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學報雜志期刊瀏覽:次
《犯罪研究》簡介
《犯罪研究》雜志是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上海市犯罪學學會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的專業性理論刊物,刊號為CN31-1809/D。本刊創刊于1981年,原名《刑偵研究》,于1983年成為上海市犯罪學學會會刊。 《犯罪研究》密切關注犯罪研究動態的前沿熱點問題,跟蹤及時的立法動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性,綜合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偵查學等學科理論,多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地研究犯罪問題,并結合當前社會現狀,綜合目前研究成果,為打擊和預防犯罪,打造和諧社會、平安社區提供實踐指導和理論依據。
《犯罪研究》雜志是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上海市犯罪學學會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的專業性理論刊物,刊號為CN31-1809/D。本刊創刊于1981年,原名《刑偵研究》,于1983年成為上海市犯罪學學會會刊。 《犯罪研究》密切關注犯罪研究動態的前沿熱點問題,跟蹤及時的立法動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性,綜合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偵查學等學科理論,多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地研究犯罪問題,并結合當前社會現狀,綜合目前研究成果,為打擊和預防犯罪,打造和諧社會、平安社區提供實踐指導和理論依據。 《犯罪研究》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經濟犯罪研究”、“專題筆會”、“實踐探索”、“檢察官論壇”、“境外透視”等,內容翔實、觀點新穎。 《犯罪研究》雜志自2003年由郵局發行與自辦發行相結合,并正式由48頁增至80頁,成為犯罪學研究領域獨具特色的學術刊物和全國法律類核心期刊。
《犯罪研究》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雙月刊)曾用刊名:刑偵研究,1981年創刊,是全國法律類核心刊物。本刊密切關注犯罪研究動態的前沿熱點問題,跟蹤及時的立法動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性,綜合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偵查學等學科理論,多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地研究犯罪問題,并結合當前社會現狀,綜合目前研究成果,為打擊和預防犯罪,打造和諧社會、平安社區提供實踐指導和理論依據。《犯罪研究》主管單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單位:華東政法學院;上海市犯罪學學會,國內統一刊號:31-1809/D,國際標準刊號:1671-1130
《犯罪研究》優秀論文投稿范例:
“去中心化”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刑法規范的影響及其應對——比特幣關聯犯罪………………………………謝杰
我國刑事審前程序的律師幫助制度………………………………駱緒剛
筆跡之“體相”及其鑒定之“用法”探析………………………………關穎雄
采取刑拘措施后引發國家賠償與賠償監督的分析思考………………………………孫以群 倪惠華 胡益民
反貪技術偵查的制約因素分析………………………………繆曉琛
邀請社會第三方參與檢察機關信訪工作之構想………………………………王曉嵐 方培棟
構建我國自白任意性規則之思考………………………………陸明明
美國持槍自由與槍支暴力背后的原因探析………………………………高英東
《犯罪研究》投稿須知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討論。凡采用他人學說,必須加注說明。
二、不要超過10000字為宜,精粹的短篇,尤為歡迎。
三、請作者將稿件(用WORD格式)發送到下面給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來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為規范排版,請作者在上傳修改稿時嚴格按以下要求:
1.論文要求有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名稱,省市郵編)等內容一份。
2.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兩級。插圖下方應注明圖序和圖名。表格應采用三線表,表格上方應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參考文獻的著錄應執行國家標準GB7714-87的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