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臨床先導教學法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發布時間:2021-07-0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是中西醫結合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臨床先導教學法運用于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通過臨床觀察理論學習病例討論,形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回歸實踐的學習系統。臨床先導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理論知識與臨床

  [摘要]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是中西醫結合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臨床先導教學法運用于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通過臨床觀察—理論學習—病例討論,形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回歸實踐的學習系統。臨床先導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良好銜接奠定基礎。

臨床先導教學法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臨床先導教學法

  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是一門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有關理論與方法,認識和掌握婦女獨特的解剖、生理、心理和病理的臨床學科[1]。作為一門臨床學科,其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開設本門課程時學生已完成基礎理論學習,開始進入見習階段。該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儲備。因此,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中醫臨床思辨能力以及操作技能。在傳統的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按照疾病定義、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這樣固定的模式授課,這種常用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臨床思維、鑒別能力及辨證能力的培養。

  臨床先導(observationteachingdiscussion,OTD)是以臨床觀察、理論學習和病例探討為一體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2],學生可通過臨床病例觀察,與患者面對面溝通和交流、收集病史,獲取癥候和體征,之后帶著問題進行課堂學習和病例討論。OTD教學法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觀察臨床病例、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等,更利于幫助學生正確獲取臨床信息,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此外,在OTD教學中,學生獲取的臨床信息和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加強理論學習,督促學生通過資料查閱的方式解決相關的問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這一培養模式與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筆者運用OTD教學模式對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進行了探索。

  1從臨床觀察入手的OTD教學是提升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臨床觀察環節是OTD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在理論教學之前接觸臨床。病例選擇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等密切相關。筆者充分發揮大學附屬醫院婦科重點專科的優勢,利用本科室的醫療資源,依據教學重點,選擇能夠體現中西醫診療特色的臨床病例,依據臨床病例提出若干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帶著興趣進行細致的臨床觀察。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是一門中西醫結合學科,在選擇病例時,應注意選擇能充分體現中西醫治療優勢的疾病,使學生既能接觸到中醫辨證論治,又能了解西醫的治療方法和操作技能,明確中西醫結合的意義所在。如對月經病進行教學時,挑選西醫診斷為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中醫診斷為崩漏的病例,提出以下問題:患者診斷異常子宮出血(崩漏)的依據是什么?臨床應根據哪些主要癥候進行中醫辨證?本病需要和哪些疾病相鑒別?如何進行中西醫治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病例觀察,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也有利于學生了解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在臨床觀察時,可帶學生觀摩一些中醫適宜技術和小手術等操作,后期課堂理論教學時,再將理論和臨床有機結合,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帶著問題的OTD理論教學是夯實理論提高能力的教學手段

  課堂是理論學習的重要場所,OTD的課堂教學與臨床觀察密不可分,是臨床觀察的延續。在教學設計中,融入臨床病案,以問題為導入開始授課,讓學生帶著臨床問題進行課堂學習,教師對問題進行系統歸納和分析,使學生既解決了臨床問題,又系統掌握了中西醫基礎理論。在臨床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課堂教學,學生通過臨床觀察,對疾病有了感性認識,課堂教學中就會起到聯動的效果,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更容易吸收知識,尤其是一些陌生的醫學詞匯。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課堂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意識和西醫的診療手段,掌握中西醫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傳統課堂教學缺少臨床診治過程中引導鑒別辨證的過程,缺乏中醫辨證思維能力的培養[3],而OTD教學方法使教學目標更容易實現。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詳細講解臨床操作細節和具體的知識點。網絡教育平臺彌補了這一不足,如對于婦科檢查、后穹隆穿刺、剖宮產等西醫臨床操作技能的相關內容,可以短視頻的形式轉移到慕課平臺,學生可以下載各種教學資料,反復學習。教學實際操作視頻可明顯增強學生的印象,加深其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異位妊娠時,可以采用慕課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該病的發生發展、鑒別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以及手術過程,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深刻地理解這些理論知識;通過教學模具教授學生婦科檢查、后穹隆穿刺等臨床技能,增強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慕課視頻的重復性、自由性、針對性可以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及思維方式,增加教學活動的實用性及持久性,加強學生對具體疾病的理解和記憶程度[4]。

