲狀腺素釋放增多,使體溫略有升高,指溫也隨之升高。心率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共同支配,因此心率的變化取決于自主神經系統這兩個分支系統和相互作用,交感神經活躍,心率加速,副交感神經活躍,心率則減速,因此,心率的變化不規則,心率由在消極情緒下心率增強。皮膚電由交感神經系統支配,它的大小與情緒的性質無關,只反應情緒強度的變化,呼吸頻率也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同支配,不同性質的情緒引起的呼吸頻率、幅度各不相同。情緒的生理反應的測量一般通過生理多導儀測量心率、心血管系統交感神經、皮膚電、呼吸、皮膚溫度、橫紋肌肉活動等生理指標激活程度。還有研究表明,心跳R間期的變化更多地受副交感神經的影響,被認為是可以反映迷走神經特點指標。P o r g e s(1 9 9 7)認為,反映迷走神經特點的心跳區間的變化被認為是反映情緒調節程度的最佳指標,而且,心跳區間的變化值可以作為情緒調節能力的個體差異指標。即心跳區間的變化值越大,情緒調節能力越強。研究者們關于情緒調節的生理指標多采用心跳間期、心率、皮膚電、呼吸、皮膚溫度等生理指標激活程度。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