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1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中醫中對咳嗽的治療有什么新的方式呢,現在中醫治療的新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肺脾虛寒夾痰:咳嗽敏感性很高,咳嗽遇寒加重:咽喉或背部受涼、冷飲、進食性質寒涼的食物藥物等;咳嗽時喜飲溫熱,往往得熱咳減;痰白質稀,量少;多伴有便溏,口淡;舌淡胖,
中醫中對咳嗽的治療有什么新的方式呢,現在中醫治療的新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肺脾虛寒夾痰:咳嗽敏感性很高,咳嗽遇“寒”加重:咽喉或背部受涼、冷飲、進食性質寒涼的食物藥物等;咳嗽時喜飲溫熱,往往得熱咳減;痰白質稀,量少;多伴有便溏,口淡;舌淡胖,齒痕,脈虛欠力。肝氣郁結犯肺:咳嗽與情緒相關,情志抑郁不暢時咳嗽加重;咳嗽有氣逆感,咳嗽劇烈時伴有胸脅脹悶或隱痛;女性患者大多伴有月經不調,或咳嗽加重與月經期相關,男性患者多見性情急躁。舌淡紅或紅,苔薄黃或白,脈弦。
摘要:肝氣郁結的患者不在少數,對女性患者尤其值得注意,筆者對咳嗽在經期前加重或伴有月經失調的患者,在月經來潮前1~2周開始用藥,有熱者用加味逍遙丸,無熱者用逍遙丸,療效良好。由于慢性咳嗽需要經過較為嚴格的診斷程序并排除常見的已知病因才能歸為“慢性咳嗽病因不明病例”,因而本研究尚有待進一步擴大病例數,進行更深入探討。
關鍵詞:慢性咳嗽,中醫癥候,醫學論文
1中醫證候研究
采用證候與證候要素相結合分析,證候要素分為病位證候要素(包括肺、脾胃、肝膽、心、腎)、實證證候要素(包括風、寒、燥、火、痰濕、瘀血、氣滯)和虛證證候要素(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證候可以是一個證候要素,也可以是多個證候要素的組合。證候要素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診斷學(7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朱文峰主編)。證候要素是構成證候的基本單位,證候要素研究具有執簡馭繁、臨床辨證針對性強等優點,對證候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新方法[5-6]。目前在“慢性咳嗽”中醫研究方面尚無此方法的應用。另外,本研究對愿意接受中醫治療且療效確切的病例進行個案分析總結,并通過“以方測證”來印證其中醫證候特點。124統計學方法由于病例數有限,計數資料作描述性分析。
醫學論文:《上海中醫藥雜志》(月刊)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主辦,1955年6月創刊,是一份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很有學術品味和影響的中醫藥學專業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目標,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區在中醫藥基本理論、臨床醫療、實驗研究、養生康復及中西醫結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與學術水平。
2結果
2.1一般資料52例患者納入調查,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62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6年,其中2~6個月有11例,占2115%;7~12個月有16例,占4038%;12~24個月18例,占3462%,24個月以上7例,占1346%;職業分布以非體力勞動者為主,多為辦公室文員,部分為退休人員及學生,職業上均無特殊氣味及粉塵接觸史;吸煙者2例,長期飲酒者1例。入組后接受純中藥治療43例,其中治愈(咳嗽停止,半年內無再發)15例,好轉(咳嗽減輕,或咳嗽停止但半年再發)21例,未見好轉6例。
2.2咳嗽首發因素見表1。明確有首發因素的病例29例,占5577%。上呼吸道感染最為重要,共23例,占4423%,均為經過藥物治療后感冒癥狀緩解而遺留咳咳遷延不愈超過8周,病程為2個月~3年不等,其中有11例患者咳嗽未愈又再次受涼感冒,導致咳嗽遷延。
2.3咳嗽誘發因素見表2。43例患者可表述出咳嗽有誘發因素,占8269%,大部分患者表現為對冷空氣、混濁空氣(主要是公交車、商場、酒樓等人流密集場所)、刺激性氣味(辛辣、煙味等)敏感而發出咳嗽,部分患者是因為自覺咽癢或喉中有痰而主動咳嗽。
2.4咳嗽加重、緩解因素見表3~4。36例患者可表述出在某些情況下咳嗽更劇烈或更頻繁,占6923%,值得討論的是:進食寒涼性質的藥物或食物會加重咳嗽的病例遠遠多于進食溫熱性質藥物食物加重咳嗽者,而且這類患者中有相當部分會不自覺地通過飲熱水、含陳皮或生姜片、搓熱咽喉部等方法使咳嗽稍緩解;咳嗽與月經周期相關的5例,占女性患者1724%,這些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月經失調,而且經前乳房脹或脹痛比較明顯。另外,半數患者沒有明確的因素可以使咳嗽緩解,一般只能是咳至自行停下為止,近兩成患者表示只要能將痰咳出就會感到舒服并且咳嗽可停止,而這些患者多半是干咳或少痰的。
2.5咳嗽性質及咳嗽的其他特點見表5~6。大部分患者的咳嗽以干咳、少痰為主,多具有伴咽癢、咽部梗阻感等咽部癥狀,全身表現上多見易有疲勞感、易感冒、喜溫性飲食等。
2.6咳嗽中醫證候特點見表7~10。病位均涉及肺,部分兼及脾、肝,邪實方面以風、寒、痰濕及氣滯多見,正虛方面主要是氣虛,部分兼有陽虛、陰虛。證候類型常見的有肺氣虛夾風痰、肺脾虛寒夾痰、肝氣郁結犯肺,其證候特點分別為:肺氣虛夾風痰:咽癢明顯,因咽癢而作咳,干咳多見,或少量白色泡沫痰,咯痰不爽;多數是感冒后遷延不愈的反復咳嗽;可伴有自覺體力欠佳,易疲勞,易感冒或自汗等;舌淡或淡紅,脈弦緩。
3討論
綜上所述,所觀察的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病例在臨床癥狀上,以陣發性、刺激性咳嗽為主,無痰或少痰多見,多有咽癢或氣道不順暢等主觀感覺,不少病例的初發因素與感冒有關,部分病例咳嗽加重與進食寒涼藥物食物、月經來潮的關系比較明確;在中醫證候上,絕大部分病例為虛實夾雜,病位主要涉及以肺、脾、肝,以氣虛、陽虛、風、痰濕、氣滯等證候要素多見,熱證(包括痰熱、濕熱、燥熱、肝火等)病例遠遠少于寒證。這些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病例以干咳少痰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其干咳在中醫證候上比較特殊,首先,雖然大部分病例以干咳為主癥,但陰虛證遠不如氣虛或陽虛多見;其次,雖然多數患者描述為“無痰”,但相當部分患者偶然也會咳出少量黏痰,而且痰出則自覺氣順舒服或痰出后較長時間不發作咳嗽。筆者治以溫肺、化痰、理氣,隨證佐以補氣、健脾、溫中等法,以止嗽散合干姜、細辛、五味子、法夏等,或治冷嗽方(理中湯加五味子)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湯合二陳湯加減等方藥治療多能取效。提示這類患者的病機可能為肺中虛冷、氣不布津,肺中痰氣交阻而作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