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11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現在糖尿病也在年輕化發展。文章是一篇糖尿病醫學論文。文想對尿病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糖尿病治療的主線,是完成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現在糖尿病也在年輕化發展。文章是一篇糖尿病醫學論文。文想對尿病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糖尿病治療的主線,是完成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監測的基礎。健康教育效果常受到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治療方案、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資料顯示,患者對疾病的嚴重性及治療方案認識不足時,容易放棄治療,尤其是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
摘要:桂西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這里居住著壯、瑤、苗、仡佬、彝族等12個少數民族,該地區糖尿病患者群體存在文化水平較低,疾病知識缺乏,遵醫行為差,經濟狀況差等特點[3]。為提高該地區糖尿病患者的遵醫行為,控制疾病的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筆者對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桂西地區糖尿病患者實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現報道如下。
關鍵詞:糖尿病,醫學治療技術,糖尿病醫學論文投稿
糖尿病是一組由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功能障礙甚至衰竭。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9000萬[1],且流行病學呈現患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特征[2];颊邆體的遵醫行為是控制血糖的關鍵。
論文網推薦:《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主辦的國家級糖尿病科普期刊《糖尿病新世界》雜志雙月刊于近日創刊。新創刊的《糖尿病新世界》雜志,定位于廣大糖尿病患者和基層醫生,系統、科學地介紹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進展和動態,把全新的健康觀念帶給關心健康的人們,集科學性、權威性、趣味性、活潑性于一體。
1對象與方法1.1對象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16例。診斷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4];且為桂西地區戶口,長期居住本地區內(連續外出生活時間不超過1年);意識清楚,愿意合作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腦、腎等臟器疾患者及合并嚴重感染者。將11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齡37~68歲,平均(47.26±9.57)歲;文化程度:大學7例,中專及高中25例,初中及以下26例;病程為7~17年,平均(7.65±2.77)年。對照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齡37~67歲,平均(46.78±8.92)歲;文化程度:大學8例,中專及高中26例,初中及以下24例;病程為7~17年,平均(7.32±2.34)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住院期間均按糖尿病常規護理。對照組給予傳統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即由責任護士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口頭健康教育等,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觀察組則給予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1)形式的多元化:①發放糖尿病健康教育資料;②成立糖尿病教育館,定期開展糖尿病知識專題講座;③實踐指導;④媒體(報紙﹑電視)宣教;⑤電話回訪及家庭隨訪。(2)內容的多元化:①糖尿病基礎知識、飲食知識、運動知識、藥物知識、預防并發癥知識;②自我監測血糖及注射胰島素的示范和患者練習;③了解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心理狀況。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輔導員對入院三天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多元化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每次4~10例患者,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并展開討論、分析。學習結束后幫助患者制訂正確的計劃。
1.3評價指標(1) 分別于干預前(入院當天)、干預后(出院當天)測試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研究院研發的糖尿病知識測試表[5],該量表共23道單項選擇題,每題答題正確得1分,答題錯誤得0分,滿分2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對知識的掌握越好。(2)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采用自行設計的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調查表評價兩組遵醫行為,內容包括控制飲食、遵醫用藥、適量運動、監測血糖、定期復診等5項。3個月內堅持遵從5項內容者為完全遵醫;遵從3~4項為部分遵醫;遵從2項及以下為不遵醫。(3)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測定兩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的水平。
1.4統計學方法建立數據庫,將全部資料進行編碼,用SPSS 16.0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2.1兩組干預前后糖尿病知識掌握比較干預前兩組糖尿病知識得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得分均較干預前提高(P<0.01),但觀察組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兩組干預前后糖尿病知識得分比較(n=58,分,±s)
組別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12.87±2.5618.66±2.38a對照組13.22±3.2516.41±3.34at0.64434.1781P0.26030.0000注:同組與干預前比較,aP<0.01。
2.2兩組干預前后遵醫行為比較干預前兩組遵醫行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干預前后FPG、2 h PG比較 干預前兩組FPG、2 h PG水平均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兩組FPG、2 h PG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5或<0.01),但觀察組的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2兩組干預前后遵醫行為比較(n=58)
組別干預前完全遵醫部分遵醫不遵醫干預后完全遵醫部分遵醫不遵醫觀察組9321739163對照組10331526248 u0.426325.253P0.66990.0116
表3兩組干預前后FPG、2 h PG比較(n=58,mmol/L,±s)組別FPG干預前干預后2 h PG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9.96±3.476.38±2.73a17.24±4.6510.17±3.27b對照組9.53±3.817.99±3.21b16.73±5.7111.92±3.84bt0.63552.73690.49462.4779P0.52640.00370.31100.0074注:同組與干預前比較,aP<0.05,bP<0.01。
3討論糖尿病治療的目標是通過控制血糖,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而患者個體的遵醫行為是控制血糖的關鍵[6]。國際糖尿病聯盟歸納糖尿病的治療方案為“五駕馬車”:即健康教育、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及自我監測血糖,且把健康教育列為糖尿病治療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和不良行為的認知,從而提高其遵醫行為[7]。糖
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知識,但由于很少考慮患者的需求,流于形式,被動地把它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無法確保教育質量。多元化健康教育充分考慮患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心理因素,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向患者傳遞疾病多種信息、積極的心理支持信息和行為干預,是多元化護理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通過不斷反復強化幫助患者個體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本研究結合桂西地區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低、疾病知識缺乏、遵醫行為差、經濟狀況差等特點,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地多元化健康教育,其優勢在于讓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知識及檢測血糖、注射胰島素技能等,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提高遵醫行為,從而有效控制糖尿病。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糖尿病知識得分遵醫行為、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得分較干預前均有提高,但觀察組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且干預后觀察組遵醫行為優于對照組(P<0.05),FPG、2 h PG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P<0.01)。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應用于桂西地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有效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識,改變健康觀念,促使其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有利于控制血糖及疾病的發展,值得推廣應用。參考文獻[1] 張啟新.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繼續醫學教育2012,26(3):596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