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4-15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鈉5000 u腹壁皮下注射,12 h 1次,連用5天,14天后評定療效。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分別為90.25%和67.5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3.68%和34.02%(P<0.01)。結論 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有顯著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鈉5000 u腹壁皮下注射,12 h 1次,連用5天,14天后評定療效。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分別為90.25%和67.5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3.68%和34.02%(P<0.01)。結論 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有顯著的療效,具有很好的臨床用前景。
[關鍵詞] 低分子肝素鈉,腦梗死,神經功能缺損
腦梗死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對腦梗死的治療,超早期(3~6 h)可選擇溶栓治療,但大多數患者并不能在此時段接受治療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從臨床實際看,并發腦出血及再梗死的風險較大;颊呒覍俨灰捉邮,醫生承擔風險太大。事實上開展溶栓治療的醫院很少。低分子肝素鈉對腦梗死治療有明顯療效且安全可靠,F將我院自2004年2月~2006年8月期間的住院治療組40例與對照組38例進行比較,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入選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第二次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診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CT確診;(2)發病時間72 h內;(3)年齡小于75歲;(4)血壓低于200/120 mmHg;(5)血小板正常;(6)近期無手術史及出血史;(7)無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及血液系統疾病。
1.2 病例分組 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3±12)歲,其中高血壓34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2例。對照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64±10)歲,其中高血壓32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2例。治療前兩組均采用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評分。神經功能缺損0~15分為輕型,16~30分為中型,31~45分為重型。治療組:輕型10例,中型22例,重型8例。對照組:輕型11例,中型20例,重型7例。兩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性別、年齡、發病時間、伴發疾病、既往史差異無顯著性(P>0.05)。
1.3 治療方法 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PT、KPTT等。兩組常規應用藻酸雙酯鈉改善腦循環,控制腦水腫,保護腦細胞,調控血壓及對癥等治療。治療組加用低分子肝素鈉(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000 u腹壁皮下注射,12 h 1次,連用5天。觀察指標:(1)出血現象:局部瘀點、瘀斑不需停藥,熱敷,廣泛皮下出血則停藥;(2)肌力改善等情況;(3)PT、KPTT。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14天,根據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再度評分。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評定標準:(1)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0級;(2)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1~3級;(3)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生活自理;(4)無效:神經功能缺損減少或增加18%以內;(5)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5 統計學方法 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經治療,治療組顯效率67.5%,總有效率90.25%,對照組顯效率34.02%,總有效率73.68%,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2 副作用 治療組有32例出現局部瘀點、瘀斑,無一例廣泛皮下出血及顱內出血、再梗死。治療前后PT、KPTT無明顯改善。
3 討論
腦梗死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主要是纖維蛋白質等各種因素參與下變為纖維蛋白,纖維蛋白黏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出現壞死區及周圍形成缺血半暗帶。壞死區由于完全性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帶仍存在側支循環,有部分血液供應,留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正常腦細胞血流量50 ml/100 min以上,如果血流量低于18 ml/100 min則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損害。半暗帶腦血量介于18~50 ml/100 min之間)。如果缺血半暗帶血流迅速恢復使腦代謝改善,損傷仍然可逆,神經細胞仍可存活并恢復功能。挽救缺血半暗帶,保護可逆損傷神經元是腦梗死治療的關鍵。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分離得到的一些組分或裂解后產生的片斷,其相對分子量4000~6500 D。具有凝血酶Ⅲ依賴性抗Ⅹa因子活性及纖維蛋白酶原活性。其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的比值為3.2∶1。抗血栓優于普通肝素,抗凝血作用無明顯差異,出血危險小,生物利用度高(皮下給藥利用度明顯提高,接近98%)。對KPTT影響不明顯,量效關系明確,預期濃度和療效準確,無需藥物監測。半衰期長(3.5 h左右)。
1982年低分子肝素作為肝素類第二代制劑開始應用于臨床。早期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滯度,改善高凝狀態,迅速溶解微血栓,抑制血栓擴展,降低血栓擴大幾率和進一步血管阻塞,預防再次血栓形成。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改善側支循環,促進血管再通,利于缺血半暗帶供血而起到挽救缺血半暗帶,減輕腦組織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的作用,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致殘率。
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給藥方便,無需特殊監測,安全高效,費用較低廉,值得基層醫院推廣應用,是治療腦梗死的理想藥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