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學報醫學期刊征稿論當下動物外科的教學制度

發布時間:2014-05-12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動物醫學是研究動物有機體生命科學規律與疾病的一門科學, 它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動物外科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是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它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醫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論文摘要:動物醫學是研究動物有機體生命科學規律與疾病的一門科學, 它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動物外科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是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它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醫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由于課程是以實驗教學為主要形式, 這對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也有著很多改革的空間。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結果表明我們在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 課程的教學質量正在穩步提高。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在多輪的實踐教學中不斷地解決和完善, 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動物外科學,教學方法,實踐

  為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適應社會對動物醫學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本研究針對動物醫學臨床專業課,進行調查與研究, 明確針對學時少、實踐要求強的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借鑒其他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對動物外科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進行了改革與實踐, 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為培養適應21世紀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 必須加強教育教學改革, 而醫學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科學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 1, 2]。動外科學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動物醫學專業主干課程, 主要內容包括外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診斷、治療、預防方法以及手術技術和圍手術期處理等。其特點是在動物臨床診斷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實踐性和技術性, 與動物解剖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病理學等多課程知識密切關聯,知識面廣, 內容龐雜。在長期傳統式的教學中, 學生很難對其有一個系統的了解, 加之動物外科學中有很多動物解剖、動物病理學知識及操作, 僅僅靠文字及部分圖片等傳統式的教學方法, 學生不易記憶和理解。因此, 如何使學生形象、系統地了解動物外科學基本理論及操作, 便于課后及工作后復習、再教育, 是動物外科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針對這一情況, 本課程組對動物外科學課程的教學定位和教學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和積極探索, 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 如何形成更合理、更實用的教學體系和提高教學質量, 是我們一直在積極實踐與探索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 我們在2005、2006級動物醫學本科生的教學中, 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與研究, 現以學生考試成績的變化來探討教學改革的效果, 并作進一步的效果分析。

  1 研究對象

  分別以我院動物醫學專業2005級的本科生99人和2006級本科生63人( 為第七學期學習該課程的學生) 共162人的考試成績作為分析對象。

  2 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

  2. 1 教學方法

  2. 1. 1 “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嘗試“ 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 其實質就是結合動物醫院的來診病例情況, 選擇典型病例實施診療示教, 讓學生參與診治活動。

  2. 1. 2 以科研促教學的教學模式 開設了科研訓練課, 使學生較早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參與教師的科研中, 鍛煉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和總結材料的能力, 使學生對某些知識點形成初步的認識, 提高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業項目和完成自主實驗研究及撰寫論文的能力。

  2. 1. 3 開展探討式的教學模式 教師結合授課內容布置與此相關的題目, 學生課余時間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 整理, 制作PPT, 在第二課堂上進行匯報, 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 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擴展知識面, 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增強教學效果。

  2. 1. 4 多種直觀教學手段相結合 結合動物外科學課程特點, 課程組教師將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 采用直觀教學。通過教學實習周等教學過程,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授課內容。教學內容與外科疾病相結合, 使學生能夠擴大知識面并聯系實際, 建立起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

  2. 2 考核評分方法

  考試按我院制定的考試方案進行, 學生總評成績是由平時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核成績三部分組成: ( 1) 平時成績: 由任課老師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情況( 包括到課率、實驗報告成績、提問成績等) 嚴格評分, 為防止班級之間的評分差異過大, 要求各班帶課老師將平均分調整得比較接近。( 2) 理論考試: 由學院從題庫隨機抽題組卷。評卷以/ 流水作業0方式進行, 試卷評分經嚴謹審查, 結果可靠?荚嚭蟛⒔浽嚲矸治, 兩個年級學生的試卷的難度系數、可信度等比較接近。( 3) 實驗考核: 由學生以抽簽的方式選題, 然后進行操作考核, 監考人員認真掌握實驗考核量化指標與評分標準, 對學生的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作出評分。課程考試實行“教考分離”, 力求客觀、公正, 保證學生考試成績的準確性!秳游飪瓤茖W》《5獸醫臨床診斷學》和《動物產科學》成績由我院考務科提供。

  2. 3 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數據采用Excel 2003軟件, 對上述學生的,《動物外科學》的總評成績與《動物內科學》、《獸醫臨床診斷學》和《動物產科學》的考試成績進行了比較分析, 并對《動物外科學》的理論考試成績、實驗考核成績、總評成績進行統計與比較分析, 并采用t 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3 結果

