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老年期血管性抑郁治療管理新方案

發布時間:2016-04-12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對于現在老年期血管性抑郁的癥狀有哪些呢,要如何來發展現在醫學新管理方案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血管性抑郁較其它老年期抑郁(內源性)有較低的家族遺傳史,這兩組間或許存在異質性。有人認為老年期由于大腦衰退,而對情緒的抑制作用顯著降低,從而導致老年抑

  對于現在老年期血管性抑郁的癥狀有哪些呢,要如何來發展現在醫學新管理方案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血管性抑郁較其它老年期抑郁(內源性)有較低的家族遺傳史,這兩組間或許存在異質性。有人認為老年期由于大腦衰退,而對情緒的抑制作用顯著降低,從而導致老年抑郁的發生。而血管性抑郁是情緒回路直接受損所致。故此我們認為血管性抑郁是老年抑郁中的一個獨特亞型。

  摘要: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期抑郁障礙日顯突出,且往往多伴有軀體疾病。有報道[1]認為慢性軀體疾病是老年期抑郁的主要致病誘因或致病源,也有報道[2]認為晚發抑郁的發生與腦結構改變,尤與缺血性變化有關,而遺傳因素作用并不明顯。本文對36例起病于老年期的抑郁障礙患者進行調查,探討老年期血管性抑郁與其他抑郁障礙的臨床特征。

  關鍵詞:抑郁,血管性病,醫學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60a的36例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例,平均年齡67.35±8.14a;女25例,平均年齡69.33±10.21a。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老年期抑郁障礙診斷標準;(2)年齡≥60a;(3)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分;(4)排除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癲癇、藥物過敏史及嚴重自殺企圖或自殺行為者。將入組病例中有短暫性缺血發作史或高血壓伴動脈粥樣硬化史,經MRI檢查顯示有腦梗塞灶的歸入血管性抑郁組(研究組),共12例,其他24例為對照組。兩組性別、平均年齡均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入院3d內采用長谷川癡呆量表(HDS)、精神狀態簡易速檢表(MMSE)及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HAMD)評分。入院時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并在1w內完成MRI檢查。對兩組患者臨床特征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

  2.1 研究組有家族史者1例(8.33%),對照組5例(20.83%),兩組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兩組HDS評分均≥22.5分,MMSE評分均≥19分。

  醫學論文:《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58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學主辦的報道醫藥學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刊物,目前,被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期刊數據庫和文摘期刊作為收錄對象,主要登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生物醫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學術論文。

老年期血管性抑郁治療管理新方案

  2.2 兩組HAMD總分和因子分比較,見表1。

  表1顯示,HAMD評定兩組總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研究組認知障礙及遲緩因子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絕望感因子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焦慮/軀體化,睡眠及體重因子分均偏高,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 兩組MRI檢查顯示,除研究組有腦梗塞灶外,還發現9例有腦實質密度改變,腦室擴大,溝回變淺,輕度腦萎縮,其中研究組4例,對照組5例。說明血管性抑郁與老年內源性抑郁一樣,其抑郁的發作與腦結構的改變有關。

  表1 兩組HAMD評定比較(略)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老年期抑郁存在較多的腦器質性變化(47.22%),尤其以腦部多發性梗塞多見(33.33%)。腦缺血能損害紋狀體蒼白球丘腦皮質通路,抑郁癥狀可能是因調節情緒回路或影響調節此系統的去甲腎上腺素(NE)及5羥色胺(5HT)失衡引起的。血管性抑郁的認知損害、遲滯和功能殘疾比其它老年期抑郁障礙更為鮮明。而血管性抑郁需要一種不同于非血管性抑郁的精神藥理學的取向,臨床醫師應全面評價病人,及時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恰當的治療。Coffey等發現老年抑郁患者中40%有丘腦和基底節損害,46%有中、重度深部白質損害,本研究結果與此結果相一致。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