  3基于問題學習進行病例討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基于問題學習是以實際問題為基礎,創造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問題學習思考,并針對問題的寬度和廣度加以延伸擴展,基于問題學習法教學可將理論和實踐聯系得更為緊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5]。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OTD教學法中基于問題學習進行病例討論,教師將理論教學內容講解完成后,依據教學重點,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臨床實踐問題,將其編制成為一個問題清單,構建疾病問題清單導學。教師在課堂上將問題清單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對相關章節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或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解答清單上的問題。在病例討論中,采取小組互相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4~6人組成1個小組,就學習內容與教學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依照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任務,進行互相合作探究學習。如在不孕癥的教學中,設計不孕癥的原因、檢查手段、中醫辨證論治、西醫治療進展等與臨床密切相關的問題,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再將研究學習成果匯報分享,教師進行總結,提出本次課堂學習的重點,及時糾正學生討論中的錯誤,使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學習,系統掌握中西醫治療不孕癥的方法;趩栴}學習的教學方式多樣,教師可結合實際及教學內容設計情境靈活運用[6],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成果,鍛煉其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幫助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病例討論,學生對課堂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對疾病的臨床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亦得以增強。

  4OTD教學法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應用舉隅

  教學案例①第一部分(病例觀察)。王某,女,28歲,2020年2月26日初診。主訴:下腹疼痛反復發作1年,加重1周,F病史:患者1年前即感下腹疼痛,因無其他不適而未就診,1周前勞累后下腹疼痛加劇,伴灼熱感,自覺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臭氣,伴胸悶心煩,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婦科檢查:外陰(-);陰道:黏膜潮紅;宮頸輕度糜爛;宮體:前位,正常大小,活動度可,壓痛(+);附件:雙側增厚,壓痛(+)。問題設置:該患者中西醫診斷分別是什么?中醫辨證屬于什么證型?該病的中西醫治療方法分別是什么?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與患者進行交流。②第二部分(理論學習)。運用多媒體展示盆腔解剖圖片,講解慢性盆腔炎的好發部位、感染途徑及發病機制。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回顧濕熱、寒濕、氣滯、氣虛等證候表現,結合病例觀察的臨床癥狀,分析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機,結合臨床觀察的資料,講授中醫辨證論治;利用模具講解婦科檢查具體步驟;結合教學操作視頻講解慢性盆腔炎的中醫綜合治療,并將該部分內容轉移至慕課。課堂理論學習結束后,教師將病例討論的內容發給不同小組的學生,并告知病例討論的時間和形式。③第三部分(病例討論)。該病診斷依據是什么?中醫辨證的要點是什么?主要應該和哪些疾病相鑒別?最佳的治療方案是什么?同一問題的不同小組先進行討論,每個問題總結后,由一名同學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或者糾正。教師聽完全部匯報后,進行總結和點評。

  案例分析本案例選擇能夠充分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優勢的疾病———慢性盆腔炎作為臨床病例觀察的切入點。觀察病例時,要求學生通過臨床觀察回答該疾病的診斷、辨證分型及治療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隨后的理論學習中,當教師講授慢性盆腔炎時,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之前所觀察的病例相結合,更容易理解該病的概念、發病機制和臨床癥狀等。由于婦科檢查部位較為隱私,因此,采用教學模具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另外,保留灌腸、中藥外敷等中醫綜合療法在課堂上難以進行操作講解,故利用慕課這一教學手段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在病例討論時,學生已經對慢性盆腔炎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討論的問題主要圍繞臨床實踐展開,需要學生結合臨床實際進行思考才能回答,以培養學生系統認識疾病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5結語

  OTD教學法將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臨床觀察—理論學習—病例討論,形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回歸實踐的循環教學系統。將OTD教學法與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的教學相結合,可將教材內容與臨床實際緊密聯系,有利于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臨床思維。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直觀生動形象地闡述教學內容,而且更加重視對學生分析能力和臨床思維的培養,更符合臨床醫學生培養的方式。——論文作者:李偉莉,余欣慧

  相關期刊推薦:《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季刊),主要反映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全國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科研、臨床、數學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載論文要求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先進性、客觀性、實踐性和邏輯性,并符合國家規范,對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以及輔導基層醫技術人員,都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