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學校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處理與防控措施體會

發布時間:2020-11-02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綜合分析學校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處理與防控措施。方法:針對2017年4月份陳巷鎮中心小學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的調查報告,來分析探討如何處理學校的爆發疫情,如何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結果:本次事件中,累計報告流感病例11例,均發生在同一班級,

  摘要:目的:綜合分析學校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處理與防控措施。方法:針對2017年4月份陳巷鎮中心小學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的調查報告,來分析探討如何處理學校的爆發疫情,如何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結果:本次事件中,累計報告流感病例11例,均發生在同一班級,說明學生因為人口密度大,學生之間接觸頻繁,很容易在班級出現聚集性疫情,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結論:肺流感疫情尤其容易在小學爆發,而且傳染性較強,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學校的疫情監測工作,做好疫情的處理和防控措施。

學校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處理與防控措施體會

  關鍵詞:肺流感病例;疫情處理;防控措施

  流行感冒是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病毒極易變異,傳播速度很快,基本上每年都會流行一波。學校由于人口密度大,學生之間接觸頻繁,因此一旦出現流感病例,會很容易快速傳播出去,從而導致聚集性疫情及爆發疫情,不僅給學生帶來身體的負擔,給家庭、學校和社會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1]。所以學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學校流感樣病例爆發疫情的處理與防控措施,本文結合2017年4月份陳巷鎮中心小學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的調查報告,來分析探討如何處理學校的爆發疫情,如何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以期為學校流感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1、資料來源

  2017年4月21日上午11時,市疾控中心應急信息科接到陳巷鎮衛生院劉主任電話報告:陳巷鎮中心小學近一周來,有8名學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市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中心領導和市衛計局報告,并迅速組織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所有病例均已痊愈,截止5月3日,至最后一名學生發病后,密接者超過8天無新增病例,可以結案。報告如下:

  (1)基本情況

  陳巷鎮中心小學位于陳巷鎮平伏大道435號,占地面積約30畝,F有教職員工39人,在校學生752名。共有15個班級(無一年級和二年級),其中小學四年級3個班,小學三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各4個班。學校無住讀生,無醫務室,患病學生自行到醫院或村級診所就診。學校沒有開設健康教育專門的課程,有兼職政教處趙浩老師負責安全衛生工作。

  (2)疫情概況

  截止4月21日,學校累計發病9人,均發生在三(3)班。疫情發生后,學校已經采取了部分防控措施:一是學校指定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強了學生晨、午檢工作;三是落實對教室及外環境消毒;四是發病的班級主動接受停課一周,患病學生返家或住院治療。部分病例經過對癥治療1—2天,病情已有好轉。

  相關知識推薦:醫師論文怎么樣投稿

  4月24日上午,在三(3)班同學(密切接觸者)中新增2名學生發熱伴流感癥狀,已安排到鎮衛生院隔離治療,經診斷為流行性感冒,并已上報。至4月26日,所有發病學生均無發熱,無流感樣癥狀,達到臨床痊愈,已安排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2、結果

