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學報雜志期刊瀏覽:次
北大史學雜志社簡介
《北大史學》創刊于1993年,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辦。
《北大史學》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維普收錄名為:北大史學輯刊。
北大史學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走向領主權:中世紀歐洲史研究的新趨勢 黃春高;
墨西哥卡德納斯政府的土地改革:1934-1940年 董經勝;
歷史之爭:1956年的黎剎爾 里納爾多·伊萊托;格非;
“中國通史”計劃與《訄書》重訂——章太炎經史觀述論之一 張勇;
民國初年經學退出學制的反應與影響 朱貞;
百濟冠帶文化論 宋成有;
“躋僖公”三傳闡釋考 馬清源;
魏晉南朝省外官任錄尚書事論 陶新華;
《亡宮八品柳志銘并序》發微 陳麗萍;
蒙元時期燕只吉部帖速家族小考 于月;
13-14世紀蒙古人使用鳴鏑之俗小考 周思成;
感仁興義、樹立風聲:明代正統年間義民形象的塑造 向靜;
英國小說家朱利安・巴恩斯的文筆極佳,作品題材多樣,構思巧妙且有內涵,他的每部作品都帶有非常深刻的哲學意味,引發讀者對歷史、愛情和真理的思考。出版于1989年的《10 1/2章世界史》分十個章節和一章插曲。全書以圣經故事中挪亞方舟的傳說為主線,每章都是獨立的故事,卻都與人類需要挪亞方舟來逃離災難、獲得救贖的主題相關。精巧的構思、新穎的敘事視角、獨立小故事的拼接式組合以及對歷史真實性的質疑和反思,使得《10 1/2章世界史》成為了一部帶有強烈寓言意味的文學作品。
一、從傳統歷史觀到后現代主義歷史觀
根據傳統歷史觀,歷史是對過去發生的人和事所作的客觀記錄,通過學習歷史,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過去。然而,在后現代主義語境下,歷史具有一定主觀性和特定意識形態烙印的概念,它與真相、現實、知識、科學、理性之類的字眼一樣,遭到了無情的質疑、批判、甚至是消解。
SCISSCIAHCI