  在《動物內科學》、《動物產科學》和《獸醫臨床診斷學》三門課程考試中, 對同系不同年級學生的成績進行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我們所選擇的分析對象在智力學習狀況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 但在《動物外科學》考試成績中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這些差異發生在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的前后。

  同系2006級的學生在《動物外科學》的考試成績中各項考試成績均比2005級有明顯的提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學生在實驗理論與實驗操作兩方面的學習有了同步的提高, 反映我們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討論

  《動物外科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綜合性課程, 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由于課程綜合了獸醫臨床診斷學、動物藥理學、動物病理生理學、動物解剖學等學科的知識, 又是以實驗為主的教學形式, 故它在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其獨特之處。我們在總結經驗找出問題的基礎上, 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改。

  4. 1 提高教師水平

  《動物外科學》課程對教師的水平要求相對更高。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重點加強了師資的培訓, 提高所有任課教師的整體實力。以往由于各種條件的約束, 我室未能對任課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與互相學習交流,以前采用的方法是“以老帶新”、“隨堂聽課”。而在2006級本科的整個教學中, 除了上述的培訓方法外, 我們還制定了規范的教師集體備課與預試驗制度, 同時進行了教師間的課評活動, 從而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交流, 使得任課教師的整體水平大為提高。

  4. 2 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3]。我們通過多種形式來改進教學方法, 嘗試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轉換為“互動式”教學, 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 并作出解答。在實驗輔導方法上, 通過“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從而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開展探討式教學的模式, 通過獸醫院臨床實踐活動, 學生業余時間查找資料, 在第二課堂上進行匯報, 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 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擴展知識面, 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以科研促教學的教學方式, 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參與教師的科研中, 使學生對系統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 提高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業項目和完成自主實驗研究及撰寫論文的能力。我們特別注重因材施教, 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由于授課對象多層次( 普通本科、對口本科) 性, 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上進行因材施教, 因人制宜的探討與實踐, 相對而言, 對口本科班的學生由于有了臨床實踐的經驗, 動手能力較普通本科生強, 但其理論知識相對較差。對口本科班的任課教師針對性地加強理論的講解, 普通本科班的任課教師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4. 3 改進教學手段

  應用多媒體教學, 使學生通過各種感覺獲取信息,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可提高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 4]。因此, 該課程的理論教學在原來“黑板+ 粉筆”的教學手段的基礎上, 我們采用與直觀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 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強大優勢與眾多功能, 讓學生更易領會教學的內容, 尤其是在動物外科手術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的外科手術的示范等方面, 加深了理解和掌握。

  4. 4 完善考試制度

  針對《動物外科學》的課程特點, 制定了嚴格的考試制度, 采用總評成績= 理論考核成績( 50%) + 實驗考核成績( 30%) + 平時考核成績( 20%) 的計算法, 實行“教考分離”, 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 不送“ 人情分”, 不降低通過考試的標準。嚴格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對學生保持一定的“思想壓力”。通過制定各項制度, 使教學與考試不與教師個人的意志所轉移, 而是沿著科學的、合理的軌道發展。

  4. 5 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他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2005級本科生對本課程雖然有興趣, 但部分學生僅停留在“好玩”、“新鮮”的表面上, 真正努力學習不夠, 為此,我們在2006級本科生的教學中, 強調了本課程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意義,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 通過與學生座談, 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問題, 從而采取適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學生思想上的誤區。動物醫學是研究動物有機體生命科學規律與疾病的一門科學, 它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動物外科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是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它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醫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由于課程是以實驗教學為主要形式, 這對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也有著很多改革的空間。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結果表明我們在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 課程的教學質量正在穩步提高。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在多輪的實踐教學中不斷地解決和完善, 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史清芳, 白 波, 王洪恩, 等. 淺談基礎醫學綜合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1999, 6(11): 70~71.

  [2] 張玉芹, 聶 輝, 王育斌, 等. / 三理0綜合性實驗的實施與思考[J]. 西北醫學教育, 2005, 13(6): 268~269.

  [3] 王天昊, 楊喜珍, 董 薪, 等. 外科手術學基礎與動物外科教學方法探討[J]. 中國局部手術學雜志, 2003, 12(1): 63~64.

  [4] 高 利, 肖建華, 范洪剛, 等. 論多媒體技術在家畜外科手術學教學中的作用[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9, 7(3): 61~62.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