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究將B超鑒別診斷應用于甲狀腺結節的鑒別診斷中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用性。方法:將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在該時段對數據庫資料進行統計調查,錄入符合要求的108例存在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經病理檢查確
摘要:目的:探究將B超鑒別診斷應用于甲狀腺結節的鑒別診斷中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用性。方法:將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在該時段對數據庫資料進行統計調查,錄入符合要求的108例存在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經病理檢查確診患者的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并應用B超對其進行檢查,分析B超掃查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探究其臨床可用性。結果:在B超檢查結果中,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變診斷準確率與病理檢查未見明顯差異,組間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患者進行病情的診斷與鑒別時,可選擇B超作為診斷方案,能夠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對于患者后續治療工作的開展來說有積極意義,具有較高的可推廣價值。
關鍵詞: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病情診斷;B超鑒別;臨床應用
目前臨床上的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瘤以及甲狀腺癌均有可能導致甲狀腺出現結節性的改變,而且臨床上較為常見[1]。B超檢查是現代臨床應用廣泛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方式,這種方案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甲狀腺微小結節內的血供狀況和形態大小,能夠為患者臨床治療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故而明確甲狀腺微小結節的良惡性是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和治療方案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2]。此次研究將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錄入符合要求的108例存在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將B超鑒別診斷應用于甲狀腺結節的鑒別診斷中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用性,現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對該時段我院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確認其中在我院數據庫中存在資料登記的108例存在甲狀腺微小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年齡信息為36-72(54.9±5.4)歲,患者男女性別比為(56:52)。
將患者資料錄入Excel表格后進行資料分析,我院統計學人員分析患者資料,確認患者資料可比其良好后錄入研究(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檢查儀器為飛利浦iU22。在進行檢查時,患者保持仰臥位,將患者的頸前部完全暴露,同時選擇多切面的方式,對患者的甲狀腺和甲狀腺周圍血管進行檢查,尤其是需要檢查患者甲狀腺峽部以及兩次體部。在進行檢查時,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甲狀腺大小、形態以及內部回升,醫務人員需要重視回升的具體性質,確認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由SPSS21.0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學分析,各項統計學數據處理操作由專業數據統計人員進行,T、X2值分別檢驗計量、計數數據,確認結果P<0.05則視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B超檢查結果中,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變診斷準確率與病理檢查未見明顯差異,組間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甲狀腺結節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病癥,這種病癥發病率較高,由于這種病癥的病灶直徑往往在1cm以內,所以又被稱為隱匿性甲狀腺癌,由于這種病癥的病灶較小,所以臨床確診率較低。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選擇手術方案進行治療,而臨床上的常用手術以雙葉切除術為主。這種病癥在臨床上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并且引發這種疾病形成的主要病因較多,主要是由于病毒侵襲、細菌侵襲以及全身性感染等狀況所導致的。而臨床研究中發現病毒感染、化學藥品以及毒性變性的組織都有可能引發患者出現這種病癥。在對甲狀腺微小結節進行診斷時,很容易發現肺或其經淋巴瘤以及各種惡性淋巴瘤轉移過的跡象[3]。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超聲醫學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超聲診斷情報中心主辦出版的全國性超聲醫學專業性雜志。辟有超聲診斷的基礎理論、臨床研究、超聲治療、儀器工程技術、講座、綜述以及國內外新動態、信息等專欄?晒┡R床各科醫師和儀器工程人員的業務實際需要和知識更新。
隨著近年來臨床醫學的不斷進步,B超已經成為了現代臨床上影像學診斷的主要方式,這種診斷方案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的病癥狀態,并且配合B超彈力成像對于患者后續康復診斷來說,也能夠有效明確。而在診斷設備的支持下[4],B超診斷方案在臨床應用逐漸趨于廣泛,這種診斷方式能夠幫助醫務人員了解患者的甲狀腺微小結節位置和大小,對于患者的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進行有效判斷。而這種診斷方式在應用時,對于淺表甲狀腺微小結節病變性質來說能夠為醫務人員提供足夠的診斷信息,使醫務人員了解患者病情發展狀況。同時B超在應用時能夠獲得較高的圖像分辨率,在對患者進行甲狀腺微小結節觀察時其觀察圖像更為簡便,并且能夠明確判斷患者的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對于患者的病癥診斷來說有積極意義。
在圖像中顯示[5],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結節類型主要以圓形和類圓形為主,圖像較為規則并且邊界清晰,部分患者的結節可見完整包膜。而患者如果病情為甲狀腺瘤患者主要以單發結節為主,并且圖像呈現細顆粒狀,有明顯鈣化,患者在增強掃查后邊界較為模糊,這也是微小結節性甲狀腺癌的重要影像學特征。而在臨床診斷中可發現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大約有20%的影像學結果中可見邊界模糊,這種模糊出現的原因與結節包膜投像有一定的關系。由于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在生長時為膨脹型生長,對于瘤體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有一定的外壓作用,故而大部分甲狀腺邊緣較為完整,僅有部分患者呈現甲狀腺組織菲薄難以辨認的情況。
總而言之,在對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患者進行病情的診斷與鑒別時,可選擇B超作為診斷方案,能夠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甲狀腺微小結節良惡性,對于患者后續治療工作的開展來說有積極意義,具有較高的可推廣價值。——論文作者:鄒延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