  本次事件中,累計報告流感病例11例,均發生在同一班級,班罹患率20.00%(11/55)。摸排密切接觸者46名,除新增兩名發病外,其他均無異常。

  2.1發病人群分布

  發病學生年齡集中在8-9歲,共11名,其中8歲組7名,9歲組4名。男生9人,女生2人,男女生發病性別比為1:0.22。

  2.2發病時間分布

  4月13日1例,4月16日1例,4月17日1例,4月18日1例,4月20日5例,4月24日2例。

  2.3主要臨床表現

  為發熱37.8-39度,頭痛、咳嗽、咽痛、部分學生出現流涕、鼻塞不適等。

  2.4病例治療情況

  患病學生均已落實隔離(居家)治療,大部分病例由家長帶往陳巷鎮衛生院就診,個別病例的家長在村衛生室治療。目前已全部痊愈,無重癥和并發癥發生。

  2.5接種、接觸史

  調查學生中近期均無外出史,均無流感疫苗免疫接種史。除與本班、本校同學接觸外,無其他類似病例接觸史。

  2.6首發病例調查

  首發病例孫婉婷,女,9歲,三(3)班。發病日期4月13日,首診4月21日,無外出史和同病接觸史,也無流感疫苗接種史,目前已痊愈。

  2.7實驗室采樣

  根據發病學生臨床癥狀和體征,安排實驗室人員采集患病學生咽拭子樣品7份,并立即送隨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結果為B型流行性感冒。

  根據患病學生臨床癥狀、流行病調查情況,結合實驗室結果,診斷為“B型流行性感冒”,已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未分級)進行網絡直報。

  討論

  3.1 引起流感疫情發生的因素

  引起學校流感疫情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因素包括了流感自身的特點以及學校環境的特殊性。首先,流感病毒自身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發生變異,因此傳染性較大,傳播速度快。每年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變異傳播,因此預防非常困難。其次就是流感的傳播途徑具有特殊性,流感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所以在人群密集的環境下最易發生感染

  [2]。感染者通過噴嚏和咳嗽攜帶病毒,然后通過空氣、物體等傳播,讓更多的人感染。相關研究還顯示,兒童的病毒存在期更長,因此更容易傳染。最后,就是學校環境的特殊性。學校是學生們集中學習的地方,因此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相對比較集中,這也致使學校成為了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地。再加上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大,體育鍛煉時間短,抵抗力普遍較弱,因此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學生成為了流感的易感人群。

  3.2 學校肺流感病例爆發疫情處理與防控措施

  流感一般在春季和冬季最易爆發,作為教學的主要場所,學校一旦發生流感疫情,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學校作為流感的高發地區,一定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好爆發疫情的防范措施,同時也可以聯合相關部門制定綜合防控措施。

  3.2.1 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

  首先學校領導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要構建“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管理機制,成立傳染病預防控制領導小組。在平時注意觀察發現疫情,一旦疫情發生,要能夠積極高效有序的采取處理措施,防治疫情擴散,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3]。學校領導還要加強與教育部、政府部門以及疾控中心等部門的聯系,確保疫情發生時能迅速應對。

  3.2.2 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

  學校必須嚴格落實晨檢制度,不得流于形式。要每日堅持對入校師生及工作人員做好晨檢工作,詳細觀察是否存在咳嗽、咽痛、發熱等流感樣癥狀,若有此類癥狀,應指導相關人員到附近醫療機構就診,期間不得返校參加正常的教學活動,病愈后需持醫療機構相關證明入校。

  3.2.3嚴格執行因病缺勤及報告制度

  學校要嚴格落實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只要出現教職工或學生因病缺勤,要及時做好登記和隨訪工作,并關注相關班級的出勤及發病情況[4]。學校對于學校的流感疫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聯合相關部門積極處理,控制疫情傳播。

  3.2.4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

  學校除了做好相關預防管理工作,加強重視之外,也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對于呼吸道傳染病如何預防,讓學生了解最基本的防護知識,這對做好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非常重要。健康教育可以聯合相關教育部門、醫療機構、疾控中心等進行,教育內容包括讓學生了解流感的臨床癥狀、流感的傳播途徑,簡單的預防措施等[5]。引導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進食和外出前都用洗手液洗手消毒,平時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注意飲食均衡,加強戶外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溫度較低的時候注意防寒保暖,減少疾病發生的幾率。

  3.2.5落實日常消毒工作

  學校應落實日常消毒工作,將消毒工作納入學校的長效機制,定時對學校的相關設施設備進行消毒。圖書館、教師等封閉空間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總之,只有學校高度重視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并將每一項措施落實到位,一定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流感疫情的擴張,減少疫情對學生造成的損傷,保持學校有序發展。——論文作者:張申寶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